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是一個城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近日很榮幸和一批上市公司的老闆同車去參加會議, 他們問我:“除了學區房, 還有沒有其它的辦法讀一所好的初中?”我很納悶, 難道老闆們也買不起學區房?“一方面是投資的原因, 另一方面主要是買學區房必須遷戶口!”我說“沒有”。 他們說, 那只有去杭州了。 如果紹興有, 接送還可以讓司機代勞, 杭州只能住校了。

杭州的民辦教育一直辦得很好, 他們有一流的辦學條件, 也有教育情懷的學校領導, 但我覺得關鍵是杭州有民辦學校的政策。 按照《杭州市市管民辦學校生均經費補助核評細則》及相關促進辦法,

義務教育階段補助生均事業經費的30%以上, 如果按照2萬的生均事業經費, 大約能補助6000元, 加上促進民辦教學的有關專項經費補助, 以及公辦教師派遣等政策, 辦好民辦教育變得容易多了。 其實, 這些政策, 浙江省教育廳都有檔支持, 只是很多地方沒有出臺相關的檔罷了, 更沒有制訂切實的優待政策導致辦不好民辦學校, 紹興南洋中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有人說, 民辦學校賺大錢, 為什麼還要派遣公辦教師, 還有財政補助?其實, 對於政府而言反而減少了教育經費的投入, 原本沒有民辦學校的補充, 這些孩子照樣要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 如果在公辦, 必須全額撥足, 而如今只要30%就可以了, 就算公辦教師的身份在,

但是經費基本不用開支, 而對於民辦學校來說, 用政府補助的錢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師待遇, 努力吸引優秀師資。

最近, 小學馬上畢業, 學校裡不少學生開始準備去杭州參加民辦學校的考試, 暫不說考不考得上, 但對杭州的經濟不言而喻。 假如杭州的民辦教育非常優秀,

就會吸引全省各地很多優秀的老闆投資, 買房興業。 就算不買房也不辦企業, 每星期的接送也會繁榮杭州的住宿、餐飲業。

民辦學校對於政府來說, 可以節約教育投入, 對於百姓來說, 也是一種優秀的資源, 特別是零擇校之後, 民辦學校給了百姓一個選擇的機會。 很多人說這麼高昂的學費?其實吧, 一所優秀的公辦學校, 買一套學區房, 就拿紹興來說吧, 沒有個七八十萬估計夠嗆, 要是不買學區房, 每年的理財也有個三四萬, 假如每年拿出一兩萬可以選擇優秀的民辦學校, 絕對不虧, 如果學區房“戰線”拉長, 五六萬也不虧。

高檔的民辦學校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 可能是個奢望, 但一些民辦的民工子弟學校來說,

卻能解決普通工人的後顧之憂。 以前, 外出打工, 誰在乎在家的孩子, 而如今父母也總想不虧待孩子, 總希望孩子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根據2001年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民工子女的入學問題要以流入地政府負責”, 於是一窩蜂地湧入讓地方承受不起, 於是辦綠卡的條件越來越苛刻, 保險, 暫住等條件卡住了很多外來民工。 一邊是公辦學校無力承擔, 一邊卻是民工子女無處可讀, 唯一的辦法, 就是不到該地打工。 同車的幾個老闆深有感觸, 每年的招工季, 員工找不到, 企業就開不起來。 要是有這樣的民辦學校, 就算家長無力承擔, 這些企業也會每年補助個五六千, 只要能將他們留下來。

教育表面看只是投入, 更佔用了大量的財政經費,

但教育是一個民生工程, 更是一個暖心工程, 教育發達了, 我們的企業生存環境就會好起來, 財政收入就會多起來。 如果我們的教育不僅解決了很多老闆對於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望, 解決了部分民工子女不再留守, 還能希望外地的老闆的子女來本地就學, 必將成為一個城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