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童話王國,哥本哈根精神,全球最幸福國家,世界上最古老的國旗

丹麥地理位置圖

丹麥地圖

丹麥王國(The Kingdom of Denmark)簡稱丹麥, 是北歐五國一。 丹麥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端, 白德蘭半島上。 東靠波羅的海與俄羅斯隔海相望, 西瀕北海, 北面隔斯卡格拉克海峽、卡特加特海峽和厄勒海峽與挪威、瑞典隔海相望, 南部毗連德國。 由於相近的語言、文化和歷史, 丹麥、挪威和瑞典被合稱為斯堪地那維亞國家。

本土由白德蘭半島和菲英島、西蘭島、博恩霍爾姆島等443個已命名島嶼(全國共有1419個島嶼面積大於100平方米)組成,

面積為43096平方公里。 此外還有自1953年起正式成為其領土的格陵蘭島(面積217.5萬平方公里, 為世界第一大島)和享有自治權的法羅群島(面積為1399平方公里, 由21個島嶼組成)。 海岸線長7314公里。

人口562萬(2013年), 其中89.6%為丹麥人後裔, 其餘10.4%為移民或移民後裔。 79%的丹麥人為丹麥國教——路德宗信徒。

丹麥是發達的工業國家。 農牧漁業及食品加工業發達, 有歐洲乳酪市場之稱。 丹麥是世界上風力發電最發達的國家。 捕魚量約占歐盟捕魚總量的36%, 是世界第15、歐洲第2、歐盟最大漁業國。 丹麥也同時擁有眾多的本土品牌, 其中包括世界最大集裝箱承運公司——馬士基(Maersk), 世界領先的生物制約公司——諾和諾德(Novo Nordisk), 生產了伴隨著全世界孩子成長的樂高積木的樂高公司(LEGO),

丹麥藍罐曲奇以及包括Jack&Jones, Selected, Vero Moda, Only, Ecco等在內的眾多國際服裝品牌。

丹麥在“世界經濟論壇(WEF)”2005-2006年度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名列第四。 聯合國首次發佈“全球幸福指數”報告, 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的幸福程度, 丹麥成為全球最幸福國度。 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公佈2012年全球腐敗印象指數報告, 在176個國家和地區中, 丹麥名列第一。

【世界上最古老的國旗】

丹麥國旗是現今仍在使用的國旗之中最為古老、歷史最為悠久的一面, 被稱為“丹麥人的力量”。 呈長方形, 長與寬之比為37∶28。 旗地為紅色, 旗面上有白色十字形圖案, 稍偏左側。 據丹麥史詩記載, 西元1219年丹麥國王瓦爾德瑪·維克托裡斯(也稱勝利王)率軍對愛沙尼亞異教徒征戰。 6月15日隆達尼斯戰鬥中, 丹軍陷入困境。 突然, 一面帶有白色十字的紅旗從天而降, 並伴隨著一個響亮的聲音:“抓住這面旗幟就是勝利!”在這面旗幟的鼓舞下, 丹麥軍奮勇作戰, 轉敗為勝。 此後白色十字紅旗就成為丹麥王國的國旗。

至今每年6月15日, 丹麥都要慶祝“國旗日”即“瓦爾德瑪日”。

【名稱起源】

丹麥人將自己的國家稱為“丹瑪律克”, 英語Denmark就是根據這一自稱而來。 “丹麥”即是“丹麥族之國”, 丹麥族是從瑞典南部移居到日德蘭地區的移民。 在古高德語中, “丹”為“沙灘、森林”之意, “麥”是“土地、國家”之意。

【行政區劃】

丹麥行政區劃圖

2007年1月起丹麥行政區劃改制,將過去13縣(amter)270自治市(Kommuner)縮減為5大區(regioner)、98個自治市和格陵蘭、法羅群島2個自治領地。各區沒有權利自訂稅收,其最主要的任務為醫療服務,開銷來自於中央和地方政府撥款。自治市和區的選舉為直選,最近的一次選舉已於2009年11月舉行。

丹麥王國是單一制國家,但格陵蘭和法羅群島分別在1948年和1979年獲得自治地位。丹麥議會將部分立法權下放給兩個自治區以處理各自內部事務。但是兩個自治區的立法會屬於丹麥議會的一部分,兩個自治區在丹麥議會各有兩個席位。丹麥也派有高級專員駐兩個自治區代表政府行使權利。

