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智慧鎖行業大資料包告

在智慧家居中, 智慧門鎖可謂是開啟家居連接的第一道門, 吸引了眾多商家入場。 據洛梵狄市場行銷中心負責人介紹:“中國目前約有6億扇大門, 一個鎖的壽命10年左右, 每年有超過5000萬的鎖需要更換。 這比已經進入存量市場競爭的手機行業前景還要廣闊。 ”

而在從最近的智慧門鎖搭載技術來看, 物聯網技術與智慧門鎖的結合, 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 目前剛起步的NB-IoT智慧門鎖解決方案, 在物聯網低速、低成本領域提供通信支援, 具有廣覆蓋、多連接、低速率、低成本、少功耗等特點。 而此項新技術也需要NB-IoT晶片做基礎。 晶片越小, 成本越低。 因此, 擁有高性能成本低的NB-IoT晶片對於想轉型雲智慧鎖的廠商非常重要。

2018年智慧鎖逐漸步入市場井噴期, 1300多家智慧鎖生產企業、2800多個品牌蜂擁攻入市場, 呈現白熱化。 想要在行業內一馬當先, 離不開對整個行業大環境的理解。

下面, 小編就為你帶來智慧鎖行業未來五年發展大資料!

智慧鎖的應用市場需求量, 通常的分析是以房地產的現有庫存、年新增庫存為基數進行計算, 1991年到2015年底, 我國城鎮商品和保障住宅竣工累計套數, 加住房體制改革前原有存量, 再加7000萬套不完全產權房, 規模約為35411萬到37781萬套, 減去估計拆除的2000萬套, 2015年底, 城鎮住宅存量大約在32881萬到35411萬套之間。

2009~2015年我國年新增住宅量及住宿客房存量統計

假設戶均一把入戶鎖, 加上年新增約700萬套商品房, 據此預估, 僅城鎮住宅一塊, 對智慧鎖的市場需求約為3.5億把;若隨著市場的發展, 室內鎖也更換為智慧鎖的話, 假設戶均需要兩把室內鎖, 則城鎮住宅對智慧鎖的潛力需求為:3.5億+(3.5億×2)=10.5億把。

依據現存300萬間酒店客房, 每間客房標配一把智慧鎖, 也需要300萬把。

而在商業領域, 在我國特有的混合所有制經濟體制下, 存在著各類大、中、小型企業, 其中又細分為國有企業、合資企業、民營企業、個體戶等, 截止2015年, 我國法人數量就超過了1200萬。 另據工信部機電設備招標中心副主任、工信部中小企業司副司長王健翔於2015年7月透露的資料顯示, 我國中小企業數量超過了7000萬。 在如此大的體量下, 假設一家企業需要一把智慧鎖, 總需求量就達到了7000萬把。 而實際上, 企業的部門設置及辦公場所是比較複雜、個性化的, 所需要的鎖的數量為7000萬的數倍甚至數十倍。

綜合以上, 我國僅城鎮居民住宅、住宿客房及企業辦公場所三項,

對智慧鎖的潛力需求不下11億把。 以目前智慧鎖的主流售價——1000元/把推算, 智慧鎖潛力市場容量不少於11000億元。 另根據統計, 我國大約有4.6億戶家庭, 而在人口集中的城鎮中, 大約有20%的人口以租房為主, 一線城市的租房比例更是高達40%;從城市發展及城市資源角度推算, 未來預計的租房比例將超過50%。 這一特殊情況, 將會加快現有的租賃住房及在建公租房、公寓對智能鎖的需求。

智慧鎖市場現狀

不過, 明面上潛在市場規模過萬億的智慧鎖, 就目前來說還是表面, 截止2016年, 已有超過上千家的智慧鎖企業, 熱潮剛起, 就迎來了激烈廝殺。 下面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市場:難以切入市場痛點

經與多位從業者溝通瞭解到, 普遍認為目前日韓的智慧鎖普及率>50%,

而國內普及率尚不及1%;市場潛力巨大。 另外, 一些智慧鎖公司宣傳頁引用的國際資料也顯示, 中國有97%的家庭有更換智慧鎖的需求。 如果真實情況是這樣的話, 智慧鎖市場將在近兩年引爆, 成為中國最火熱的單一產品領域。

