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曉峰的忒修斯之船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4月26日報導

忒修斯之船, 是希臘最為古老的思想實驗之一, 意思是如果忒修斯船上的木頭被逐漸替換, 直到所有的木頭都不是原來的木頭,

那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時光飛逝, 仿佛如昨。 ”

巧合的是, 兩年前同樣是4月6日, 王曉峰在朋友圈發出了一則邀請——經過半年左右的試運營, 摩拜終於準備正式揭開面紗, 邀請朋友們參加4月22日的發佈會。 “邀請函”三個字是王曉峰手寫, 摩拜的故事也從那時正式開始。

隨後, 創業3年, 共計11輪融資, 估值曾達到30多億美金, Mobike最終被美團以總估值27億美金收購。

如今的摩拜就宛如一條忒修斯之船, 摩拜的股權就像構造船身的木板。 三年前, 王曉峰辭去Uber的船員, 他想擔任摩拜的船長, 去追逐屬於他的一片星辰大海;三年後, 在一輪輪融資中, 摩拜的木板被資本一塊塊拆下又重新換上, 直到最後木板被全部換完, 那麼如今的摩拜還是此前王曉峰為之奮鬥的摩拜嗎?

一片喧囂之後, 摩拜易主, 船長更替, 王曉峰仍是船員。

1

能走到今天, 王曉峰自己也曾坦言“沒想到”。

1993年, 在東北一個小縣城出生長大的王曉峰準備參加高考。 90年代初的東北此時還處在下崗潮爆發的前期,

當地人還沉浸在“共和國長子”的虛幻自豪中, 能進入當地的國企是絕大多數人認為最好的選擇。 那時候東北很流行一個詞, 叫作“守家在地”, 意即安土重遷、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

然而, 王曉峰不願守著這份安穩過日子。 那時候, 鄧小平的南巡講話剛剛過去一年, 南方改革的生機與活力正在逐漸顯現。 20歲的王曉峰似乎是隱約看到了時代變革的曙光, 於是他選擇去了廈門大學。 在當時以進國企為榮的東北, 王曉峰此舉被當地很多人看作是異類。

在廈門大學學習了四年的企業管理專業, 畢業之後的王曉峰選擇了去寶潔做一名銷售, 負責給小門店兜售寶潔的產品和送貨。 原本以為在號稱快消行業的“黃埔軍校”的寶潔幹活至少是西裝革履的體面活,

但王曉峰沒想到居然是騎著個三輪車“走街串巷”地賣產品, 其中甚至包括“護舒寶”一類的女性用品。

“有一次, 我蹬著三輪車, 後面是一箱箱護舒寶。 突然, 前面的汽車一個急刹車, 跟在後面的我也只能緊急刹車, 導致車後的裝女性用品的箱子翻落, 日用的、夜用的、各種顏色的護舒寶散落一地, 引來眾人圍觀。 ”王曉峰曾在一檔視頻節目裡玩笑式地講過這一段過往, 此時的他雲淡風輕, 但很難想像當時剛畢業的王曉峰是怎樣承受這一切。

一個名校的畢業生, 從遙遠的東北來到廈門, 幾乎是縱跨了整個中國, 卻幹著最基層地推的活兒, 由此可見其承受力和執行力確實遠超一般人。

而且, 從基層一步步幹起, 王曉峰在寶潔一共幹了9年。

這9年裡, 王曉峰從最底層的地推人員幹起, 隨後一步步上升到寶潔的華北大區總經理, 完成了自身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轉變。 “平等的風氣”、“開放的工位”以及“Do the right thing, and do it right的企業價值觀”, 這些都被他借鑒到摩拜的企業文化裡面。 在摩拜的辦公室工位設計中, 作為CEO的王曉峰的工位一直都跟員工在一塊, 沒有獨立的辦公室。

彼時的王曉峰自己, 也像忒修斯之船一樣慢慢改變。

2

在寶潔幹了9年以後, 王曉峰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 去往上海。 離開的原因據他後來所說是因為其女友是一個上海姑娘。

