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探訪西康④|康定:漢藏邊地的貿易城市

康定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州府。 這座城市的街道上, 穿著傳統服飾的藏族人隨處可見。 然而, 這座城市又顯得格外現代。 因為康定是一座漢藏邊地的貿易城市, 漢藏混居, 以商人為核心階層。

康定舊時被稱為打箭爐, 這是藏語的音譯(打折多), 指達曲(雅拉河)和折曲(折多河)的交匯處。 漢名康定意指“康區安定”, 由於丹達山以東被稱為“康”, 這座城就是康區中心。 清朝在此常設行政機關, 民國時期改康定府為康定縣, 管理川邊特別行政區, 西康建省後, 康定成為省會(共和國建立後, 西康省省會遷往雅安)。

貿易中轉城市

康定是一座漢藏之間的貿易中轉城市, 商業曾經非常繁榮, 也是茶馬互市的重要一站。 清朝末期, 這裡有21個商幫, 哲蚌寺、沙拉寺、甘丹寺和西藏地方政府都在康定設立了各自專門的商貿機構。

孫明經(編注:孫明經是一位攝影師和紀錄片導演, 1939年, 孫明經加入中英庚款川康科學考察團, 進行地理人文考察, 拍攝了8部影片。 )提到, 當時城內漢商以四川人和陝西人為主, 四川人的店鋪較小, 主要做川內和藏地之間的買賣;陝西人的店鋪規模較大, 大量收購藏地特產運往外省銷售, 大膽的陝西商人還會學習藏語, 穿藏人的衣服, 熟悉藏人的生活習慣, 深入山裡收購更珍貴的商品, 主要是藥材。

在同一時期, 另一位旅行者顧彼得也到了康定。

他是一個俄國人, 十月革命後來到上海, 在美國捷運公司工作。 期間他四處遊歷, 對中國的地理人文產生濃厚興趣。 1939年, 顧彼得受雇於中國工業合作社, 作為特派員, 前往西康省考察, 遊歷了藏區和彝區。

在筆記《彝人首領》中, 顧彼得主要寫了彝族地區的見聞, 但也有不少關於康定的記述。 顧彼得詳盡記錄了康定的商業:當時, 康定有龐大的商人群體, 他們雇傭挑夫, 把茶磚從雅安背到康定的政府儲存點, 康定官員對這些茶葉徵稅, 然後茶葉被下一段的商人分包, 繼續向西運輸, 經過昌都到達拉薩。

顧彼得提到, 在康定, 藏族的鍋莊由女性主持。 這種鍋莊類似商務旅館, 可存放貨物和馬匹, 也可以吃飯、喝酒和住宿。

藏族女性形成行會, 把持這條商路。 她們對茶葉重新包裝, 運到城外的犛牛隊那裡, 利用藏地和漢地商人間的語言不通和資訊不暢, 賺取仲介費用。

在康定, 顧彼得結識了一位地位很高的女商人。 她是明正土司的侄女, 顧彼得拜訪了她的鍋莊, 瞭解到藏族女性在這條商路上的重要性。 她們通過自己熟悉的鍋莊, 瞭解商業資訊, 並促成遠道而來的商旅在這裡實現交易。 她們還將經由西藏進口的印度商品賣給漢族商人, 再把漢區商品賣到西藏。 而她們的丈夫只是經辦人, 負責監督馬隊押送, 將貨物運往拉薩, 再交付給拉薩的另一位女商人。

如今, 通過現代商業的運作, 康定努力找回歷史記憶, 包括復古的“溜溜城”商業區和一系列城市公共雕塑。

和大部分中國旅遊城市一樣, 這裡通過一片復古的街區與歷史連接, 一些連鎖商鋪和精品店入駐, 再做一些文化景觀吸引遊客。

但如今, 除了街頭上隨處可見穿著傳統服裝的藏族人和藏區特產商店之外, 很難重現當初漢藏互市的情景。 人們不再限於某些特定的陸路交通線和貿易中轉城市, 內地的商品可直接到達藏區腹地。 不過, 康定城區的便利店非常多, 不知是不是商業發達的餘韻。

如果一定要找康定的特色, 大概是夜晚文化館廣場上的舞蹈。 不同於一般的廣場舞, 這裡人們圍著圈跳鍋莊, 伴隨康定河邊湍急的沖刷拍打聲, 倒是恍然回到茶馬互市的歲月。