首都哥本哈根(Copenhagen)人口67.6萬(2017年),是北歐最大的城市,原意為“商人港口”,有自由港和航空港,是世界交通樞紐。由於統治歐洲時間最久的皇族——瑪格麗特女皇二世皇族居住于此,因此它還有一個別稱——“女皇之城”。這個城市因豐富的藝術與文化本質而在1996年被評為歐洲文化之都,哥本哈根曾被聯合國人居署選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並給予“最佳設計城市”的評價,哥本哈根也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城市之一。

【童話王國】

因為《醜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衣》等這些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安徒生使丹麥冠上了“童話王國”的美譽。

1913,丹麥雕刻家愛德華·艾瑞克森(Edvard Eriksen)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鑄塑了一座美人魚銅像。銅像坐落在哥本哈根的長堤公園(Langelinie)內,已成為丹麥的象徵。此外,在哥本哈根的市政廳廣場,佇立著一座安徒生的全身銅像。路過的每個遊客,都要上去與“童話之父”握握手,捧著安徒生的書籍與其留影。在安徒生的故鄉歐登塞,建有安徒生故居博物館,無數對安徒生童話著迷的人前往那裡瞻仰、參觀。

【哥本哈根學派】

哥本哈根學派是20世紀20年代初期形成的。1921年,在著名量子物理學家玻爾的倡議下,成立了哥本哈根大學理論物理學研究所,由此建立了哥本哈根學派。該學派在創始人尼爾斯·亨利克·大衛·玻爾的帶領下對量子物理學有著深入廣泛的研究。

其中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是這個學派的主要成員。哥本哈根學派對量子力學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並且它對量子力學的解釋被稱為量子力學的“正統解釋”。玻爾本人不僅對早期量子論的發展起過重大作用,而且他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對量子力學的創建起了推動和指導作用,他提出的著名的“互補原理”是哥本哈根學派的重要支柱。

關於哥本哈根精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描述,如“完全自由的判斷與討論的美德”;“高度的智力追求,大膽的涉險精神,深奧的研究內容與快樂的樂天主義的混合物”;“玻爾給人的鼓舞和指導,與他周圍年輕物理學家的天才和個人才幹的協同一致,一種領導與群眾之間的互補性”;“由於他的洞察力和鼓舞力量,玻爾點燃了想像的火炬,並讓他周圍人們的聰明才智充分地發揮出來”。

【旅遊景點】

(一)小美人魚雕塑

小美人魚雕塑(Little Mermaid)位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朗厄裡尼港入口處的一塊巨大鵝卵石上,它是丹麥雕塑家埃德華·埃裡克森於1912年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中的女主角用青銅雕鑄的。“小美人魚”是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於1837年所寫的一篇童話《海的女兒》中的主角。雕塑於1913年8月23日被安置在哥本哈根港,現已成為丹麥的象徵。2006年3月,哥本哈根市政府決定將美人魚雕塑向深海處搬遷,原因是過多的遊客對雕塑造成太多的破壞。

(二)新港

歷史悠久的新港可以算是哥本哈根的城市名片,翻開任何一本關於哥本哈根的觀光指南,一定都會看到新港的景色。這裡是有名的酒吧街。岸邊色彩豐富的老屋、鱗次櫛此的啤酒屋和餐館以及運河裡豎著桅杆的各種木船。

新港是一條通往國王新廣場的人工運河,建於1669年至1673年,曾有很多海員酒吧,過去一直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海員流連光顧的地方。運河沿岸的房子也大多有300多年的歷史了,這裡不乏歷史名人曾經的寓所,運河南側18號和20號的房子,就曾經是安徒生住過的地方,安徒生曾在這裡寫下一篇篇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

(三)哥本哈根市政廳廣場

市政廳廣場位於哥本哈根市中心,是丹麥最古老的商業市場,具有800多年的歷史。直至今日,依然會有許多本土以及來自南美的商販,從午後開始在廣場上羅致攤位、兜售貨品,接踵而立的勝景讓人目不暇接。倘若登上廣場內高達110米的鐘樓之上,整個哥本哈根的市容便可盡收眼底。鐘樓門的上方有一架精密的“世界鐘”,內有13套機械裝置同時運行,顯示著全球各地時間以及各種天文時間。