“那時的我雖然在寶潔幹了這麼長時間, 但我骨子裡還是一個從小縣城走出來的小鎮青年。 我當時最大的理想就是走在街頭,牽著老婆的手,買個房子養條狗,這就是一輩子最高的目標了。”這個時候的王曉峰雖然經歷寶潔9年專業的職業訓練,但他依然沒有擺脫小鎮青年的觀念限制。依他所說,這是當時他覺得最有可能實現的人生高度。

離開寶潔後,王曉峰在2006 年加入穀歌,他是Google上海的第一名員工。

工作了三年後,受前寶潔同事的邀請去了科蒂集團,那是全世界最大的香水集團,背後的家族產業包括 Adidas、滴露、杜蕾斯等。入職科蒂時,王曉峰是科蒂中國的第四名員工。在科蒂期間,王曉峰參與了科蒂對丁家宜的收購案。

在此之後,王曉峰又在騰訊搜搜的工作了兩年。那時的搜搜平臺同樣也屬於是一個騰訊孵化的早期專案,王曉峰和團隊需要做的是怎麼讓它在騰訊內部上千個產品中脫穎而出。

兩年過後,經Google前同事介紹,王曉峰加入Uber。那是一個西班牙人,在他的引薦下,王曉峰見到了Uber的創始人Travis。Travis此時是矽谷風頭正勁的人物,是眾多投資人的心頭愛。同樣,Travis的個人魅力和遊說能力也是一流,在王曉峰與其見面後不久,就很快加入了Uber,出任上海的城市總經理。

18的打工生涯,王曉峰在傳統行業和互聯網行業間輾轉騰挪,而且前後間的行業屬性也是完全不同,這裡面肯定有同業競爭禁止協議的原因,畢竟他的職務級別在各家公司都很高。但是,更有可能的原因是因為王曉峰骨子裡有著不安分的基因,他對於新的工作方式總是保持著足夠的好奇心,而且每到一家新的公司都是幹著從0到1的全新業務。

“後來選擇公司來說,多少有一些創業的意味在。共性是背後有靠山,並且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有資金支持,有基礎的企業架構,我需要做的是把一個事情從局部從 0 做到 1,當然到後期的公司參與的深度越來越大,責任和壓力也越來越大。”

不難發現,經歷了18年的職場生涯,高級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已經不足以吸引王曉峰了。在各大公司的輾轉經歷,王曉峰與其說是在打工,不如說是在接受一個創業者的專業訓練。在這個過程裡,王曉峰身上特質慢慢凸顯出來,如強烈的好奇心、強大的執行力,以及享受挑戰帶來的快感。而這些特質,正是一個好的創業者所需具備的重要特質。

顯然,“買個房子養條狗” 的王曉峰已經徹底改變。此時的他需要一個契機,一個能讓他為之奮不顧身的商業模式。

3

很多人都認為,如果不是當年在Uber的城市經理人競爭中落敗,王曉峰不會從Uber辭職。但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城市經理人競爭的落敗並不是王曉峰選擇離職的最大原因。

如果說是在競爭中勝出可以得到更高的職位和更豐厚的薪水,那王曉峰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得到過了。從Uber離職,更多是因為王曉峰企圖改變自己的身份認同——從一個職業經理人變成一個真正操盤全域的創業者。

“共用單車是我最瘋狂的夢想。”

2015年下半年,王曉峰在李斌的邀請下加入了摩拜。在王曉峰入職前,摩拜團隊的規模只有30人左右。摩拜的概念是李斌提出來,並且李斌還拿出了146萬作為摩拜的天使投資,而胡瑋煒是這項計畫的具體實施者。

據後來胡瑋煒介紹,王曉峰來的時候,正是摩拜“最窮”的時候。雖然李斌是摩拜的天使投資人,也是摩拜的董事長。但是此時的李斌手頭上也有一大攤子事情需要處理,其中蔚來汽車就是一個燒錢大戶,急需現金流的他不太可能把大筆資金注入到剛剛起步的摩拜身上。

另外,胡瑋煒雖然是摩拜的創始人,但記者出身的她對於商業運營模式和資本合作層面的經驗知之甚少。此時王曉峰的出現,無疑是給摩拜團隊注入了強心劑,他多年的企業運營經驗是摩拜能漸漸地獲得早期資本青睞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入職摩拜後,王曉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摩拜從實驗室搬到市場。

