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佛祖釋迦摩尼身高多少?說出來可能會嚇壞姚明!

本文作者, 泥石流工作室:雲的清涼

我們先來看看佛經上是怎麼描述佛陀身高的。

《梵摩渝經》卷一:

來世有王厥名白淨, 後名清妙, 明德純備, 其生聖子有天中天, 獨尊之表軀體丈六, 相有三十二, 處國當為飛行皇帝, 舍國為道行作沙門者, 必得為佛。

《生經》卷三:

如來世尊, 現生釋種, 棄國捐王, 得成佛道, 端正無比, 色像第一。 如星中月, 光明超日, 體長丈六,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其聲八部, 出萬億音, 所講說法, 天龍鬼神, 人物之類, 各得開解, 皆得其所。

《長壽王經》卷一:

吾師天中天, 三界無極尊。

相好身丈六, 神通遊虛空,

《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九∶

佛衣量, 佛身丈六, 常人半之。

大量佛經中都提到同一個詞語:丈六金身。

丈六金身是什麼概念?

丈六金身指的是佛化身的長度, 後來亦借指佛身。 在中國正史中始見於《後漢書·西域傳·天竺》:

世傳明帝夢見金人, 長大, 頂有光明, 以問群臣。

或曰:西方有神, 名曰佛, 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 帝於是遣使天竺, 問佛道法, 遂於中國圖畫形象焉。

丈六金身的身材那是非常高大無疑, 關於東漢的尺度, 史學界一般的認識是1尺相當於23.75釐米, 按照這個標準量度, 丈六金身要達到380釐米!3米8的個子, 這身高也未免太高了, 實在難以相信!

如果說佛經的記載僅是一面之詞的話, 那接下來我們看看, 還有哪些人證物證, 能證明佛陀確實是個巨人。

1981年8月24日, 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的法門寺內, 寶塔半邊突然倒塌。 1986年政府決定重建, 1987年2月底重修寶塔, 在挖掘塔基時, 偶然發現了法門寺地宮, 在沉寂了1113年之後, 2499件大唐國寶重器出土。 這些稀世珍寶, 不論在中國社會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術史等方面的研究上,

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然而最引人關注的卻並非這2499件唐代國寶, 而是地宮下方出土的一截手指骨:佛祖真身指骨舍利, 適逢四月初八佛誕日, 佛指骨舍利重現人間!

這節手指骨的重現, 歷史和宗教意義巨大。

本文不討論歷史和宗教意義, 只論一個問題:看過佛指舍利的人, 可能都會在內心隱現一個問題, 為何佛指骨會這麼長?

首先來說一下, 何謂“佛指骨舍利”?

相傳二千五百年前, 釋迦牟尼在拘屍那揭城郊娑羅樹下圓寂, 遺體火化後共得8萬4千顆真身舍利, 其中19份傳入中土, 並在東漢桓帝的資助下, 在全國設立19座設立寶塔, 其中最早設立的阿育王寺, 也就是現今的法門寺內, 則存有4枚佛指骨舍利, 第三枚指骨被認定為佛的真身舍利。

根據佛經和史書資料記載, 唐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記載為:“其舍利, 開頭如小指初骨, 長寸二分, 內空方正, 外楞亦爾, 下平上圓, 內外光淨。 ”

《大唐鹹通啟送岐陽真身文志》載:“長一寸二分, 上齊下折,

高下不等, 三面俱平, 一面稍高, 中有隱痕。 色白如雨稍青, 細密而澤, 髓穴方大, 上下俱通。 “

出土佛指骨形狀與道宣《感通錄》和《志文碑》所記吻合, 此佛指骨舍利確為釋迦摩尼左手中指骨不假。

據實際測量, 佛指骨舍利外徑20.11毫米, 內徑17.55毫米, 長40.3毫米, 寬在17至20毫米之間, 各方面都遠遠超出常人指骨長度!

佛的手指骨為何會超出常人這麼多?