廣場上的市政廳建於1905年,由建築師馬丁紐阿普設計,其建築結合了古丹麥與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富麗堂皇的市政廳大廳面主要用於結婚典禮和官方接待,市政廳正門上方的鍍金塑像是哥本哈根的奠基人——阿布薩隆大主教。丹麥的許多重大活動都在哥本哈根市政廳廣場舉行,1992年夏天丹麥國家足球隊獲得歐洲杯冠軍時,在此狂歡慶祝的丹麥人達10萬之眾。

(四)阿美琳堡宮

阿美琳堡宮是丹麥的皇宮,丹麥的皇室成員在此居住已經超過200年。四棟老建築分別是1754年建造的克裡斯欽七世宮殿(現在是皇室的接待大廳)、克裡斯欽八世宮殿、1758年完工的克裡斯欽九世宮殿以及英格麗女王所住的腓特烈八世宮殿。其中兩座面向遊人開放,分別是作為皇室博物館的克裡斯汀八世宮和女王會客的克裡斯汀七世宮。

當丹麥女王在宮裡的時候,國旗就會在屋頂升起來。皇家樂隊則會在早晨11點半的時候從宮殿出發繞行舊市區後回宮,12點準時在廣場上進行換崗儀式。

(五)蓋費昂噴泉

在哥本哈根市的長堤公園內,除了著名的小美人魚銅像外,還有座同樣聞名於世的“蓋費昂噴泉”,蘊含著歷史悠久的北歐神話。

蓋費昂噴泉由蓋費昂女神四條牛及套犁等一組銅塑組成。蓋費昂是北歐神話中的一位女神,這組雕像則述說著一段女神與哥本哈根所在的西蘭島之間的淵源:由於女神受命要在一天內把所有土地耕完,她只好把四個兒子變成四條公牛,終於把西蘭島在一日內耕完了,而西蘭島從此歸她所有。

1959年,郭沫若訪問丹麥時寫的那首讚美哥本哈根的詩中的“四郎島(即西蘭島)上話牛耕”、“泉水噴雲海水準”兩句,描寫的就是蓋費昂噴泉。

(六)克裡斯欽自由城

克裡斯欽自由城是哥本哈根非常特別的一處景點,因為這裡對外宣稱獨立于歐盟之外,是一塊自治區域。自由城最初由一群嬉皮士建立,他們在此建立了自己心目中的烏托邦,丹麥政府對這片區域雖然頗有微詞,但始終沒有將其徹底剷除。

自由城現在成為了一處很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入口處是一個三根木頭搭起來的架子,上面繪有自由城的圖騰,像來到了遠古的部落一般。這裡的街道上到處都是誇張的塗鴉,與整潔的哥本哈根行程鮮明的對比。自由城定期還會舉辦各類演出活動,藝術氣息濃厚,當今丹麥樂壇最炙手可熱的歌手盧卡斯格拉漢姆就來自自由城。

(七)費特烈教堂

腓特列教堂是丹麥最大的圓頂教堂,由於大量使用了丹麥及挪威出產的大理石,因此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大理石教堂”。教堂位於哥本哈根市皇宮廣場對面,與阿美琳堡宮隔道相望。步入教堂,你會驚歎於屋內巨大的圓頂,圓頂直徑30米,上面繪有耶穌的12個使徒的畫像。教堂整個內部的裝飾與繪畫莊重、威嚴、高貴。

現在,教堂試圖成為一座現代城市教堂,因此這座教堂每天都是向公眾開放的。而且,這裡還是哥本哈根很多新人舉行婚禮的理想場所。

(八)蘭多圓塔

蘭多圓塔建於1637年-1642年間,由克裡斯欽四世下令建造,這裡是欣賞哥本哈根老城的最佳觀景點。塔內有一條獨特的螺旋走廊,全長209米,圍繞著中空的圓塔七圈半,直通34.8米高的圓塔塔頂,在制高點,可以把古老的拉丁區盡收眼底。

對於17世紀的學者們而言,圓塔是一種三位一體的重要設施,因為它集天文臺、學生教堂以及大學圖書館於一身。克裡斯欽四世的初衷是為了讓天文學家第穀·布拉(Tycho Brahe)能有個觀察彗星的高層建築,至今,頂部的天文臺還安放著一個極佳的天文望遠鏡,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它來凝視星空。

