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曾國藩:慎獨,是人生最高級的自律

曾子說:每日當三省吾身。 古往今來, 凡能成大事者, 無不在修身淨心上有獨到之處。

曾國藩在四條遺囑中的第一條規定就是“慎獨則心安”,

把“慎獨”作為人生四大金針之首度給自己至親的子孫。

曾國藩之所以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 就在於他對自己心志的不斷磨礪, 日日反省, 為了修身養性, 他每日靜坐, 反思己過, 潛心修養。

為了達到慎獨的最高境界, 他規定自己每天必須做到十二課:敬、靜坐、早起、讀書不貳、讀史、謹言、養氣、保身、日知所亡、月無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門。

誠、敬、靜、謹、恒, 修身十二課成就了曾國藩, 讓他身處亂世也能保持冷靜而獨善其身, 而終成一代偉人。

第一課:主敬

整齊嚴肅, 無時不懼。 無事時心在腔子裡, 應事時專一不雜。 清明在躬, 如日之升。

衣冠外貌保持整齊, 心思神情端正嚴肅, 時時刻刻都要警惕、檢查自己是否出現了閒雜或不良的念頭。

平日閒居無事時, 要寧靜安泰, 不要想身體以外的事情, 一旦投入工作中, 就必須做到專心致志, 不存雜念。 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狀態, 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機, 就像早晨的太陽一樣。

第二課:靜坐

每日不拘何時, 靜坐四刻, 體念來複之仁心, 正位凝命, 如鼎之鎮。

每天不限任何時間, 必須靜坐一小時以上, 體驗聖人所教誨的仁心, 使思慮不出本位, 以使性命凝結, 就像寶鼎一樣鎮定而不可動搖。

第三課:早起

黎明即起, 醒後勿粘戀。

天色剛亮就趕緊起身, 醒了以後一定不要有留戀安逸甚至淫邪的念頭。

第四課:讀書不貳

一書未完, 不看他書。 東翻西閱, 務外為人, 每日以十頁為率。

一本書還沒有讀完, 一定不去看其它的書籍。

東翻西閱地隨意讀書, 對自己的道德學問沒有一點益處, 不過就是一個只求知識而沒有道德的人。 每天必須圈點十頁。

第五課:讀史

丙申年購《二十三史》, 大人曰:“爾借錢買書, 吾不憚極力為爾彌縫, 爾能圈點一遍, 則不負我矣。 ”嗣後每日圈點十頁, 間斷不孝。

我在丙申年購置了一套《二十三史》, 家父對我訓誡道:“你為了買書而向別人借錢, 我不惜一切地替你賠補還帳, 你若是能夠仔仔細細地圈點閱讀一便, 才算不辜負我的一番苦心啊。 ”從此以後, 我每天都仔細讀上十頁, 如果稍有間斷, 就是對父母不孝。

第六課:謹言

刻刻留心, 第一功夫。

對此要時時刻刻細心留意, 這是為人處世的第一等功夫。

第七課:養氣

氣藏丹田, 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能夠做到內外統一、光明正大之行, 沒有奸詐計謀、行險僥倖之念, 任何所作所想都能夠說得出口, 只有這樣, 才能將真氣存蓄于丹田之中。

第八課:保身

十二月奉大人手諭:“節勞, 節欲, 節飲食。 ”時時當作養病。

十二月接到的家父手書上說:“(要)節制操勞, 節制欲望, 節制飲食。 ”所以, 時時刻刻都像養病時一樣地保養自己的身體。

第九課:日知所亡

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 有求深意是徇人。

每天讀書, 都要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 不要刻意地從書中謀求深意, 否則, 就是曲從於他人。

第十課:月無亡所能

每月做詩文數首, 以驗積理之多寡, 養氣之盛否。 不可一味耽著, 最易溺心喪志。

每個月必須做詩歌或短文數首, 用來檢驗所學理論是多還是少,

所培養真氣是否充盛。 不可以一味地懶惰遲延, 這樣最容易使自己的遠大志向喪失殆盡。

第十一課:作字

早飯後做字半時。 凡筆墨應酬, 當作自己課程。 凡事不待明日, 愈積愈難清。

早飯後必須練習書法一小時。 而且, 所有文字方面的應酬, 都可以作為練習書法的機會。 凡是今天的事情, 一定不許留待明天去做, 事情越積越多, 就會越難以清理。

第十二課:夜不出門

曠功疲神, 切戒切戒!

出門應酬玩樂, 會使人荒廢修養功夫, 會使精氣耗損、神情疲憊。 所以, 這種不良習氣必須徹底戒除!

梁啟超如此評價《曾國藩家書》說:偶讀曾文正家書, 覺得非學道之人, 不足以任大事。 自顧數年以來, 外學頗進, 而去道日遠, 隨處與曾文正比較, 覺不如遠甚。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欲使人生光明的你,不妨試著做一做修身十二課。

曾國藩家書家訓全書 為人處世絕學 精裝正版暢銷 ¥98 領3元券

覺不如遠甚。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欲使人生光明的你,不妨試著做一做修身十二課。

曾國藩家書家訓全書 為人處世絕學 精裝正版暢銷 ¥98 領3元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