寄下疑問,我們再從其他方面找找材料看。

佛陀涅槃火化後,留下來的舍利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未燒盡的遺骨殘片,如頂骨、四顆牙齒(現人間僅存二顆)、一截手指骨、兩根鎖骨及幾根頭髮等。另外一種是五色寶珠般的舍利子和白色珠狀舍利子。

接著來看看佛經中記載的其他佛骨舍利的情況。

佛頂骨舍利:

佛頂骨是指釋迦牟尼佛頭頂湧起自然成髻部分的舍利,描述佛頂骨舍利形質的資料有很多,只是後世佛舍利的轉移供奉一般會對原來舍利再次分割,所以,同一舍利一般會經過多次分割,舍利的體積上一般是越分越小,所以佛頂骨舍利原始大小也就無從考證了,如最典型的事例就是玄奘頂骨的轉移供奉和不斷的分供。

佛牙舍利:

我國佛牙史稱法獻佛牙,於1900年在北京西山靈光寺出土,關於佛牙舍利在古印度等西域諸國的記載以及到中國後流轉有序,歷歷可考。我國東晉法顯所著《佛國記》、梁慧皎等撰的《高僧傳》和唐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等書中都有記述,其中尤以《佛國記》中記述(獅子國佛牙)最為詳盡,法顯在西元405年到達釋迦牟尼佛誕生地藍毗尼和迦毗羅衛國故城,真實性當無疑問。

梁慧皎《高僧傳,智猛傳》也記載了智猛來到迦毗羅衛國朝拜佛牙等聖物:西南行千三百里至迦毗羅衛國,見佛發、佛牙及肉髻骨。佛影、佛足跡,炳然具存。

唐高僧玄奘于西元六二九年至六四五年西行求法,在其《大唐西域記》中多次提到佛牙舍利,如:新城東南十餘裡,故城北大山陽,有僧伽藍,僧徒三百余人。其窣堵波中有佛牙,長可寸半,其色黃白,或至齊日,時放光明。

西山靈光寺佛牙舍利被高高地供奉在臺上,我們可以從三面看到舍利,長度估計約在5、6釐米左右,可見與玄奘所說的佛牙長寸半一致。

這下子同樣的問題又來了,佛陀的靈牙為什麼會有這麼長?

佛也是人,他的手指骨和牙齒能有這麼長嗎?

不僅是手指骨和牙齒,還有其他直觀的東西。

西藏大小昭寺內各供奉著一尊神聖的佛像:釋迦摩尼八歲等身像、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像。

這尊十二歲等身佛像不僅是大昭寺的主尊佛像,而且是整個西藏的主尊佛像,是佛陀釋迦牟尼在世時塑造的三尊佛祖像之一。在古代從印度到中國內地最後又迎請到西藏,特別是在吐蕃末代贊普朗達瑪滅法期間和十年浩劫時期,都沒有遭到任何破壞,一直基本保持原貌,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據藏族史書所載,距今兩千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與四部弟子在柢陀林園時,文殊菩薩請求道:“釋迦牟尼,現在眾生可以瞻仰你,敬奉你,並以此積聚福德,要是你涅槃了,眾生將沒有積聚福德的依靠。請你指示將來眾生積聚富德的依靠處”。之後,釋迦牟尼就以佛光指示帝釋天和工匠畢夏噶瑪,他們心領神會。於是,帝釋天拿來天界五寶,即藍寶石、白寶石、深藍寶石、陀嚴寶,拿來人間五寶,即金、銀、珍珠、青寶石、珊瑚,並採集其它諸寶,打算建造釋迦牟尼十二歲身量之化身像。

姨母結古達施說:“佛八歲時,身高與藍毗尼園之寶座相等,右手無名指內屈;十二歲時的身高是足踏舍衛國國門之門檻,頭觸門楣”。這兩句話說明釋迦牟尼的身高,於是,工匠畢夏噶瑪熔煉諸寶,鑄成釋迦牟尼十二歲時身量像,像身為熟金色,兩隻手一隻結平等印,一隻結鎮服印。共鑄造三尊佛陀不同年齡階段的化身像。

然後,佛陀親自開光加持。第一尊塑像是佛陀八歲的形容,今主供於拉薩小昭寺;第二尊塑像是佛陀十二歲的形容,也就是在此介紹的這尊神聖佛像;第三尊塑像是佛陀的成年像,那時他已經二十五周歲了。相傳,佛陀成年像由帝釋天帶往天界。

人證姨母結古達施說,佛八歲時,身高與藍毗尼園之寶座相等;十二歲時的身高是足踏舍衛國國門之門檻,頭觸門楣--這兩句話足以說明釋迦牟尼的身高,佛陀在12歲時,身高就已經超越了舍衛國絕大部分普通人。