此外,圓塔頂部有一個由克裡斯欽四世親自設計的鍍金圖迷,這個謎底可以被理解為“願上帝的智慧和正義引導國王克裡斯欽四世,1642年”。

(九)丹麥博物館

丹麥國家博物館的前身是一個富商的宅邸,後來成為歷代丹麥皇儲居住的地方,1807年則正式成為國家博物館。這裡收藏了自1650年以來皇家寶庫的藏品以及和丹麥文化相關的史料,也是丹麥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3層樓的挑高建築展示了很多丹麥史前文化的古物、維京時代、中世紀以及生活在格陵蘭島上的愛斯基摩人的生活用品和珍貴文物。還有18至19世紀的民族資料,亞洲、美洲、非洲等民族的館藏區域。1樓是丹麥展區,其中,西元前1400年的青銅器“多倫特的太陽馬車”是這裡最寶貴的文物,發現於1902年,有著珍貴的研究價值。另外,這裡也展示了基督教普及之前北歐半島上的維京人使用的如尼字母所刻印的石碑以及石器時代的斧頭。

(十)安徒生博物館

安徒生故居博物館坐落于歐登塞市區黃金地段的古城區,原是世界著名童話大師安徒生的誕生之地及童年故居,於1908年開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家博物館之一。

博物館共有18間陳列室,前12間按時間順序介紹了安徒生生平及其各時期作品,展出大量安徒生作品的手稿、來往信件、畫稿以及丹麥一些名畫家、藝術家創作的有關安徒生生活的油畫和雕塑。第13至18間包括有圖書館和錄影錄音播放室等,在這裡人們拿起聽筒就能聽到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在博物館商店裡,有大量翻譯成多種語言的安徒生童話著作書籍。

博物館原建在安徒生的故居內,但隨著安徒生名聲與作品影響力的擴大,這裡的遊客數量不斷增加,原先的博物館已不能滿足遊客的需求,所以又進行了兩次擴建:一次在1930年,為安徒生誕生125周年;另一次在1975年,為安徒生逝世100周年。

丹麥行政區劃圖

2007年1月起丹麥行政區劃改制,將過去13縣(amter)270自治市(Kommuner)縮減為5大區(regioner)、98個自治市和格陵蘭、法羅群島2個自治領地。各區沒有權利自訂稅收,其最主要的任務為醫療服務,開銷來自於中央和地方政府撥款。自治市和區的選舉為直選,最近的一次選舉已於2009年11月舉行。

丹麥王國是單一制國家,但格陵蘭和法羅群島分別在1948年和1979年獲得自治地位。丹麥議會將部分立法權下放給兩個自治區以處理各自內部事務。但是兩個自治區的立法會屬於丹麥議會的一部分,兩個自治區在丹麥議會各有兩個席位。丹麥也派有高級專員駐兩個自治區代表政府行使權利。

首都哥本哈根(Copenhagen)人口67.6萬(2017年),是北歐最大的城市,原意為“商人港口”,有自由港和航空港,是世界交通樞紐。由於統治歐洲時間最久的皇族——瑪格麗特女皇二世皇族居住于此,因此它還有一個別稱——“女皇之城”。這個城市因豐富的藝術與文化本質而在1996年被評為歐洲文化之都,哥本哈根曾被聯合國人居署選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並給予“最佳設計城市”的評價,哥本哈根也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城市之一。

【童話王國】

因為《醜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衣》等這些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安徒生使丹麥冠上了“童話王國”的美譽。

1913,丹麥雕刻家愛德華·艾瑞克森(Edvard Eriksen)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鑄塑了一座美人魚銅像。銅像坐落在哥本哈根的長堤公園(Langelinie)內,已成為丹麥的象徵。此外,在哥本哈根的市政廳廣場,佇立著一座安徒生的全身銅像。路過的每個遊客,都要上去與“童話之父”握握手,捧著安徒生的書籍與其留影。在安徒生的故鄉歐登塞,建有安徒生故居博物館,無數對安徒生童話著迷的人前往那裡瞻仰、參觀。

【哥本哈根學派】

哥本哈根學派是20世紀20年代初期形成的。1921年,在著名量子物理學家玻爾的倡議下,成立了哥本哈根大學理論物理學研究所,由此建立了哥本哈根學派。該學派在創始人尼爾斯·亨利克·大衛·玻爾的帶領下對量子物理學有著深入廣泛的研究。

其中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是這個學派的主要成員。哥本哈根學派對量子力學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並且它對量子力學的解釋被稱為量子力學的“正統解釋”。玻爾本人不僅對早期量子論的發展起過重大作用,而且他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對量子力學的創建起了推動和指導作用,他提出的著名的“互補原理”是哥本哈根學派的重要支柱。

