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背井離鄉到建設家鄉——三代青海石油人的奮鬥芳華

新華社西寧4月30日電題:從背井離鄉到建設家鄉——三代青海石油人的奮鬥芳華

新華社記者鄧萬里

柴達木盆地西北部, 青海省花土溝鎮向北約20公里。 一眼望不到邊的戈壁荒漠中, 矗立著大大小小的石油鑽井台。

這裡是青海油田獅子溝採油作業區。 在海拔近3200米的“獅205井”, 一群採油工人正忙碌著。 鮮紅色工裝讓山間的荒涼添了些許亮麗。

1990年出生的劉夢姍一邊檢查指示表上的套壓和油壓, 一邊將資料記錄下來。 不一會, 一輛油罐車駛過來, 她迅速跑過去, 檢查所有程式後, 打開儲油罐的閘門, 將油輸送到車裡。

這樣近1個小時的過程, 劉夢姍一天需要重複10餘次。 在火辣的太陽底下, 她的額頭上冒出了一顆顆汗珠。 高原的天氣就是這樣, 白天曬得人頭暈, 到了晚上氣溫又可以降到零下, 她說:“有時要值夜班, 空寂無人的荒野裡, 只有風聲和自己的腳步聲。 ”

“我的姥姥姥爺、爸爸媽媽都是青海油田人, 我在這裡出生成長, 這裡就是我的家, 能隨著他們的足跡為建設家鄉繼續出力, 感覺挺自豪也很踏實。 ”劉夢姍說。

地處柴達木盆地中西部的青海油田, 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 環境惡劣, 條件艱苦。

劉夢姍的姥爺吳永福今年83歲, 1956年來到柴達木盆地支援青海油田建設, 幹過警衛員、鑽井工、後勤人員等多個工種。 初到青海油田,

吳永福和外孫女現在一樣年輕。

“荒漠裡乾旱缺水, 當時連喝的水都要從幾百公里外定期運送。 最困難時, 四家人擠在一頂帳篷裡, 有的家庭還住的是地窩子, 吃的大多是白菜、蘿蔔和土豆。 ”吳永福回憶說。

吳永福的老伴王秀珍還清晰記得, 第一次入盆地是騎著駱駝行走的, 讓她記憶最深刻的是盆地的大風, “刮起來就是鋪天蓋地, 夜裡有時能把帳篷和被子都刮走!”

然而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 一批批石油人背井離鄉, 紮根於此, 為建設我國重要的油氣生產基地而奮鬥了一生。

今年75歲的梁澤祥年輕時幹過一線採油工人, 後來又在宣傳崗位上幹了很多年。 在他的那台老式電腦裡, 記錄了幾百個老一代青海石油人的故事,

存放著上千張那個年代的照片。

“我們這代人的汗水都灑在了高原油田上, 這裡承載著我們的太多記憶。 ”梁澤祥說, 老一代青海油田人如今不少已經離開人世。 但欣慰的是, 那份愛崗敬業的精神已經在後輩中傳承了下來。

今年56歲的柯有雲, 1979年參加工作, 是第二代青海油田人。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 青海油田專門成立了一個衛星定位導航隊, 在柴達木盆地開始大面積控制點的佈設工作。 柯有雲通過學習培訓, 成了衛導隊接收組的一員。

“勘探工作需常年在荒無人煙的地方行走, 帶上帳篷、設備和糧食, 有時一次要待個把月。 ”柯有雲說, 雖然那段風餐露宿的“找油”經歷很艱苦, 但現在想起來更多的是一份成就感。

去年退休後, 柯有雲依然堅持協助年輕同事處理一些事。

1992年出生的李蕊, 在油田出生並長大, 大學畢業後又回到了油田工作, 如今是青海油田采氣三廠東坪集輸站的一名普通工人。

李蕊說, 油田如今的生活條件已經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生活區內, 職工宿舍、食堂、電影院、體育館等設施都較為齊全, 上下班還有了通勤車。

“像我們班組, 一半是女孩, 大多是‘油三代’, 上班時都是‘女漢子’, 但工作之餘我們也喜歡逛街買衣服、買化妝品, 喜歡看電影、追劇。 ”李蕊說。

和李蕊一樣, 劉夢姍也有同樣感受。 “雖然我們工作的環境很艱苦, 依然要有一種不怕吃苦的石油精神, 但我們的生活狀態和其他年輕人也沒有什麼區別。 ”劉夢姍說,

她的夢想就是做一名優秀的石油工人, 同時還要多攢錢, 有時間多帶家人去旅行。 (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