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40年待在大山深處,六旬老人卻只幹了一件事……(連載011)

來到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 車輛順著蜿蜒的山路開到半山腰, 最終停在了一條小路的路口。 順著這條小路往上走, 就到了漢源縣富莊鎮共和村小學。

白色建築就是共和小學

路上, 曾敏(壹基金安置重建部專案官員)還在描述著這所小學新建前的模樣:“當時沒有校門, 教學樓上李崇剛老師用毛筆寫了“共和小學”四個字, 就當做門牌。 教學樓也是當時校園裡唯一的建築, 還是80年代修建的。 ”

新建前, 共和小學條件比較差, 老師也沒有可以住宿的地方, 原本一百多名學生和7名老師逐漸流失。 汶川地震後的09年, 共和小學只剩下李崇剛一個老師了, 當時他還帶著兩個班的40名學生。 等到蘆山地震之後, 學校的學生只剩下30多名了, 老師還是只有李老師一人。

李老師就這麼一直堅持著堅持著, 期間也沒想過放棄, 他想的特別簡單, “有學生來我就教, 想讓學生有書讀, 讓他們走出去”。

共和社區坐落在山區, 大點的孩子家長都送去了十公里以外的中心校, 留在山上讀書的孩子年紀都比較小, 所以學校一直開設學前班。 每到農忙的時候, 天剛亮家長就將孩子送來學校, 李老師通常都要很早起床照看這些孩子。

現在的共和小學

現在, 再走進共和小學, 第一眼就是乾淨明亮, 新修的教學樓好看極了, 學校裡新的教學樓、教室裡新的桌椅板凳、新的教師宿舍,

每天還為學生配有營養餐, 已經完全無法和當初的樣子聯繫起來。

小朋友們正在打掃教室

下午四點多鐘, 學生們放學了, 幾間教室裡時不時傳來孩子的笑聲。 有些孩子正在擦黑板, 有些孩子正在拖地, 小朋友們把學校當成家, 正在努力打掃著。有的孩子放了學還在學校裡做作業,李老師也沒有離開,站在他們身邊輔導著。

有些害羞的李老師

李老師今年60歲,在這所小學已經教了40年書,最大的學生也已將近五十歲了。慶倖的是,從2016年開始,共和小學陸續來了兩名年輕的老師,在新老師的幫助下,李老師的工作也更輕鬆更放心了。

今年,李老師就要退休了,他還是有點捨不得,他說“雖然在這裡很辛苦,但我已經和孩子們待習慣了,以後退休了我還想多來看看他們”。

2018年4月17日傍晚,陽光正好,學生和老師一起,拍下了今年的第一張全家福。

正在努力打掃著。有的孩子放了學還在學校裡做作業,李老師也沒有離開,站在他們身邊輔導著。

有些害羞的李老師

李老師今年60歲,在這所小學已經教了40年書,最大的學生也已將近五十歲了。慶倖的是,從2016年開始,共和小學陸續來了兩名年輕的老師,在新老師的幫助下,李老師的工作也更輕鬆更放心了。

今年,李老師就要退休了,他還是有點捨不得,他說“雖然在這裡很辛苦,但我已經和孩子們待習慣了,以後退休了我還想多來看看他們”。

2018年4月17日傍晚,陽光正好,學生和老師一起,拍下了今年的第一張全家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