當下智慧鎖的推廣, 多是借助智慧家居、智慧養老、健康看護、酒店/公寓這幾大概念來推動, 並針對概念設計相應功能, 如遠端開門、生物識別無鑰匙開門等, 但實際上, 這些功能都是智慧鎖應該具備的基本功能, 無法形成有效賣點。 在無法構成剛需的情況下, 智慧鎖主要向酒店、居家兩個方向發展, 前者走的是共用經濟路線——“狗開的酒店由狼來裝鎖, 讓豬來使用”, 酒店管理者只需很低甚至不需要成本就可為下轄的客房安裝智慧鎖, 如去哪兒;後者主要為接納新事物快速的年青一代所接納。

出貨量:低起點,快發展

近期我們在不少網站上看到這樣一份資料:2016年國內智慧鎖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年出貨量大於2億把。

價格:尚未成長,即賣白菜

智慧鎖二次崛起時間大約6年左右,產業尚未真正形成氣候,但產品市場卻早已開始了價格戰,最顯而易見的就是產品均價逐年下滑:

根據a&s從智慧鎖誕生至今的價格走勢分析發現,智慧鎖的價格始終呈現階梯式逐年下滑趨勢:早期售價為3000~4000元/把;而到了2015年初,尚能保持2500元的售價,但下半年售價就降到了2000元/把;到今年,整體單價更是要突破1000元/把下限;預計從2018年開始,智慧鎖將成為千元內大眾機。而以目前智慧鎖的量產水準,一把智慧鎖的成本價約為500元/把,企業的毛利率將隨著售價的下降而不斷被壓縮。

相比整體價格下降趨勢更令人擔憂的是,智慧鎖市場尚未長成,但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價格“親民”的智慧鎖,售價在150~400元/把不等,遠低於主流品牌500元/把的成本價,如此超低的價格,令人不得不懷疑是不是“老闆娘跑了,老闆無心經營”,面對這樣的攪局者,智慧鎖的競爭變數難以預測,或許智慧鎖產業的和平式價格戰將提前變得血雨腥風,或是借助資本市場實行碾壓式市場爭奪。

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超低價競爭過早進入市場,不利於新興市場的成長。首先是低成本難以換取高品質的部件及技術;其次抄襲式的拿來主義,寒了市場研發的心,後續技術驅動減緩;最後是用戶體驗,筆者認為這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在市場尚未真正崛起之時,攪局者如果單純地追熱點,那麼一般情況下,產品品質不會得到保障,如果銷量大,則會出現較為普遍的不良客戶體驗,勢必會影響智慧鎖的進一步發展。

 智慧鎖6大陣營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6年年底,國內智慧鎖企業超過了1000家,根據這些企業的背景分析,大概可分為如下6大類。

首先是傳統鎖企業陣營。此類企業眾多,如普鑫五金等,這類企業在鎖具的核心部件,如鎖芯、彈簧、彈子、鎖舌等具有先天優勢,並擁有現成的工廠、供應商,只要加入電路板、生物識別模組、微處理器CPU、和嵌入式程式等幾大核心組成部分即可快速切入智慧鎖,轉型快速。

其次是安防企業。主要是可視對講企業和部分視頻監控企業,智慧家居是可視對講企業轉型的突破口,因此,幾乎所有的可視對講企業都開發了智慧鎖,如安居寶(300155)、冠林等;其特點是將智慧鎖與可視對講系統通過閘道進行關聯、上雲端。

再次是以海爾、美的為首的智慧家電陣營。這類企業早在上世紀就開始佈局智慧家電,苦於沒有很好的切入口,智慧家電名不副實。在新一輪的智能家居浪潮中,一部分企業主打智慧家居方案,如美的,智慧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部分企業主打智慧鎖等產品,如海爾,同時,海爾也是當下產品型號較多的智慧鎖品牌之一。

