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女人該不該為了孩子,在婚姻裡將就一輩子?

文/夏莫

沒有愛情的婚姻, 將就不了一輩子。

01

沒有愛情的婚姻, 如同牢獄之災, 以愛之名, 埋藏女人和男人一生的青春。 在黯淡無光的日子裡,

鬱鬱寡歡地度過餘生。

幸福的婚姻, 在人生的路上如同錦上添花, 處處有好的風景, 處處有歡樂和喜悅。 而不幸的婚姻, 便是人生路上的一段淤泥路, 處處都有坑坑窪窪, 處處都有失望和悲傷。

小霞膚白貌美, 大學畢業後進了一家國企, 有了一個讓很多人豔羨的“鐵飯碗”, 追求她的人更是如同過獎之鯉, 其中不乏一些帥氣多金的富二代。

可是小霞卻偏偏嫁給了一個其貌不揚的男人, 工作並不穩定就算了, 上進心也不強, 對未來沒有規劃, 就連自己的生活都過得一塌糊塗。

他自卑又敏感, 把小霞抓得很緊, 猜忌心強, 會因為小霞和男客戶談生意就大吃飛醋, 兩人時常為此爆發激烈的爭吵。

愛情就像是一條蒙住雙眼的白布,

讓女人看不清它真實的面目, 看不透心愛之人的缺點。

兩人結婚後, 小霞每天不僅要像個老媽子一樣照顧他的起居, 他不僅從不上繳工資, 一切吃穿用度還需要向小霞索要。

在生活的負重下, 小霞臉上曾經的那種神采奕奕, 容光煥發都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疲憊的面容和日益粗糙的皮膚。

可是, 為了孩子她不想離婚, 也不敢輕易離婚。 她害怕離婚後, 她遇不到真心待她的人, 害怕離婚後, 孩子的心靈會受到傷害……

所以, 她只能默默地忍受婚姻裡一切的不如意。

很多女人的婚姻生活並不幸福, 可為了孩子, 她們寧願和一個不愛的人繼續過下去, 哪怕自己很痛苦。 然而這樣的選擇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02

婚姻的實質是兩個人相愛, 家庭的實質是親人們相親相愛。 愛情是婚姻的基礎, 更是一個家庭和諧穩定的基礎, 是決定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的基壤。

閨蜜們都替小霞鳴不平, 覺得小霞條件這麼好, 憑什麼要把自己的大好青春浪費在這樣一個男人身上, 可是小霞卻還為那個男人辯解。

她說:“不是的, 他其實也有很多優點的, 只是你們沒有看到而已, 他心裡是有我的, 吃醋也是因為在意我。 ”

在閨蜜的追問下, 小霞才囁嚅著舉出了她心目中那個男人所謂的優點:不酗酒, 不好賭, 不動手打人, 不去招惹別的小姑娘。

閨蜜氣結, 這幾乎是一個男人最基礎的硬性標準, 到了小霞這裡就成了她所愛之人的優點了呢?

更何況, 這麼少得可憐的“優點”真的就能蓋過那個男人身上數不勝數的缺點了嗎?閨蜜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她從小霞嘴裡聽到了另一個故事。

原來小霞的母親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追求者眾多的美人兒, 她之所以選上小霞的父親就是因為他不僅模樣帥氣, 還十分地幽默,

很會說俏皮話哄女孩子開心。

可是婚後, 小霞的父親就露出了他的本來面目, 他依舊帥氣風趣, 可那只是在他清醒的時候, 大多數時候他都是不清醒的。

他酗酒, 喜歡賭, 一醉酒就亂發脾氣, 對她們母女拳腳相加。

再後來, 就連清醒的時候, 她的父親也不願意對她們母女好了, 他開始用家裡的錢出去勾搭小姑娘。

當男人不願在婚姻裡再繼續投入愛情時, 女人在婚姻裡收穫的將是失望和悲傷。 這種情緒, 悄然彌漫在家裡的每個角落。

03

很多時候,父母以為自己是在為孩子“犧牲”,其實他們只是沉醉在一種自我欣賞的崇高感之中,他們自己痛苦地活著,也把這種痛苦帶給了孩子。

家裡的氣氛一度非常的絕望壓抑,小霞的母親卻死撐著都不肯離婚,她不想讓小霞成為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

她總覺得這樣的日子忍耐忍耐就好了,而所做的一切妥協和忍讓卻讓小霞父親的種種惡劣行徑變本加厲。小霞目睹了太多太多父母吵架和冷戰的場面,看到母親太多次流淚的畫面。

大約在她十幾歲時,開始懂得婚姻是怎麼一回事時,她在心底剛剛發誓,以後她一定要嫁給一個不賭、不打人,老實的好男人。

孩子都是極其敏感的,即使是再小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愛的溫暖。父母貌合神離的婚姻,根本不能給孩子創造一個充滿愛的溫暖環境。

而一個孩子,連一段完整的愛都沒有感受過,又怎麼能去嚴苛地奢望這樣一個孩子會形成理性、正確的愛情觀和價值觀呢?