關於哥本哈根精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描述,如“完全自由的判斷與討論的美德”;“高度的智力追求,大膽的涉險精神,深奧的研究內容與快樂的樂天主義的混合物”;“玻爾給人的鼓舞和指導,與他周圍年輕物理學家的天才和個人才幹的協同一致,一種領導與群眾之間的互補性”;“由於他的洞察力和鼓舞力量,玻爾點燃了想像的火炬,並讓他周圍人們的聰明才智充分地發揮出來”。

【旅遊景點】

(一)小美人魚雕塑

小美人魚雕塑(Little Mermaid)位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朗厄裡尼港入口處的一塊巨大鵝卵石上,它是丹麥雕塑家埃德華·埃裡克森於1912年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中的女主角用青銅雕鑄的。“小美人魚”是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於1837年所寫的一篇童話《海的女兒》中的主角。雕塑於1913年8月23日被安置在哥本哈根港,現已成為丹麥的象徵。2006年3月,哥本哈根市政府決定將美人魚雕塑向深海處搬遷,原因是過多的遊客對雕塑造成太多的破壞。

(二)新港

歷史悠久的新港可以算是哥本哈根的城市名片,翻開任何一本關於哥本哈根的觀光指南,一定都會看到新港的景色。這裡是有名的酒吧街。岸邊色彩豐富的老屋、鱗次櫛此的啤酒屋和餐館以及運河裡豎著桅杆的各種木船。

新港是一條通往國王新廣場的人工運河,建於1669年至1673年,曾有很多海員酒吧,過去一直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海員流連光顧的地方。運河沿岸的房子也大多有300多年的歷史了,這裡不乏歷史名人曾經的寓所,運河南側18號和20號的房子,就曾經是安徒生住過的地方,安徒生曾在這裡寫下一篇篇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

(三)哥本哈根市政廳廣場

市政廳廣場位於哥本哈根市中心,是丹麥最古老的商業市場,具有800多年的歷史。直至今日,依然會有許多本土以及來自南美的商販,從午後開始在廣場上羅致攤位、兜售貨品,接踵而立的勝景讓人目不暇接。倘若登上廣場內高達110米的鐘樓之上,整個哥本哈根的市容便可盡收眼底。鐘樓門的上方有一架精密的“世界鐘”,內有13套機械裝置同時運行,顯示著全球各地時間以及各種天文時間。

廣場上的市政廳建於1905年,由建築師馬丁紐阿普設計,其建築結合了古丹麥與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富麗堂皇的市政廳大廳面主要用於結婚典禮和官方接待,市政廳正門上方的鍍金塑像是哥本哈根的奠基人——阿布薩隆大主教。丹麥的許多重大活動都在哥本哈根市政廳廣場舉行,1992年夏天丹麥國家足球隊獲得歐洲杯冠軍時,在此狂歡慶祝的丹麥人達10萬之眾。

(四)阿美琳堡宮

阿美琳堡宮是丹麥的皇宮,丹麥的皇室成員在此居住已經超過200年。四棟老建築分別是1754年建造的克裡斯欽七世宮殿(現在是皇室的接待大廳)、克裡斯欽八世宮殿、1758年完工的克裡斯欽九世宮殿以及英格麗女王所住的腓特烈八世宮殿。其中兩座面向遊人開放,分別是作為皇室博物館的克裡斯汀八世宮和女王會客的克裡斯汀七世宮。

當丹麥女王在宮裡的時候,國旗就會在屋頂升起來。皇家樂隊則會在早晨11點半的時候從宮殿出發繞行舊市區後回宮,12點準時在廣場上進行換崗儀式。

(五)蓋費昂噴泉

在哥本哈根市的長堤公園內,除了著名的小美人魚銅像外,還有座同樣聞名於世的“蓋費昂噴泉”,蘊含著歷史悠久的北歐神話。

蓋費昂噴泉由蓋費昂女神四條牛及套犁等一組銅塑組成。蓋費昂是北歐神話中的一位女神,這組雕像則述說著一段女神與哥本哈根所在的西蘭島之間的淵源:由於女神受命要在一天內把所有土地耕完,她只好把四個兒子變成四條公牛,終於把西蘭島在一日內耕完了,而西蘭島從此歸她所有。