第四是以聯想、龍芯為主的IT陣營,通過旗下智慧家居事業部推出智慧鎖。

第五是以中興、三星為主的通訊陣營,與IT陣營切入智慧鎖的模式基本一致,都是通過智慧家居事業部來操作,品牌大、來頭響,但產品少。

最後是追趕熱潮的智慧鎖企業,如雲丁、小嘀、果加等。

這一波智能鎖風潮,讓傳統鎖陣營和趕熱潮陣營最為蠢蠢欲動,其中不乏佈局較早但尚未盈利的企業,都欲借這次機遇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智慧鎖類別

追究起來,智慧鎖的歷史並不短,僅在中國就有超過20年,如指紋鎖;但受限於生物識別技術、電子控制技術、通信網路技術、生產成本等因素影響,一直未能快速發展。

而當下我們所說的智慧鎖,即是在2012年左右萌芽、2015年左右開始爆發的第二代產品;是伴隨電子技術、通信技術、生物識別技術大發展基礎上發展的延伸應用。

但不得不說,第二代智慧鎖一經發展,即獲得了廣泛的關注,企業也針對不同應用需求開發了形形色色的類別產品。

 按應用場景劃分

根據應用場景來劃分,智慧鎖可分為入戶智能鎖、室內智能鎖、酒店智能鎖、公寓智能鎖、辦公室智能鎖、共用單車智能鎖這幾大類。其中入戶智慧鎖是目前市面上見得最多的產品類型,也是各智慧鎖品牌主導的產品,從產品型號來說,入戶型智慧鎖款式占比超過了70%。因不同的應用場景,智慧鎖的主打功能也將會不一樣,總的來說,他們的區別如下:

智慧家居智慧鎖:通過無線網路技術,與智慧家居控制閘道聯網,除了無鑰匙開門特色外,主打雲開門、角色許可權(如保姆、訪客)等;在新一代產品中,將智慧鎖與貓眼進行了整合設計,同時具備防護和監視功能;

智慧校園智慧鎖:功能單一,主要是確保房間隱私安全及開門的便捷性;

智慧酒店智慧鎖:結合酒店住宿需求,支援線上、離線生物識別開鎖功能,同時支援自動結算功能,主打的是酒店入住和離店的便捷性;

智慧公寓智慧鎖:支援住宿週期預訂功能,同時支援與智慧抄表結算系統關聯,實現公寓租住的智慧結算及統一管理;

智慧辦公智慧鎖:主要指玻璃門智慧鎖,除了基本的開門功能外,還支援與考勤系統關聯,取代考勤機完成考勤功能;

共用單車智能鎖:這是目前最為常見的非建築用安全智慧鎖,主要應用於共用單車的開鎖、費用結算、車輛定位。

按識別技術劃分

智慧鎖的開鎖技術主要有短距離無線技術識別(如藍牙、NFC、RFID)、鑰匙、密碼、指紋、指靜脈、人臉、遠端APP等,其中無線技術識別、鑰匙、密碼是智慧鎖的基本開鎖方式,甚至是傳統鎖的功能之一,不作為智慧鎖的技術劃分;而APP只有智慧鎖支援線上模式時才能啟用,並不是每款智慧鎖的必備功能,也不作為智慧鎖類型的判定條件。因此,智慧鎖主要依據生物識別方式區分,主要有:

指紋鎖:指紋識別是智慧鎖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生物識別技術,其又分為光學指紋鎖、半導體指紋鎖(又分電容式、電感式)以及射頻指紋鎖。其中因光學指紋識別技術安全性較低,一般用於中低端產品;射頻指紋(又被稱為3D指紋識別技術)鎖因成本較高,應用也不多;因此市面上大部分指紋鎖通常都採用的是半導體指紋識別技術;

指靜脈鎖:是智慧鎖中最為安全的生物識別技術,不過指靜脈識別核心技術掌握在日立手中,目前本土能開髮指靜脈識別模組的企業也不多,從技術、成本考量,指靜脈指紋鎖僅有海爾等少數幾家有推出;

人臉識別鎖:即通過採集人臉2000乃至上萬個特徵點(不同企業、不同演算法採集點數不同)來進行人臉識別認證。目前智慧鎖中的人臉識別技術幾乎都是採用雙攝像頭進行3D建模,並輔助紅外檢測人臉裡面特徵,號稱具備雙胞胎識別能力。但從目前領先的3D人臉識別技術來看,人臉鎖延續的不過是商湯、曠世的技術,安全性仍有待驗證。