在2015 年 11 月份,王曉峰將實驗室裡的摩拜單車搬到了現實場景中。他們在北京一個園區裡放了十輛車,找了一些園區的朋友做測試。“用了一周之後,我們覺得想法是成立的,車、鎖、用戶習慣都有,馬上決定很快投入市場。”

大概從 2015 年 12 月份測到 2016 年 4 月,一直以來,測試車輛沒有品牌,也沒有在 App Store 發佈應用,當時摩拜網站上放的還是一輛汽車,沒有任何公開的消息。直到在2016 年 4 月 22 日,摩拜和王曉峰才算是正式在公眾面前亮相。

4

亮相之後,一切的事情都開始快速變化了。

“共用單車沒有很高的准入門檻,但沒有哪一樁生意擁有絕對的壁壘。所以我們必須在任何時候、任一細節上都要比別人走得快。就好比你在跑道上處於領先,你不要總想著回頭看,誰在我後面。”

於是,不惑之年開始創業的王曉峰開始了他的快跑。在北京剛開完發佈會,王曉峰就立馬飛回上海跟區縣談合作,甚至就在採訪時,他還在忙著面試招聘。

還有一次,王曉峰在上海趕赴六公里外的一個政府會議,計程車絕望地堵在半路。他只好下車,氣喘吁吁地騎了三公里摩拜。到達政府大院後,他順手把那輛車抬進了會議室,“當時一共八九家企業在場,會議一共兩小時,也沒機會詳細介紹自己公司。我騎過來了,就讓大家看看。”意料之中的,在場一位領導對摩拜表達了讚賞。

的確,在共用單車群雄並起的年代裡,速度和廣度是摩拜活下去的關鍵籌碼。

從摩拜到小黃車ofo,再到各種各樣的小藍車、小綠車,當年的地鐵站、公交站附近就像調色盤一樣鮮豔。在2016年初,摩拜的下載量進入了App Store主流排行榜。過了十一之後,排名超過12306,隨及又超過了攜程。到最後只有滴滴在前面,然後突然之間有一天就翻過去了,成為旅遊類別的第一名。

大量的投放必然需要充沛的資金作為後盾,在最瘋狂的時候,摩拜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裡共計完成了5輪融資,投資人的名單迅速拉長,股權被進一步稀釋,控制權也在這個過程中被分散出去。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當資本不斷進來的時候,創始團隊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會面臨出局,就好像滴滴和快的、美團的大眾點評,甚至是優酷和土豆。有時候合併或者收購,往往都是資本的意志,而不是創始人的。”在2017年的一檔視頻節目裡,阿米巴的創始合夥人魏武揮曾這樣問過王曉峰。那是的摩拜剛剛完成D輪2.15億美金的融資,共用單車的戰場上滿是白骨。

聽到魏的提問,王曉峰的神情略微泛起變化,但又很快恢復。也許他早有意識,但是無奈戰場的白熱化趨勢讓他不得不接受資本的裹挾,這也是共用單車從誕生以來就擺脫不了的命運輪盤。

結果,後來的事情就是人們大都耳熟能詳的了。共用單車的戰況愈演愈烈,大筆的熱錢湧進來,資本對於單車的裹挾愈發地強烈。11輪融資過後的摩拜幾乎變成了各家資本共用的單車,創始人的控制權變得微乎其微。

2018年4月3日早晨,一則美團收購摩拜的消息不脛而走,隨後引爆了整個創業圈,並不斷地有各種消息傳出,涉及到九個利益相關方—騰訊、阿裡、美團、滴滴、李斌、摩拜管理層、ofo管理層、摩拜投資人、ofo投資人,這裡聚集了中國最活躍的明星創業者和投資人。

最後,一場摩拜的股東大會在深夜開始,表面風起雲湧的報導背後實則是一場意料之後的投票。當所有人都知道了結果,股東會就變成了表演時間。胡瑋煒、王曉峰、夏一平投票分別是贊成、反對、反對,這是王曉峰最後的掙扎。最後,75%以上股東通過收購提案。

如今,王曉峰站在了摩拜這艘橙色的忒休斯之船上,是去是留的關鍵在於,現在的他能否完成自我對於摩拜的認同或是絕棄。而反觀王曉峰,一路走到今天的他,又何嘗不是另一艘船。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34677

