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祖先的記憶, 我們要傳下去”

圖為繞柴龍非遺技藝展示現場。 魏林娜 劉 莉攝

特 寫

28日-29日, 蘇州震澤鎮寶塔古街上, 老技藝煥發新榮光。

禹跡橋南, 由腰鼓、秧歌、大頭娃娃、舞龍舞獅等組成的巡遊隊伍浩浩蕩蕩走來,

民俗展演鼓樂喧天;慈雲寺廣場兩側, 繞柴龍、剝絲棉兜等非遺技藝展示, 讓觀者共同見證傳統魅力。

“繞柴龍”是震澤當地俗語, 由手搓的繩子和乾燥的稻草纏繞而成。 興華村65歲的徐雪榮一邊和同村的金銀鳳大娘繞著柴龍, 一邊對記者說:“現在雖然用柴龍已經不多了, 但這項技藝我們不能丟掉。 這是祖先的記憶, 我們要傳下去, 讓更多人知道過去的故事。 ”

一邊說著, 徐大爺一邊進行著演示。 先繞的是柴龍芯, 一般繞3.5米到4米長, 在地上圍成一個長方形, 兩端用杆子固定住。 此時, 再把三捆約20釐米長的稻草稈鋪進長方形。 接著, 一人在一端用手柄“繞”龍, 另一人一步步踩著“柴龍”往後退,

圍成長方形的柴龍芯夾著中間的稻草稈就繞在一起, 不一會工夫, 一條“柴龍”就成形。

剝繭、拉絲、曬棉鬥, 再到拉蠶絲被, 在慈雲的非遺產展示區內, 這些古老的技藝活一一展示在遊人面前。

一邊處理著蠶繭, 57歲的唐糯英一邊對記者說:“我做了20年的蠶娘, 每天工作八小時, 小棉的話, 一天能開400個, 大棉大概100個。 ”所謂“開小棉”, 就是把煮好的蠶繭手工剝開, 取乾淨裡面的蠶蛹, 再把蠶繭撐開套在小竹繃上, 一般4個蠶繭能套一個小棉。 然後把小棉再撐開, 套上大竹繃, 4個小棉套成一個大棉。 這樣做, 主要為了便於拉制蠶絲被。 開棉可有不小的講究, 一是把白點完全打濕, 二是把遺留的蠶蛹搞乾淨。 開好的大棉, 漂洗乾淨晾乾後,

就是製作蠶絲被的原材料。

在非遺技藝展示區, 遊客們不但能感受樂趣, 還能尋找兒時記憶。 人們在觸摸歷史中傳承經典, 留住文化記憶, 讓傳統融入當下。 本報記者 董 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