1959年,郭沫若訪問丹麥時寫的那首讚美哥本哈根的詩中的“四郎島(即西蘭島)上話牛耕”、“泉水噴雲海水準”兩句,描寫的就是蓋費昂噴泉。

(六)克裡斯欽自由城

克裡斯欽自由城是哥本哈根非常特別的一處景點,因為這裡對外宣稱獨立于歐盟之外,是一塊自治區域。自由城最初由一群嬉皮士建立,他們在此建立了自己心目中的烏托邦,丹麥政府對這片區域雖然頗有微詞,但始終沒有將其徹底剷除。

自由城現在成為了一處很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入口處是一個三根木頭搭起來的架子,上面繪有自由城的圖騰,像來到了遠古的部落一般。這裡的街道上到處都是誇張的塗鴉,與整潔的哥本哈根行程鮮明的對比。自由城定期還會舉辦各類演出活動,藝術氣息濃厚,當今丹麥樂壇最炙手可熱的歌手盧卡斯格拉漢姆就來自自由城。

(七)費特烈教堂

腓特列教堂是丹麥最大的圓頂教堂,由於大量使用了丹麥及挪威出產的大理石,因此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大理石教堂”。教堂位於哥本哈根市皇宮廣場對面,與阿美琳堡宮隔道相望。步入教堂,你會驚歎於屋內巨大的圓頂,圓頂直徑30米,上面繪有耶穌的12個使徒的畫像。教堂整個內部的裝飾與繪畫莊重、威嚴、高貴。

現在,教堂試圖成為一座現代城市教堂,因此這座教堂每天都是向公眾開放的。而且,這裡還是哥本哈根很多新人舉行婚禮的理想場所。

(八)蘭多圓塔

蘭多圓塔建於1637年-1642年間,由克裡斯欽四世下令建造,這裡是欣賞哥本哈根老城的最佳觀景點。塔內有一條獨特的螺旋走廊,全長209米,圍繞著中空的圓塔七圈半,直通34.8米高的圓塔塔頂,在制高點,可以把古老的拉丁區盡收眼底。

對於17世紀的學者們而言,圓塔是一種三位一體的重要設施,因為它集天文臺、學生教堂以及大學圖書館於一身。克裡斯欽四世的初衷是為了讓天文學家第穀·布拉(Tycho Brahe)能有個觀察彗星的高層建築,至今,頂部的天文臺還安放著一個極佳的天文望遠鏡,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它來凝視星空。

此外,圓塔頂部有一個由克裡斯欽四世親自設計的鍍金圖迷,這個謎底可以被理解為“願上帝的智慧和正義引導國王克裡斯欽四世,1642年”。

(九)丹麥博物館

丹麥國家博物館的前身是一個富商的宅邸,後來成為歷代丹麥皇儲居住的地方,1807年則正式成為國家博物館。這裡收藏了自1650年以來皇家寶庫的藏品以及和丹麥文化相關的史料,也是丹麥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3層樓的挑高建築展示了很多丹麥史前文化的古物、維京時代、中世紀以及生活在格陵蘭島上的愛斯基摩人的生活用品和珍貴文物。還有18至19世紀的民族資料,亞洲、美洲、非洲等民族的館藏區域。1樓是丹麥展區,其中,西元前1400年的青銅器“多倫特的太陽馬車”是這裡最寶貴的文物,發現於1902年,有著珍貴的研究價值。另外,這裡也展示了基督教普及之前北歐半島上的維京人使用的如尼字母所刻印的石碑以及石器時代的斧頭。

(十)安徒生博物館

安徒生故居博物館坐落于歐登塞市區黃金地段的古城區,原是世界著名童話大師安徒生的誕生之地及童年故居,於1908年開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家博物館之一。

博物館共有18間陳列室,前12間按時間順序介紹了安徒生生平及其各時期作品,展出大量安徒生作品的手稿、來往信件、畫稿以及丹麥一些名畫家、藝術家創作的有關安徒生生活的油畫和雕塑。第13至18間包括有圖書館和錄影錄音播放室等,在這裡人們拿起聽筒就能聽到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在博物館商店裡,有大量翻譯成多種語言的安徒生童話著作書籍。

博物館原建在安徒生的故居內,但隨著安徒生名聲與作品影響力的擴大,這裡的遊客數量不斷增加,原先的博物館已不能滿足遊客的需求,所以又進行了兩次擴建:一次在1930年,為安徒生誕生125周年;另一次在1975年,為安徒生逝世100周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