 智慧鎖聯網技術分析

1、單機智慧鎖。目前的智慧鎖中有很大一部分產品為非聯網單機產品,即智慧鎖獨立使用,這在一些中低端產品、中小企業開發的產品中最為常見。其智慧鎖僅作為本地端基於生物識別技術認證開門使用,與智慧家居系統無關。

2、局域網聯網技術。除了單機智能鎖,更多的是聯網智能鎖。早期智慧鎖的聯網技術主要是通過Zigbee將鎖與智慧家居閘道連接起來,再由閘道對接路由器,從而實現智慧鎖上雲聯網;Zigbee方式主要以主打智慧家居的陣營為主,如安防可視對講企業。

但隨著不同背景企業的進入,大家對智慧鎖應採用的聯網技術都有著不同見解, a&s發現,目前採用WiFi作為技術的智慧鎖較採用Zigbee的產品還要多,而且主要由IT互聯網、傳統鎖陣營為主;而隨著智慧鎖增加了視頻等需要高頻寬資料傳輸功能,WiFi也成了不二之選。

也有採用Z-Wave(與Zigbee一樣,是智慧家居的主流技術之一)技術的,不過採用Z-Wave的產品很少,主要見於應用於公寓、酒店的智慧鎖,便於集成抄表功能。第四種是RF無線射頻技術,不過採用該技術的產品極少,一般多用於連接前端RF設備,如門鈴按鈕。

智慧鎖常見4種傳輸技術比較

結構設計分析

智慧鎖是一種應用場景較為單一的產品,入戶智慧鎖、酒店/公寓智慧鎖、室內智慧鎖在結構設計上幾乎千篇一律,已經到了結構設計創新貧乏的階段。而玻璃門智慧鎖因推出的產品少,雷同性較低,一種是以“玻璃狗”為代表,是在原玻璃門鎖基礎上,增加生物識別及顯示幕,結構與傳統剝離門鎖相差不大;另一種是以深圳豪力士為代表的“傳統玻璃門鎖不銹鋼結構 + 控制器”的二合一門鎖形態,是兩種產品的疊加,在這一類別中,門鎖控制器其實就相當於門禁控制器使用。

專利之梗,生硬設計

智慧鎖的五金結構基本都延續自傳統鎖樣式,在這一塊智慧鎖基本無創新。而在外觀結構上,基本由6部分組成(外部):生物識別模組、顯示幕、刷卡區、開門把手、應急電源、鑰匙孔。一般將指紋識別模組與顯示幕設計在一起,並由防護蓋保護;鑰匙孔主要有正面開鎖和底部開鎖兩種方式;應急電源則從原來的9V電源改為USB口充電開鎖;各家產品相似性非常大。智慧鎖的最大特色在於生物識別,因此生物識別模組的樣式和安裝位置成了各家專利爭奪的焦點,如將指紋識別模組設計於鎖的上側、中間、手把上等,由於各個位置均被申請為專利,後入場廠家可開發的樣式已經非常少,而部分廠家為避免專利之爭,開發的鎖結構顯得不倫不類,大有生拼硬湊之感,導致產品的生物識別便利性體驗下降。

在智慧化程度上,大部分都能做到識別即開鎖應用,但也有部分企業智慧化水準較低,如認證後,還需用手擰開鎖舌才能完成開門動作。

3種安裝結構為滿足不用使用者的需求,目前市場上主要開發有3種安裝結構的智慧鎖產品,一是常見的整機型,適於新用戶,或是有改造條件的傳統鎖使用者,該方式成本較高。第二種是更換鎖芯型,如曼申的Ilock A2智慧鎖,該產品專為改造型使用者設計,更換時,只需把原鎖芯去掉,更換為帶鎖芯的智慧鎖,而其他五金、鎖面板保留原狀,即可輕鬆升級為智能鎖。第三種是替換面板型,即保持傳統鎖內部五金部分不動,將傳統鎖面板更換為智能鎖面板即可升級。後兩種方式在成本上雖較第一種稍低,但差距並不大,此類產品的出廠價大約為700~1000元/副,主要好處是節省了施工量。

