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獲利1元,被罰5萬”警醒了誰?

昨日, 記者從江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 江都近期有兩家購物中心被人舉報存在出售過期食品的行為, 經查, 情況屬實, 執法人員不僅扣押了過期食品、沒收違法所得, 按照相關法規, 還予以5萬元的處罰。 (揚州晚報4月29日)

坊間媒體披露, 3月12日, 有人向江都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 稱江都真武鎮一家購物中心銷售的淨含量為210克的“火辣辣”辣椒蘿蔔為過期食品, 已經過期5個多月;同日, 該局接到舉報, 反映真武鎮另一家購物中心銷售的淨含量為110克的張二嘎五香味花生米為過期食品, 已經過期10多天。 截至案發時,

“火辣辣”辣椒蘿蔔已售出2瓶, 售出時間分別為2017年5月11日與2018年3月10日, 獲利0.9元;售出超過保質期的張二嘎五香味花生米1袋,剩餘5袋, 獲利1元。

長期以來, 銷售過期食品的現象, 在一些地方的“購物中心”或個體小店, 時有所聞。 除了上述兩家購物中心銷售過期食品的情況, 業內有人透露, 在食品流通領域, 對過期食品生產日期進行塗改或重新標注後二次銷售是行業“潛規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 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 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

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 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 吊銷許可證。 上述兩家購物中心當事人出售過期食品的行為, 均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 目前執法人員已經依法對現場檢查中發現的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進行了扣押。 另外, 執法人員還沒收了當事人違法所得, 並分別予以50000元的罰款。

一些地方的“購物中心”或個體小店銷售過期食品屢禁不止, 不外乎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有的經營者目無法紀, 見利忘義;有的甚至心存僥倖, 弄虛作假, 欺騙消費者;另一方面,

有關職能部門行政不作為, 監管和處罰力度不大。

法律是無情的。 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獲利1元, 被罰5萬”的案例再次向一些經營者敲響警鐘, 必須多講一些誠信, 自覺守法經營, 不要再做自欺欺人、因小失大、“偷雞不成蝕把米”的蠢事了, “狐狸再狡猾, 也鬥不過好獵手”。 有關監管部門要加大巡查、監管力度, 主動積極作為, 不能坐等“投訴、舉報”, 不能總是等事情發生了才“有所作為”, 要把嚴厲打擊和嚴格處罰銷售過期食品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的購物中心要查, 個體小店也要查;城市要查, 農村特別是偏遠鄉村也要查, 不能以罰代法, 不能讓銷售過期食品的經營者蒙混過關, 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生命安全,

維護食品市場健康的經營秩序;與此同時, 消費者在選購食品時, 一方面要多一些防範意識, 擦亮眼睛, 看清標識, 不能貪圖便宜, 另一方面要學會拿起法律武器, 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讓不法分子無機可乘。 (作者:周志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