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省委一號檔解讀:開創新時代“三農”工作新局面

開創新時代“三農”工作新局面

——省委農辦主任、省農委主任袁延文解讀省委1號檔

上圖:桂陽縣敖泉鎮光路村現代農業綜合產業園(優質稻)項目。

(資料圖片)湖南日報記者郭立亮攝

下圖:道縣大坪鋪農場, 果農給果樹澆水。 (資料圖片)何紅福攝

4月25日上午, 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 省委農辦主任、省農委主任袁延文在會上對《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創新時代“三農”工作新局面的意見》(即省委1號檔)進行解讀。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並寫入黨章, 在我國“三農”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年初出臺的中央1號檔, 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謀篇佈局。 袁延文稱, 今年的省委1號檔, 既貫徹中央精神, 又結合湖南實際, 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

統籌推進鄉村發展

“今年的省委1號檔, 對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党的建設作出全面部署。 ”袁延文解讀, 檔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總體要求, 明確了湖南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思想、基本目標和基本原則,

勾畫了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和實現路徑。 第二部分明確了六個方面的任務:即大力發展精細農業, 形成產業興旺新氣象;加快鄉村綠色發展, 建設生態宜居新家園;加強農村思想文化建設, 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夯實農村基層基礎, 構建治理有效新格局;加大農村民生保障力度, 譜寫生活富裕新篇章;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 奪取全面小康新勝利。 第三部分出臺保障措施。 深化農村改革, 廣聚智慧力量, 強化創新引領, 拓寬籌資管道, 為我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強有力的要素支撐。 第四部分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完善党領導“三農”工作的體制機制, 加強“三農”工作隊伍建設, 建立健全鄉村振興戰略落實機制。

“今年的省委1號檔, 體現出政治性強、系統性強、創新性強、連續性強、針對性強等特點。 ”袁延文稱, 文件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三農”思想為指導, 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 落實高品質發展要求,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檔結合我省省情, 把“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七個之路”進行了具體化;檔圍繞構建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在啟動農村“人、地、錢”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創新性舉措, 有諸多亮點。

七個方面的新舉措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省委1號檔推出了一系列“三農”發展的新舉措, 袁延文概括為“七個新”:

一是農業發展導向有新變化。 檔提出, 要緊緊圍繞市場需求, 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 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增效導向, 推進農業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

二是鄉村綠色發展有新要求。 圍繞建設天藍地綠水淨村美新家園, 要加快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工作;推進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 深入開展湘江保護和治理第二個“三年行動計畫”, 建設大美洞庭、生態瀟湘。 圍繞“庭院淨化、村莊綠化、道路亮化、環境美化”, 持續推進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建設。

三是思想文化建設有新加強。 鄉村振興, 既要塑形, 也要鑄魂。 檔要求:實施農村思想政治建設工程,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實施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工程, 讓有形的鄉村文化留得住,讓活態的鄉村文化傳下去;實施農村公共文化繁榮工程,推動公共文化資源重點向鄉村傾斜;實施農村移風易俗工程,樹立文明鄉風。

四是鄉村治理有新機制。按照共建共治共用的原則,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

五是農民增收有新舉措。檔提出,要實施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三年行動方案,完善農民工最低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確保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居民。為此提出新舉措: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健全就業服務體系,促進農民創新創業,實施農村殘疾人“陽光增收計畫”,推動實現村村有致富產業、人人有就業崗位、家家有致富能手;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特色縣域經濟,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吸納農民進城鎮務工經商;擴大“兩權”抵押貸款試點,探索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全面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

六是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有新辦法。針對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打工,村莊空心化、農戶空巢化、農民老齡化不斷加劇等問題,檔提出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創新鄉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制,充分發揮好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支撐作用。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健全城鄉專業人才交流掛職制度,吸引支持企業家、黨政幹部、離退休人員等服務鄉村振興事業。

七是“三農”工作領導體制機制有新加強。鄉村振興,關鍵在黨。檔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真正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位置,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原則體現在各個方面,把党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記者 張尚武)

讓有形的鄉村文化留得住,讓活態的鄉村文化傳下去;實施農村公共文化繁榮工程,推動公共文化資源重點向鄉村傾斜;實施農村移風易俗工程,樹立文明鄉風。

四是鄉村治理有新機制。按照共建共治共用的原則,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

五是農民增收有新舉措。檔提出,要實施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三年行動方案,完善農民工最低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確保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居民。為此提出新舉措: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健全就業服務體系,促進農民創新創業,實施農村殘疾人“陽光增收計畫”,推動實現村村有致富產業、人人有就業崗位、家家有致富能手;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特色縣域經濟,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吸納農民進城鎮務工經商;擴大“兩權”抵押貸款試點,探索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全面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

六是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有新辦法。針對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打工,村莊空心化、農戶空巢化、農民老齡化不斷加劇等問題,檔提出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創新鄉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制,充分發揮好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支撐作用。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健全城鄉專業人才交流掛職制度,吸引支持企業家、黨政幹部、離退休人員等服務鄉村振興事業。

七是“三農”工作領導體制機制有新加強。鄉村振興,關鍵在黨。檔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真正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位置,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原則體現在各個方面,把党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記者 張尚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