人臉鎖人性設計不足

下面來吐槽下人臉鎖的結構設計。目前的人臉識別模組都是固定安裝模組,不具備調整拍攝角度條件,一般來說,主要有兩種識別方式,一是45°識別,二是正面識別。若家裡有老人、小孩,人臉識別鎖的設計很難兼顧不同年齡層人群,導致部分人會出現使用困難症,如45°識別的人臉鎖,就不適合小孩子使用;正面角度識別的話,如果安裝位置較低,則不適於大人的使用。

智慧鎖主要功能

1、認證開鎖。智慧鎖的開門認證方式主要有:指紋、指靜脈、人臉、鑰匙、IC/ID卡、CPU卡、短距離無線(藍牙、NFC)、遠端APP、密碼九種開門認證方式,其中生物識別為單一模式,多生物識別複合認證方式產品還較少;部分產品能根據設計或定制的短距離無線模組,相容身份證、手機等多種開門工具。

2、防護功能。智慧鎖可提供門未關緊報警、強制開鎖報警、電量不足告警等多種報警功能。

3、便民功能。在所有的智慧鎖中,集成功能最多的莫過於採用WiFi組網、支援人臉識別功能的產品,一般都會集成有無線門鈴、視頻對講、人體移動偵測及人臉抓拍、貓眼等功能。而在鎖的智慧化上,部分品牌實現了認證即自動開鎖功能,如一鍵開門、一鍵關門,提高了智慧化體驗。

4、行業功能。針對不同的行業應用,智慧鎖功能也會進行相應開發,如公寓智慧鎖,可繼承三表抄送、租期設定、租金自動扣除功能;酒店智慧鎖可自動關聯旅客的APP應用,實現訂房、入住、管理、付費、退房一條龍智慧化服務;辦公室智慧鎖可實現考勤管理功能等。

 智慧鎖技術瓶頸

智慧鎖發展至今,充分利用了當下的半導體、程式應用開發、有線/無線通訊網路、生物識別、五金機械等技術,開發了形形色色的產品應用形態,從技術角度來說,目前智慧鎖的開發已經到了瓶頸期,創新性開始出現匱乏,主要是應用方案設計上具有較強的可突破性,否則智慧鎖很難形成大範圍剛需。下面介紹下目前智慧鎖遇到的技術瓶頸問題。

如去哪兒;後者主要為接納新事物快速的年青一代所接納。

出貨量:低起點,快發展

近期我們在不少網站上看到這樣一份資料:2016年國內智慧鎖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年出貨量大於2億把。

價格:尚未成長,即賣白菜

智慧鎖二次崛起時間大約6年左右,產業尚未真正形成氣候,但產品市場卻早已開始了價格戰,最顯而易見的就是產品均價逐年下滑:

根據a&s從智慧鎖誕生至今的價格走勢分析發現,智慧鎖的價格始終呈現階梯式逐年下滑趨勢:早期售價為3000~4000元/把;而到了2015年初,尚能保持2500元的售價,但下半年售價就降到了2000元/把;到今年,整體單價更是要突破1000元/把下限;預計從2018年開始,智慧鎖將成為千元內大眾機。而以目前智慧鎖的量產水準,一把智慧鎖的成本價約為500元/把,企業的毛利率將隨著售價的下降而不斷被壓縮。

相比整體價格下降趨勢更令人擔憂的是,智慧鎖市場尚未長成,但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價格“親民”的智慧鎖,售價在150~400元/把不等,遠低於主流品牌500元/把的成本價,如此超低的價格,令人不得不懷疑是不是“老闆娘跑了,老闆無心經營”,面對這樣的攪局者,智慧鎖的競爭變數難以預測,或許智慧鎖產業的和平式價格戰將提前變得血雨腥風,或是借助資本市場實行碾壓式市場爭奪。

