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引得來 留得住 用得好 浙江,不拘一格聚人才

浙江線上4月26日訊從東海之濱到關中平原, 從名士之鄉到人才之都, 開春至今, 一輛輛招賢納士專列從浙江啟程, 滿懷誠意去, 滿載收穫歸。

首批“萬人計畫”名單出爐, 新一批省特級專家揭曉, 人才評價機制改革, 一匹匹“千里馬”終遇“伯樂”, 盡情馳騁浙江這片創業創新熱土。

日前召開的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強調做大做強人才隊伍基本盤。 聚焦這個目標, 全省上下動作頻頻。

充實本土人才儲備

飛越1000多公里, 放棄省級單位公務員編制, 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專業的博士生張晶燦決定將職業生涯首站選在杭州余杭。

這個春天, 和他一樣北雁南飛的還有近百位清華、北大學子。

事業編制人員、政府部門高級雇員兩種身份靈活切換;博士、碩士年薪超過30萬元;購房補貼、子女入學等優先保障……余杭區主動出擊, 開設專場招聘, 以優厚待遇和滿滿誠意將這批高層次人才招致麾下。

千方百計引進人才, 把更多的人才引到浙江、留在浙江。 這個春天, 浙江引才的腳步一刻不停。 趕在畢業季前, 3月, 紹興的招才引才隊伍早早啟程, 來到北京、西安等人才高地。 在西安, 紹興的178家用人單位一口氣提供了4300餘個崗位。

有的地方發出誠摯邀約, 有的地方則呼喚遊子的回歸。 白牆黛瓦、古韻悠悠的龍遊縣澤隨村, 喚醒了鄉賢柯國宏的鄉愁。 凝聚鄉賢人才,

助力鄉村振興, 龍遊縣制訂出臺的全新優惠政策26條, 吸引了包括柯國宏在內的136名鄉賢回歸, 120個結對幫扶項目總投資近35億元。

搶先一步鎖定人才, 創新方式吸引人才, 不拘一格地請進來、引回來, 讓浙江本土人才庫日漸充盈, 人才基本盤不斷做大。 以杭州為例, 據國內一家知名人才招聘機構統計, 2016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 杭州的人才淨流入率達到13.6%, 在全國15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一。

補齊高精尖短板

4月23日, 浙江經濟一季度成績單出爐, 全省生產總值達11691億元, 同比增長7.4%。 2018年開局良好, 這與浙江聚焦高品質、競爭力和現代化發展, 打造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密切相關。

高品質的發展需要高品質的人才作為支撐,

經濟轉型升級越是進入關鍵期, 人才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高精尖人才是浙江奮進在高品質發展征程上的一支“奇兵”。

不久前, 台州發佈了《高水準建設人才強市行動計畫(2018—2020)》。 根據計畫, 台州將重點引進七個千億級主導產業的高精尖人才, 特別是綠色製藥和智慧製造等領域的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和團隊, 並在全省率先探索靶向引才的資訊化路徑, 以資料智慧和協同網路為核心, 建立集產業人才地圖、人才資料庫、智慧招才引智系統等功能於一體的“智慧人才”資訊雲平臺, 推動產業人才供需的精准對接。

兵不在多而在精, 將不在多而在謀。 省委人才辦有關負責人表示, 台州的這項人才強市行動計畫代表著浙江人才工作的新風向——緊貼發展實際和需求引才育才用才,

聚焦產業升級和動能轉換等中心工作, 讓“精兵強將”服務於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 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到哪裡, 就將他們投放到哪裡。 全省首批“萬人計畫”中80%的青年拔尖人才就分佈在我省八大萬億產業中。 “現在我們不僅要做大人才盤子, 夯實人才基礎, 還要把這塊盤子做得更堅固, 從追求數量轉變到重品質上來, 全面提升浙江的人才隊伍素質。 ”該負責人說。

改革激發人才活力

從全國來看, 當前我省人才隊伍的數量和品質與一線城市相比, 依然有一定的差距, 要想實現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就要另闢蹊徑。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引領, 浙江通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最大限度激發出人才的活力。

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 打破人才成長“天花板”, 將職稱評審權進一步下放……近日, 省人力社保廳發佈了我省職稱制度改革計畫, 這項關乎全省500萬專業技術人員切身利益的改革新政彰顯了“伯樂”的慧眼和胸懷, 贏得一片掌聲。

在改革人才評價機制的同時, 全省各地還不斷深入探索人才資源的市場化配置。 離崗創業的科研人員最長保留6年事業身份, 6年後可回原單位工作;高校院所設立特設崗位, 對引進頂尖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 可單獨制定收入分配傾斜政策……寧波出臺的這一鼓勵事業單位科研人員離崗創業創新辦法, 就是意在用市場的手段打破人才激勵“大鍋飯”, 調動人才幹事創業激情。

加快構建更具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浙江正在奮力做好人才改革這篇“大文章”。

調動人才幹事創業激情。

加快構建更具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浙江正在奮力做好人才改革這篇“大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