小霞在婚姻裡過得不幸福,是因為她母親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她:婚姻就是一場漫長的妥協和忍耐。所以她從來沒有想過,感情出現問題,除了死磕到底,還可以瀟灑地轉身離開,勇敢地去尋找對的那個人。

很多時候,父母在婚姻裡的模樣,就是孩子將來在婚姻裡的狀態。

04

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這樣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而母親作為離孩子最近地那棵樹,那朵雲,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不可避免地會對價值觀尚未形成的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

閨蜜問小霞:“你就是你母親在婚姻裡的影子,那麼現在你希望你的孩子,將來和你一樣,這麼窩囊地在婚姻裡,不幸地過一輩子嗎?”

那天,小霞想起丈夫三天和他一大吵,兩天一小吵,想起他從不關心她累不累,想起他不上進的模樣,想起他無數次冷落她、挖苦她的樣子,她第一次大聲地哭出了聲。

人生苦短,生活與事業本就已經帶來了難以複加的壓力,何必再讓一段不幸福的婚姻葬送了自己生活中最後一點快樂和溫暖呢。

為了孩子,小霞離婚了。離婚後,她才發現,她有能力讓孩子生活得更好更快樂。而她,也終於不再在婚姻裡過著那種失望透頂的生活。

婚姻裡每一次的將就,實則就是在把矛盾積累並且疊加。這種心理負擔將會隨著生活的繼續而越發沉重,讓人不堪負荷,最終被壓垮。

沒有愛情的婚姻,將就不了一輩子。

別讓一段不幸福的婚姻,成為孩子不幸的開始;也別讓自己在婚姻裡委曲求全,委屈了自己。

愛錯了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將錯就錯,錯一輩子。

餘生那麼短,別為了錯誤的人,而耗光自己的青春。唯有鼓起勇氣,走出一段錯誤的婚姻,才有機會遇到對的那個人。

-END-

03

很多時候,父母以為自己是在為孩子“犧牲”,其實他們只是沉醉在一種自我欣賞的崇高感之中,他們自己痛苦地活著,也把這種痛苦帶給了孩子。

家裡的氣氛一度非常的絕望壓抑,小霞的母親卻死撐著都不肯離婚,她不想讓小霞成為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

她總覺得這樣的日子忍耐忍耐就好了,而所做的一切妥協和忍讓卻讓小霞父親的種種惡劣行徑變本加厲。小霞目睹了太多太多父母吵架和冷戰的場面,看到母親太多次流淚的畫面。

大約在她十幾歲時,開始懂得婚姻是怎麼一回事時,她在心底剛剛發誓,以後她一定要嫁給一個不賭、不打人,老實的好男人。

孩子都是極其敏感的,即使是再小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愛的溫暖。父母貌合神離的婚姻,根本不能給孩子創造一個充滿愛的溫暖環境。

而一個孩子,連一段完整的愛都沒有感受過,又怎麼能去嚴苛地奢望這樣一個孩子會形成理性、正確的愛情觀和價值觀呢?

小霞在婚姻裡過得不幸福,是因為她母親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她:婚姻就是一場漫長的妥協和忍耐。所以她從來沒有想過,感情出現問題,除了死磕到底,還可以瀟灑地轉身離開,勇敢地去尋找對的那個人。

很多時候,父母在婚姻裡的模樣,就是孩子將來在婚姻裡的狀態。

04

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這樣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而母親作為離孩子最近地那棵樹,那朵雲,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不可避免地會對價值觀尚未形成的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

閨蜜問小霞:“你就是你母親在婚姻裡的影子,那麼現在你希望你的孩子,將來和你一樣,這麼窩囊地在婚姻裡,不幸地過一輩子嗎?”

那天,小霞想起丈夫三天和他一大吵,兩天一小吵,想起他從不關心她累不累,想起他不上進的模樣,想起他無數次冷落她、挖苦她的樣子,她第一次大聲地哭出了聲。

人生苦短,生活與事業本就已經帶來了難以複加的壓力,何必再讓一段不幸福的婚姻葬送了自己生活中最後一點快樂和溫暖呢。

為了孩子,小霞離婚了。離婚後,她才發現,她有能力讓孩子生活得更好更快樂。而她,也終於不再在婚姻裡過著那種失望透頂的生活。

婚姻裡每一次的將就,實則就是在把矛盾積累並且疊加。這種心理負擔將會隨著生活的繼續而越發沉重,讓人不堪負荷,最終被壓垮。

沒有愛情的婚姻,將就不了一輩子。

別讓一段不幸福的婚姻,成為孩子不幸的開始;也別讓自己在婚姻裡委曲求全,委屈了自己。

愛錯了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將錯就錯,錯一輩子。

餘生那麼短,別為了錯誤的人,而耗光自己的青春。唯有鼓起勇氣,走出一段錯誤的婚姻,才有機會遇到對的那個人。

-EN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