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超低價競爭過早進入市場,不利於新興市場的成長。首先是低成本難以換取高品質的部件及技術;其次抄襲式的拿來主義,寒了市場研發的心,後續技術驅動減緩;最後是用戶體驗,筆者認為這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在市場尚未真正崛起之時,攪局者如果單純地追熱點,那麼一般情況下,產品品質不會得到保障,如果銷量大,則會出現較為普遍的不良客戶體驗,勢必會影響智慧鎖的進一步發展。

 智慧鎖6大陣營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6年年底,國內智慧鎖企業超過了1000家,根據這些企業的背景分析,大概可分為如下6大類。

首先是傳統鎖企業陣營。此類企業眾多,如普鑫五金等,這類企業在鎖具的核心部件,如鎖芯、彈簧、彈子、鎖舌等具有先天優勢,並擁有現成的工廠、供應商,只要加入電路板、生物識別模組、微處理器CPU、和嵌入式程式等幾大核心組成部分即可快速切入智慧鎖,轉型快速。

其次是安防企業。主要是可視對講企業和部分視頻監控企業,智慧家居是可視對講企業轉型的突破口,因此,幾乎所有的可視對講企業都開發了智慧鎖,如安居寶(300155)、冠林等;其特點是將智慧鎖與可視對講系統通過閘道進行關聯、上雲端。

再次是以海爾、美的為首的智慧家電陣營。這類企業早在上世紀就開始佈局智慧家電,苦於沒有很好的切入口,智慧家電名不副實。在新一輪的智能家居浪潮中,一部分企業主打智慧家居方案,如美的,智慧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部分企業主打智慧鎖等產品,如海爾,同時,海爾也是當下產品型號較多的智慧鎖品牌之一。

第四是以聯想、龍芯為主的IT陣營,通過旗下智慧家居事業部推出智慧鎖。

第五是以中興、三星為主的通訊陣營,與IT陣營切入智慧鎖的模式基本一致,都是通過智慧家居事業部來操作,品牌大、來頭響,但產品少。

最後是追趕熱潮的智慧鎖企業,如雲丁、小嘀、果加等。

這一波智能鎖風潮,讓傳統鎖陣營和趕熱潮陣營最為蠢蠢欲動,其中不乏佈局較早但尚未盈利的企業,都欲借這次機遇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智慧鎖類別

追究起來,智慧鎖的歷史並不短,僅在中國就有超過20年,如指紋鎖;但受限於生物識別技術、電子控制技術、通信網路技術、生產成本等因素影響,一直未能快速發展。

而當下我們所說的智慧鎖,即是在2012年左右萌芽、2015年左右開始爆發的第二代產品;是伴隨電子技術、通信技術、生物識別技術大發展基礎上發展的延伸應用。

但不得不說,第二代智慧鎖一經發展,即獲得了廣泛的關注,企業也針對不同應用需求開發了形形色色的類別產品。

 按應用場景劃分

根據應用場景來劃分,智慧鎖可分為入戶智能鎖、室內智能鎖、酒店智能鎖、公寓智能鎖、辦公室智能鎖、共用單車智能鎖這幾大類。其中入戶智慧鎖是目前市面上見得最多的產品類型,也是各智慧鎖品牌主導的產品,從產品型號來說,入戶型智慧鎖款式占比超過了70%。因不同的應用場景,智慧鎖的主打功能也將會不一樣,總的來說,他們的區別如下:

智慧家居智慧鎖:通過無線網路技術,與智慧家居控制閘道聯網,除了無鑰匙開門特色外,主打雲開門、角色許可權(如保姆、訪客)等;在新一代產品中,將智慧鎖與貓眼進行了整合設計,同時具備防護和監視功能;

智慧校園智慧鎖:功能單一,主要是確保房間隱私安全及開門的便捷性;

智慧酒店智慧鎖:結合酒店住宿需求,支援線上、離線生物識別開鎖功能,同時支援自動結算功能,主打的是酒店入住和離店的便捷性;

智慧公寓智慧鎖:支援住宿週期預訂功能,同時支援與智慧抄表結算系統關聯,實現公寓租住的智慧結算及統一管理;

智慧辦公智慧鎖:主要指玻璃門智慧鎖,除了基本的開門功能外,還支援與考勤系統關聯,取代考勤機完成考勤功能;

