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大多冠心病的風險可控,只是你不知道……

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 曾經以“沙發馬鈴薯”聞名的美國大眾, 近年來由於改善了生活習慣, 明顯降低了冠心病的發病率。

據統計,

2001-2002年期間, 40歲以上的民眾有10.3%受心臟病困擾, 但這一比率十多年後降至8%。 專家指出, 減少吸煙和堅持運動是心臟健康改善的主要因素。

而令人可喜的是, 心臟健康的改善, 更顯著地表現在中老年人身上。 在這項統計中, 40到59歲之間的大眾發病率沒有明顯變化, 但60歲以上的人發病率卻從19.5%降至14.9%。 而婦女的發病率也從8.5%降至6.2%。

大多數冠心病風險可控

冠心病患病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大眾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健康。 這包括提高膳食的合理性、增強運動有關。 另外, 推動戒煙已經成功減少大眾的吸煙習慣。

大部分與冠心病相關的風險因素都是可控的, 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吸煙、糖尿病、肥胖和超重。 在對這些冠心病危險因素進行有效的管理後, 是最有可能將心臟疾病的發病率整體降低的。 戒煙永遠都不晚!

醫學顯示, 吸煙者較非吸煙者, 有高達2至7倍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二手煙也會增加罹患冠心病死亡風險。

冠心病發作後戒煙不僅可以減少發作機率, 還有很多其他作用, 包括減少胸痛的發生、提高日常生活的品質, 以及促進精神健康。

適當運動對冠心病的益處

在歐美等一些國家, 心臟康復方案已發展得比較成熟, 醫生會根據患者制定出個人化的運動方案, 指導患者循序漸進地鍛煉, 並結合控制情緒、減肥、平衡飲食、戒煙、危險因數評估等措施, 幫患者挖掘心臟功能的最大潛能。

雖然冠心病是一種嚴重的疾病, 但我們可以遵循一些簡單的步驟, 降低罹患冠心病的風險, 比如吃對心臟有益的食物、保持活躍、減壓和戒煙。 雖然有的因素不由我們控制, 但我們可以管好自己可控的因素,

有效防止。

如果你是以下人群之一, 建議做冠脈造影檢查:

1)不明原因的胸痛、心律失常或左心功能不全等, 無創性檢查不能確診;

2)經介入治療(PCI)或冠脈搭橋術(CABG)後復發心絞痛;

3)先天性心臟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術前;

4)無症狀但疑有冠心病, 在高危職業如:飛行員、汽車司機、員警、運動員及消防隊員等或醫療保險需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