我當時最大的理想就是走在街頭,牽著老婆的手,買個房子養條狗,這就是一輩子最高的目標了。”這個時候的王曉峰雖然經歷寶潔9年專業的職業訓練,但他依然沒有擺脫小鎮青年的觀念限制。依他所說,這是當時他覺得最有可能實現的人生高度。

離開寶潔後,王曉峰在2006 年加入穀歌,他是Google上海的第一名員工。

工作了三年後,受前寶潔同事的邀請去了科蒂集團,那是全世界最大的香水集團,背後的家族產業包括 Adidas、滴露、杜蕾斯等。入職科蒂時,王曉峰是科蒂中國的第四名員工。在科蒂期間,王曉峰參與了科蒂對丁家宜的收購案。

在此之後,王曉峰又在騰訊搜搜的工作了兩年。那時的搜搜平臺同樣也屬於是一個騰訊孵化的早期專案,王曉峰和團隊需要做的是怎麼讓它在騰訊內部上千個產品中脫穎而出。

兩年過後,經Google前同事介紹,王曉峰加入Uber。那是一個西班牙人,在他的引薦下,王曉峰見到了Uber的創始人Travis。Travis此時是矽谷風頭正勁的人物,是眾多投資人的心頭愛。同樣,Travis的個人魅力和遊說能力也是一流,在王曉峰與其見面後不久,就很快加入了Uber,出任上海的城市總經理。

18的打工生涯,王曉峰在傳統行業和互聯網行業間輾轉騰挪,而且前後間的行業屬性也是完全不同,這裡面肯定有同業競爭禁止協議的原因,畢竟他的職務級別在各家公司都很高。但是,更有可能的原因是因為王曉峰骨子裡有著不安分的基因,他對於新的工作方式總是保持著足夠的好奇心,而且每到一家新的公司都是幹著從0到1的全新業務。

“後來選擇公司來說,多少有一些創業的意味在。共性是背後有靠山,並且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有資金支持,有基礎的企業架構,我需要做的是把一個事情從局部從 0 做到 1,當然到後期的公司參與的深度越來越大,責任和壓力也越來越大。”

不難發現,經歷了18年的職場生涯,高級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已經不足以吸引王曉峰了。在各大公司的輾轉經歷,王曉峰與其說是在打工,不如說是在接受一個創業者的專業訓練。在這個過程裡,王曉峰身上特質慢慢凸顯出來,如強烈的好奇心、強大的執行力,以及享受挑戰帶來的快感。而這些特質,正是一個好的創業者所需具備的重要特質。

顯然,“買個房子養條狗” 的王曉峰已經徹底改變。此時的他需要一個契機,一個能讓他為之奮不顧身的商業模式。

3

很多人都認為,如果不是當年在Uber的城市經理人競爭中落敗,王曉峰不會從Uber辭職。但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城市經理人競爭的落敗並不是王曉峰選擇離職的最大原因。

如果說是在競爭中勝出可以得到更高的職位和更豐厚的薪水,那王曉峰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得到過了。從Uber離職,更多是因為王曉峰企圖改變自己的身份認同——從一個職業經理人變成一個真正操盤全域的創業者。

“共用單車是我最瘋狂的夢想。”

2015年下半年,王曉峰在李斌的邀請下加入了摩拜。在王曉峰入職前,摩拜團隊的規模只有30人左右。摩拜的概念是李斌提出來,並且李斌還拿出了146萬作為摩拜的天使投資,而胡瑋煒是這項計畫的具體實施者。

據後來胡瑋煒介紹,王曉峰來的時候,正是摩拜“最窮”的時候。雖然李斌是摩拜的天使投資人,也是摩拜的董事長。但是此時的李斌手頭上也有一大攤子事情需要處理,其中蔚來汽車就是一個燒錢大戶,急需現金流的他不太可能把大筆資金注入到剛剛起步的摩拜身上。

另外,胡瑋煒雖然是摩拜的創始人,但記者出身的她對於商業運營模式和資本合作層面的經驗知之甚少。此時王曉峰的出現,無疑是給摩拜團隊注入了強心劑,他多年的企業運營經驗是摩拜能漸漸地獲得早期資本青睞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入職摩拜後,王曉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摩拜從實驗室搬到市場。