共用單車智能鎖:這是目前最為常見的非建築用安全智慧鎖,主要應用於共用單車的開鎖、費用結算、車輛定位。

按識別技術劃分

智慧鎖的開鎖技術主要有短距離無線技術識別(如藍牙、NFC、RFID)、鑰匙、密碼、指紋、指靜脈、人臉、遠端APP等,其中無線技術識別、鑰匙、密碼是智慧鎖的基本開鎖方式,甚至是傳統鎖的功能之一,不作為智慧鎖的技術劃分;而APP只有智慧鎖支援線上模式時才能啟用,並不是每款智慧鎖的必備功能,也不作為智慧鎖類型的判定條件。因此,智慧鎖主要依據生物識別方式區分,主要有:

指紋鎖:指紋識別是智慧鎖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生物識別技術,其又分為光學指紋鎖、半導體指紋鎖(又分電容式、電感式)以及射頻指紋鎖。其中因光學指紋識別技術安全性較低,一般用於中低端產品;射頻指紋(又被稱為3D指紋識別技術)鎖因成本較高,應用也不多;因此市面上大部分指紋鎖通常都採用的是半導體指紋識別技術;

指靜脈鎖:是智慧鎖中最為安全的生物識別技術,不過指靜脈識別核心技術掌握在日立手中,目前本土能開髮指靜脈識別模組的企業也不多,從技術、成本考量,指靜脈指紋鎖僅有海爾等少數幾家有推出;

人臉識別鎖:即通過採集人臉2000乃至上萬個特徵點(不同企業、不同演算法採集點數不同)來進行人臉識別認證。目前智慧鎖中的人臉識別技術幾乎都是採用雙攝像頭進行3D建模,並輔助紅外檢測人臉裡面特徵,號稱具備雙胞胎識別能力。但從目前領先的3D人臉識別技術來看,人臉鎖延續的不過是商湯、曠世的技術,安全性仍有待驗證。

 智慧鎖聯網技術分析

1、單機智慧鎖。目前的智慧鎖中有很大一部分產品為非聯網單機產品,即智慧鎖獨立使用,這在一些中低端產品、中小企業開發的產品中最為常見。其智慧鎖僅作為本地端基於生物識別技術認證開門使用,與智慧家居系統無關。

2、局域網聯網技術。除了單機智能鎖,更多的是聯網智能鎖。早期智慧鎖的聯網技術主要是通過Zigbee將鎖與智慧家居閘道連接起來,再由閘道對接路由器,從而實現智慧鎖上雲聯網;Zigbee方式主要以主打智慧家居的陣營為主,如安防可視對講企業。

但隨著不同背景企業的進入,大家對智慧鎖應採用的聯網技術都有著不同見解, a&s發現,目前採用WiFi作為技術的智慧鎖較採用Zigbee的產品還要多,而且主要由IT互聯網、傳統鎖陣營為主;而隨著智慧鎖增加了視頻等需要高頻寬資料傳輸功能,WiFi也成了不二之選。

也有採用Z-Wave(與Zigbee一樣,是智慧家居的主流技術之一)技術的,不過採用Z-Wave的產品很少,主要見於應用於公寓、酒店的智慧鎖,便於集成抄表功能。第四種是RF無線射頻技術,不過採用該技術的產品極少,一般多用於連接前端RF設備,如門鈴按鈕。

智慧鎖常見4種傳輸技術比較

結構設計分析

智慧鎖是一種應用場景較為單一的產品,入戶智慧鎖、酒店/公寓智慧鎖、室內智慧鎖在結構設計上幾乎千篇一律,已經到了結構設計創新貧乏的階段。而玻璃門智慧鎖因推出的產品少,雷同性較低,一種是以“玻璃狗”為代表,是在原玻璃門鎖基礎上,增加生物識別及顯示幕,結構與傳統剝離門鎖相差不大;另一種是以深圳豪力士為代表的“傳統玻璃門鎖不銹鋼結構 + 控制器”的二合一門鎖形態,是兩種產品的疊加,在這一類別中,門鎖控制器其實就相當於門禁控制器使用。