最後再看一個物證。

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卷10記載:“......次北有佛足跡,長尺有八寸,廣逾六寸,深可半寸,其跡上有窣堵波。”因為玄奘的記錄的可信度,已經被印度考古學界證實了無數次,印度本國的古代史都需要從唐玄奘的書中考證,很多印度古城的發掘,完全就是按照《大唐西域記》裡的描述找到的,甚至丈量的精確度都可以得到佐證。因此玄奘書中所記錄的內容可信度很高,值得採信。

玄奘書中採用的是唐代的度量,關於唐朝的度量衡,根據《中國歷代度制演變測算簡表》所示:“唐代小尺(唐代的尺寸有大尺和小尺之分,丈量身高用小尺):1丈 =300cm,1尺 = 30cm,1寸 = 3cm,1分 =0.3cm”。根據以上唐制和現代度量之間的換算可知,佛足長為1尺8寸,換算成現代的度量,則為54cm,佛足寬則應該超過18cm。

姚明腳長30釐米,身高2米23,一個人身高與他的足長成正比,而佛足長54CM,可見佛陀的身高確實逆天了!

以上種種證據,都說明了一個唯一的可能,佛陀是個身高超3米的巨人!那他的牙齒、手指骨、腳底板長過普通人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也難怪身處佛陀那個時代,很多人與佛陀一見面就覺得釋迦摩尼猶如神從天降,普遍都是在見到佛如此殊勝的形象之後,知道佛陀不是凡人,從而生起敬仰歸依之心。《楞嚴經》中就有個典型的例子:佛陀的堂弟阿難看到佛陀要飯經過自己家門口,就癡癡地跟在佛陀的後面走了,佛陀問你要出家修道嗎?阿難說好啊,就這樣阿難莫名其妙地出了家。

當然,佛陀真實的身高是多少,畢竟歷史過了幾千年,也無法考證了,僅根據上述資料估計,佛陀釋迦摩尼身高約在3米到3米6之間,姚明站在他身旁,那也就是個小盆友吧!

本文作者,泥石流工作室:雲的清涼

各方面都遠遠超出常人指骨長度!

佛的手指骨為何會超出常人這麼多?

寄下疑問,我們再從其他方面找找材料看。

佛陀涅槃火化後,留下來的舍利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未燒盡的遺骨殘片,如頂骨、四顆牙齒(現人間僅存二顆)、一截手指骨、兩根鎖骨及幾根頭髮等。另外一種是五色寶珠般的舍利子和白色珠狀舍利子。

接著來看看佛經中記載的其他佛骨舍利的情況。

佛頂骨舍利:

佛頂骨是指釋迦牟尼佛頭頂湧起自然成髻部分的舍利,描述佛頂骨舍利形質的資料有很多,只是後世佛舍利的轉移供奉一般會對原來舍利再次分割,所以,同一舍利一般會經過多次分割,舍利的體積上一般是越分越小,所以佛頂骨舍利原始大小也就無從考證了,如最典型的事例就是玄奘頂骨的轉移供奉和不斷的分供。

佛牙舍利:

我國佛牙史稱法獻佛牙,於1900年在北京西山靈光寺出土,關於佛牙舍利在古印度等西域諸國的記載以及到中國後流轉有序,歷歷可考。我國東晉法顯所著《佛國記》、梁慧皎等撰的《高僧傳》和唐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等書中都有記述,其中尤以《佛國記》中記述(獅子國佛牙)最為詳盡,法顯在西元405年到達釋迦牟尼佛誕生地藍毗尼和迦毗羅衛國故城,真實性當無疑問。

梁慧皎《高僧傳,智猛傳》也記載了智猛來到迦毗羅衛國朝拜佛牙等聖物:西南行千三百里至迦毗羅衛國,見佛發、佛牙及肉髻骨。佛影、佛足跡,炳然具存。

唐高僧玄奘于西元六二九年至六四五年西行求法,在其《大唐西域記》中多次提到佛牙舍利,如:新城東南十餘裡,故城北大山陽,有僧伽藍,僧徒三百余人。其窣堵波中有佛牙,長可寸半,其色黃白,或至齊日,時放光明。

西山靈光寺佛牙舍利被高高地供奉在臺上,我們可以從三面看到舍利,長度估計約在5、6釐米左右,可見與玄奘所說的佛牙長寸半一致。

這下子同樣的問題又來了,佛陀的靈牙為什麼會有這麼長?

佛也是人,他的手指骨和牙齒能有這麼長嗎?