在2015 年 11 月份,王曉峰將實驗室裡的摩拜單車搬到了現實場景中。他們在北京一個園區裡放了十輛車,找了一些園區的朋友做測試。“用了一周之後,我們覺得想法是成立的,車、鎖、用戶習慣都有,馬上決定很快投入市場。”

大概從 2015 年 12 月份測到 2016 年 4 月,一直以來,測試車輛沒有品牌,也沒有在 App Store 發佈應用,當時摩拜網站上放的還是一輛汽車,沒有任何公開的消息。直到在2016 年 4 月 22 日,摩拜和王曉峰才算是正式在公眾面前亮相。

4

亮相之後,一切的事情都開始快速變化了。

“共用單車沒有很高的准入門檻,但沒有哪一樁生意擁有絕對的壁壘。所以我們必須在任何時候、任一細節上都要比別人走得快。就好比你在跑道上處於領先,你不要總想著回頭看,誰在我後面。”

於是,不惑之年開始創業的王曉峰開始了他的快跑。在北京剛開完發佈會,王曉峰就立馬飛回上海跟區縣談合作,甚至就在採訪時,他還在忙著面試招聘。

還有一次,王曉峰在上海趕赴六公里外的一個政府會議,計程車絕望地堵在半路。他只好下車,氣喘吁吁地騎了三公里摩拜。到達政府大院後,他順手把那輛車抬進了會議室,“當時一共八九家企業在場,會議一共兩小時,也沒機會詳細介紹自己公司。我騎過來了,就讓大家看看。”意料之中的,在場一位領導對摩拜表達了讚賞。

的確,在共用單車群雄並起的年代裡,速度和廣度是摩拜活下去的關鍵籌碼。

從摩拜到小黃車ofo,再到各種各樣的小藍車、小綠車,當年的地鐵站、公交站附近就像調色盤一樣鮮豔。在2016年初,摩拜的下載量進入了App Store主流排行榜。過了十一之後,排名超過12306,隨及又超過了攜程。到最後只有滴滴在前面,然後突然之間有一天就翻過去了,成為旅遊類別的第一名。

大量的投放必然需要充沛的資金作為後盾,在最瘋狂的時候,摩拜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裡共計完成了5輪融資,投資人的名單迅速拉長,股權被進一步稀釋,控制權也在這個過程中被分散出去。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當資本不斷進來的時候,創始團隊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會面臨出局,就好像滴滴和快的、美團的大眾點評,甚至是優酷和土豆。有時候合併或者收購,往往都是資本的意志,而不是創始人的。”在2017年的一檔視頻節目裡,阿米巴的創始合夥人魏武揮曾這樣問過王曉峰。那是的摩拜剛剛完成D輪2.15億美金的融資,共用單車的戰場上滿是白骨。

聽到魏的提問,王曉峰的神情略微泛起變化,但又很快恢復。也許他早有意識,但是無奈戰場的白熱化趨勢讓他不得不接受資本的裹挾,這也是共用單車從誕生以來就擺脫不了的命運輪盤。

結果,後來的事情就是人們大都耳熟能詳的了。共用單車的戰況愈演愈烈,大筆的熱錢湧進來,資本對於單車的裹挾愈發地強烈。11輪融資過後的摩拜幾乎變成了各家資本共用的單車,創始人的控制權變得微乎其微。

2018年4月3日早晨,一則美團收購摩拜的消息不脛而走,隨後引爆了整個創業圈,並不斷地有各種消息傳出,涉及到九個利益相關方—騰訊、阿裡、美團、滴滴、李斌、摩拜管理層、ofo管理層、摩拜投資人、ofo投資人,這裡聚集了中國最活躍的明星創業者和投資人。

最後,一場摩拜的股東大會在深夜開始,表面風起雲湧的報導背後實則是一場意料之後的投票。當所有人都知道了結果,股東會就變成了表演時間。胡瑋煒、王曉峰、夏一平投票分別是贊成、反對、反對,這是王曉峰最後的掙扎。最後,75%以上股東通過收購提案。

如今,王曉峰站在了摩拜這艘橙色的忒休斯之船上,是去是留的關鍵在於,現在的他能否完成自我對於摩拜的認同或是絕棄。而反觀王曉峰,一路走到今天的他,又何嘗不是另一艘船。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34677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