專利之梗,生硬設計

智慧鎖的五金結構基本都延續自傳統鎖樣式,在這一塊智慧鎖基本無創新。而在外觀結構上,基本由6部分組成(外部):生物識別模組、顯示幕、刷卡區、開門把手、應急電源、鑰匙孔。一般將指紋識別模組與顯示幕設計在一起,並由防護蓋保護;鑰匙孔主要有正面開鎖和底部開鎖兩種方式;應急電源則從原來的9V電源改為USB口充電開鎖;各家產品相似性非常大。智慧鎖的最大特色在於生物識別,因此生物識別模組的樣式和安裝位置成了各家專利爭奪的焦點,如將指紋識別模組設計於鎖的上側、中間、手把上等,由於各個位置均被申請為專利,後入場廠家可開發的樣式已經非常少,而部分廠家為避免專利之爭,開發的鎖結構顯得不倫不類,大有生拼硬湊之感,導致產品的生物識別便利性體驗下降。

在智慧化程度上,大部分都能做到識別即開鎖應用,但也有部分企業智慧化水準較低,如認證後,還需用手擰開鎖舌才能完成開門動作。

3種安裝結構為滿足不用使用者的需求,目前市場上主要開發有3種安裝結構的智慧鎖產品,一是常見的整機型,適於新用戶,或是有改造條件的傳統鎖使用者,該方式成本較高。第二種是更換鎖芯型,如曼申的Ilock A2智慧鎖,該產品專為改造型使用者設計,更換時,只需把原鎖芯去掉,更換為帶鎖芯的智慧鎖,而其他五金、鎖面板保留原狀,即可輕鬆升級為智能鎖。第三種是替換面板型,即保持傳統鎖內部五金部分不動,將傳統鎖面板更換為智能鎖面板即可升級。後兩種方式在成本上雖較第一種稍低,但差距並不大,此類產品的出廠價大約為700~1000元/副,主要好處是節省了施工量。

人臉鎖人性設計不足

下面來吐槽下人臉鎖的結構設計。目前的人臉識別模組都是固定安裝模組,不具備調整拍攝角度條件,一般來說,主要有兩種識別方式,一是45°識別,二是正面識別。若家裡有老人、小孩,人臉識別鎖的設計很難兼顧不同年齡層人群,導致部分人會出現使用困難症,如45°識別的人臉鎖,就不適合小孩子使用;正面角度識別的話,如果安裝位置較低,則不適於大人的使用。

智慧鎖主要功能

1、認證開鎖。智慧鎖的開門認證方式主要有:指紋、指靜脈、人臉、鑰匙、IC/ID卡、CPU卡、短距離無線(藍牙、NFC)、遠端APP、密碼九種開門認證方式,其中生物識別為單一模式,多生物識別複合認證方式產品還較少;部分產品能根據設計或定制的短距離無線模組,相容身份證、手機等多種開門工具。

2、防護功能。智慧鎖可提供門未關緊報警、強制開鎖報警、電量不足告警等多種報警功能。

3、便民功能。在所有的智慧鎖中,集成功能最多的莫過於採用WiFi組網、支援人臉識別功能的產品,一般都會集成有無線門鈴、視頻對講、人體移動偵測及人臉抓拍、貓眼等功能。而在鎖的智慧化上,部分品牌實現了認證即自動開鎖功能,如一鍵開門、一鍵關門,提高了智慧化體驗。

4、行業功能。針對不同的行業應用,智慧鎖功能也會進行相應開發,如公寓智慧鎖,可繼承三表抄送、租期設定、租金自動扣除功能;酒店智慧鎖可自動關聯旅客的APP應用,實現訂房、入住、管理、付費、退房一條龍智慧化服務;辦公室智慧鎖可實現考勤管理功能等。

 智慧鎖技術瓶頸

智慧鎖發展至今,充分利用了當下的半導體、程式應用開發、有線/無線通訊網路、生物識別、五金機械等技術,開發了形形色色的產品應用形態,從技術角度來說,目前智慧鎖的開發已經到了瓶頸期,創新性開始出現匱乏,主要是應用方案設計上具有較強的可突破性,否則智慧鎖很難形成大範圍剛需。下面介紹下目前智慧鎖遇到的技術瓶頸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