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寰球觀察∣制裁豁免“大限將至” 特朗普真要撕毀伊核協議嗎?

新華網北京4月26日電(徐海知)2018年1月,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佈將“最後一次”延長對伊核問題的制裁豁免至5月12日, 並將該日定為修改伊核協議的最後期限, 並揚言如果屆時沒有令他滿意的修改方案, 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 自2017年1月上臺後, 特朗普多次聲稱伊核協議是美國“史上最吃虧的協議”, 有“災難性缺陷”, 不斷釋放退出伊核協定的信號。 隨著伊核協議最終立場的截止時間日益臨近, 這一次, 他真的會“吃了秤砣鐵了心”, 執意退出伊核協議嗎?

2017年10月13日,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發表講話。 新華社發(沈霆攝)

換高官 施制裁 會盟友 美國“毀約”意圖愈發明顯?

今年以來, 美國在伊核問題上施壓動作不斷。 2018年3月, 特朗普大幅調整其外交團隊, 更換與自己在伊核問題上意見不合的國務卿蒂勒森, 提名主張對伊朗態度強硬的蓬佩奧出任國務卿。 22日, 特朗普又提名有“戰爭鷹派”之稱的約翰·博爾頓出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23日, 美國祭出制裁大棒, 以涉嫌實施惡意網路活動為由對伊朗實施制裁。

近日, 法國總統馬克龍訪美, 面對前來“挽救”伊核協議的馬克龍, 特朗普以憤怒的言辭怒批伊核協定, 認為伊核協定“是一筆可怕的交易, 它從來不應該簽署”, 這些言論與年初宣稱給歐洲國家修改協議“最後一個機會”的表態相比, 特朗普謀求退出伊核協議的態度日趨強硬。

面對美國施壓 伊朗毫不妥協、態度明確

面對美國在伊核協議問題上的持續施壓, 伊朗立場強硬, 毫不妥協。 4月8日, 伊朗原子能組織主席薩利希表示, 如果西方國家背棄伊朗核協議, 伊朗將在4天內重啟20%豐度鈾濃縮活動。

24日, 伊朗總統魯哈尼警告美國總統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朗核問題協議, 否則將面對“嚴重後果”。 同日, 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阿裡·沙姆汗尼指出, 若國家利益受到威脅, 伊朗可能會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在表明立場的同時, 伊朗也在通過實際行動亮明態度。 4月18日, 伊朗舉行建軍節閱兵式, 展示多種等伊朗自行製造或引進的主戰裝備, 閱兵式上, 總統魯哈尼抨擊美國及其盟國軍事打擊敘利亞是“侵略行為”。

“大限將至” 特朗普真會退出伊核協議?

5月12日是伊核問題制裁豁免期的截止日, 屆時美國會否冒天下之大不韙, 執意“毀約”?有評論指出, 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對美國危害極大, 因此美國不會真正退出伊核協議。

美方之所以在伊核協議存廢問題上“撂狠話”, 其意圖是以“毀約”為名, 行修改協議、遏制伊朗之實, 攫取更大利益。

特朗普之所以不會輕易退出伊核協議, 原因有四:

其一, 退出伊核協議將降低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公信力和國際信用, 極大損害美國的國際形象。 作為2015年7月簽訂的伊核協定的締約國, 美國在條約墨蹟未乾的情況下“說退就退”, 其國際形象勢必將遭受巨大損害。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達雷爾·韋斯特說, 特朗普政府動輒威脅撕毀伊核協議和重啟對伊制裁的言論已讓中東局勢出現不穩, 也大大損害了美國的全球公信力。

其二, 退出伊核協議將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及在中東地區的國家利益。

作為中東地區軍事強國的伊朗一旦重啟核計畫, 勢必會對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 甚至美國本土產生嚴重的安全威脅。 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認為, “如果伊朗也步美國後塵, 單方面宣佈撕毀協議、重啟核計畫, 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同時, 伊朗作為地區大國, 在敘利亞、伊拉克、葉門等問題上, 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同伊朗在“衝突區”相向而行, 符合美國在中東的利益。 如果伊朗游離於國際體系之外, 或者另起爐灶, 將損害美國在中東的利益。

其三, 退出伊核協議將加大美國與歐盟間的裂痕。 誠如即將訪美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對於伊核協議“有總比沒有強”的表態一樣, 伊核協議符合歐盟利益。 面對美國的不斷施壓, 法德等歐盟國家一直在苦心斡旋,希望盡可能滿足美國要求的同時,努力維持伊核協議的存在。如果美國“一意孤行”,退出伊核協議,那麼歐盟國家將會有“切膚之痛”,特朗普上臺後美國與歐盟之間的裂痕也將進一步加深。

其四,退出伊核協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美國欲以“毀約”相威脅,迫使伊朗接受令美國滿意的修約條款或者新版伊核協議,達到遏制伊朗的目的。特朗普2017年底曾發表講話,稱美國及其盟友已經意識到,中東主要矛盾不再是巴以衝突,而是來自伊朗的威脅。面對伊朗的“威脅”,作為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政治遺產”之一的伊核協議,就成了遏制伊朗的不二之選。而作為多邊條約,單方面退出對於美國來說成本極高。因此,對協議進行修改,使其符合美國利益,並迫使伊朗就範就成為了最理想的方案。前任國務卿蒂勒森2018年2月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總統說,要麼修改協定,要麼廢除協定。我們正在試圖兌現他的諾言,實現前者(目標)。”

在伊核協議存廢問題上,美國理應尊重國際共識,放棄單邊主義,三思而後行,切莫一意孤行。否則,損人亦不利己!

法德等歐盟國家一直在苦心斡旋,希望盡可能滿足美國要求的同時,努力維持伊核協議的存在。如果美國“一意孤行”,退出伊核協議,那麼歐盟國家將會有“切膚之痛”,特朗普上臺後美國與歐盟之間的裂痕也將進一步加深。

其四,退出伊核協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美國欲以“毀約”相威脅,迫使伊朗接受令美國滿意的修約條款或者新版伊核協議,達到遏制伊朗的目的。特朗普2017年底曾發表講話,稱美國及其盟友已經意識到,中東主要矛盾不再是巴以衝突,而是來自伊朗的威脅。面對伊朗的“威脅”,作為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政治遺產”之一的伊核協議,就成了遏制伊朗的不二之選。而作為多邊條約,單方面退出對於美國來說成本極高。因此,對協議進行修改,使其符合美國利益,並迫使伊朗就範就成為了最理想的方案。前任國務卿蒂勒森2018年2月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總統說,要麼修改協定,要麼廢除協定。我們正在試圖兌現他的諾言,實現前者(目標)。”

在伊核協議存廢問題上,美國理應尊重國際共識,放棄單邊主義,三思而後行,切莫一意孤行。否則,損人亦不利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