不僅是手指骨和牙齒,還有其他直觀的東西。

西藏大小昭寺內各供奉著一尊神聖的佛像:釋迦摩尼八歲等身像、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像。

這尊十二歲等身佛像不僅是大昭寺的主尊佛像,而且是整個西藏的主尊佛像,是佛陀釋迦牟尼在世時塑造的三尊佛祖像之一。在古代從印度到中國內地最後又迎請到西藏,特別是在吐蕃末代贊普朗達瑪滅法期間和十年浩劫時期,都沒有遭到任何破壞,一直基本保持原貌,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據藏族史書所載,距今兩千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與四部弟子在柢陀林園時,文殊菩薩請求道:“釋迦牟尼,現在眾生可以瞻仰你,敬奉你,並以此積聚福德,要是你涅槃了,眾生將沒有積聚福德的依靠。請你指示將來眾生積聚富德的依靠處”。之後,釋迦牟尼就以佛光指示帝釋天和工匠畢夏噶瑪,他們心領神會。於是,帝釋天拿來天界五寶,即藍寶石、白寶石、深藍寶石、陀嚴寶,拿來人間五寶,即金、銀、珍珠、青寶石、珊瑚,並採集其它諸寶,打算建造釋迦牟尼十二歲身量之化身像。

姨母結古達施說:“佛八歲時,身高與藍毗尼園之寶座相等,右手無名指內屈;十二歲時的身高是足踏舍衛國國門之門檻,頭觸門楣”。這兩句話說明釋迦牟尼的身高,於是,工匠畢夏噶瑪熔煉諸寶,鑄成釋迦牟尼十二歲時身量像,像身為熟金色,兩隻手一隻結平等印,一隻結鎮服印。共鑄造三尊佛陀不同年齡階段的化身像。

然後,佛陀親自開光加持。第一尊塑像是佛陀八歲的形容,今主供於拉薩小昭寺;第二尊塑像是佛陀十二歲的形容,也就是在此介紹的這尊神聖佛像;第三尊塑像是佛陀的成年像,那時他已經二十五周歲了。相傳,佛陀成年像由帝釋天帶往天界。

人證姨母結古達施說,佛八歲時,身高與藍毗尼園之寶座相等;十二歲時的身高是足踏舍衛國國門之門檻,頭觸門楣--這兩句話足以說明釋迦牟尼的身高,佛陀在12歲時,身高就已經超越了舍衛國絕大部分普通人。

最後再看一個物證。

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卷10記載:“......次北有佛足跡,長尺有八寸,廣逾六寸,深可半寸,其跡上有窣堵波。”因為玄奘的記錄的可信度,已經被印度考古學界證實了無數次,印度本國的古代史都需要從唐玄奘的書中考證,很多印度古城的發掘,完全就是按照《大唐西域記》裡的描述找到的,甚至丈量的精確度都可以得到佐證。因此玄奘書中所記錄的內容可信度很高,值得採信。

玄奘書中採用的是唐代的度量,關於唐朝的度量衡,根據《中國歷代度制演變測算簡表》所示:“唐代小尺(唐代的尺寸有大尺和小尺之分,丈量身高用小尺):1丈 =300cm,1尺 = 30cm,1寸 = 3cm,1分 =0.3cm”。根據以上唐制和現代度量之間的換算可知,佛足長為1尺8寸,換算成現代的度量,則為54cm,佛足寬則應該超過18cm。

姚明腳長30釐米,身高2米23,一個人身高與他的足長成正比,而佛足長54CM,可見佛陀的身高確實逆天了!

以上種種證據,都說明了一個唯一的可能,佛陀是個身高超3米的巨人!那他的牙齒、手指骨、腳底板長過普通人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也難怪身處佛陀那個時代,很多人與佛陀一見面就覺得釋迦摩尼猶如神從天降,普遍都是在見到佛如此殊勝的形象之後,知道佛陀不是凡人,從而生起敬仰歸依之心。《楞嚴經》中就有個典型的例子:佛陀的堂弟阿難看到佛陀要飯經過自己家門口,就癡癡地跟在佛陀的後面走了,佛陀問你要出家修道嗎?阿難說好啊,就這樣阿難莫名其妙地出了家。

當然,佛陀真實的身高是多少,畢竟歷史過了幾千年,也無法考證了,僅根據上述資料估計,佛陀釋迦摩尼身高約在3米到3米6之間,姚明站在他身旁,那也就是個小盆友吧!

本文作者,泥石流工作室:雲的清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