康定的老教堂

顧彼得在康定得到了當地基督教堂顧福安(羅伯特·坎林漢姆)牧師夫婦的幫助。 牧師不僅為他安排了食宿, 還給他介紹了當地的藏人貴族、喇嘛和大商人。

孫明經在康定同樣拜訪了顧福安牧師, 並拍下了夫婦二人和基督教堂的照片。 老照片上, 這座基督教福音講堂非常漂亮, 包括教會醫院和牧師住宅, 教堂主樓是完全的中式風格, 醫院和住宅雖然主體為西式建築, 卻有著中式的屋頂和圍牆, 還有中式的傳統農家院門。 照片上, 顧福安牧師穿著中國的長衫, 他的夫人卻是洋裝。

民國時期有一大批傳教士, 努力學習中國文化以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 顧福安牧師非常熱愛西康, 精通藏語, 還嘗試以佛入耶進行傳教。 他在孫明經的筆記本上用藏文題字“三寶賜汝子, 世界受恩惠,大家都信仰,祝其長壽,中國西部,西康打箭爐”。

孫明經拍攝的基督教福音講堂

因為膠片極其珍貴,孫明經往往在一張照片上記錄很多資訊。在基督教堂的照片中,漢文牌匾、藏式窗櫺圍牆顯示出漢藏融合特徵。旁邊電線杆上有一條標語,寫著“好男兒要當兵”,是戰時的徵兵口號。標語上方有一塊橫著的小牌子,上面寫著“行人靠左走”,可以看出當時採用了英式交通規則。康定山城道路狹窄,很有必要進行交通管理。在正面懸掛的匾額中,“川邊康定內地會”顯示出教堂的歸屬。

我試圖尋找康定曾經的基督教堂、教會學校和牧師住宅。在一個河邊居民區的巷子深處,我找到了康定基督教堂,一棟毫無特色的白牆三層樓房,像一棟農村自建的住宅,雖然牆壁上的牌子提到這座教堂與老教堂的傳承,但完全沒有當年的痕跡。

這個位置顯然不同於老照片和顧彼得的記述。老教堂的舊址在康巴文化藝術中心附近。我詢問當地老人,這裡是否曾有一座教堂。只有一個老人看了老照片後說,教堂在1958年被拆毀,福音堂大堂搬到了現在基督教堂的位置,“文革”期間宗教活動停止,直到1982年恢復活動。1995年危房改造,建起了現在這座新的基督教堂。

在我的走訪中,大部分人並不知這裡曾有一座教堂。我特意詢問的都是老年人,其中相當一部分自稱不是本地人,不瞭解老房子,還有一部分把現存的天主教堂認為是基督教堂,極少數人對老照片依稀有印象,卻不太清楚這座建築當年是做什麼的,而一些年齡很大的老人(至少是教堂拆除前10年出生的),我很難直接用普通話溝通。

在孫明經的老照片裡,還有另一座教堂,就是康定天主堂。照片中,這座教堂幾乎是舊康定城內最雄偉的建築。這座教堂還在當年的位置,但外觀與老照片不同。老照片上康定天主堂是高大的哥特式建築,富麗堂皇,內部是若干根柱子支撐起的高聳穹頂,還有華麗的吊燈。如今,教堂外表的紅藍塗裝,更像是遊樂場的城堡或兒童醫院,比天主堂的牌子更顯眼的。是樓下串串香餐館的招牌。

康定天主堂。本文圖片除特殊標注外,均由作者拍攝。

孫明經拍攝的康定天主堂的外景(左圖)和內景(右圖)

天主教堂所在的樓,下麵三層都租給了飯館商鋪。教堂在四樓,樓梯牆壁上貼著天主教茶房和餐廳轉讓的告示。我去拜訪時,教堂的李神父不在,只有一位老人看門。這位老人並不是本地人,而且入教時間不長。據老人說,這座教堂就是當年那座天主堂,不過之前的老建築早已拆毀重建,並無老物件保存,現在這座教堂承擔了康定天主教的主要活動,也是康定天主教愛國會的駐地,不時接待來自外地和外國的教友。

天主教茶房和餐廳轉讓的告示

康定圖書館

劉文輝執政西康期間,有一個口號“把邊地變腹地”。叔侄相爭失敗後,他雖然失落地來到康定,卻沒有一蹶不振,反而比之前更務實地開始經濟文化建設。

劉文輝的兒子回憶,和父親第一次來到康定時,覺得康定還不如四川一個縣好,甚至不如一個大一點的鎮。可見當時康定的城市建設之簡陋粗糙。作為康藏之間的中轉商埠,城市管理者並無認真發展的動力。

劉文輝執政時期,國民政府從南京遷到重慶,而臨近四川的西康地位一下子變得格外重要。不僅劉文輝將這裡視為國家振興的腹地,蔣介石也開始打這裡的主意。面對這樣的歷史進程,劉文輝開始在西康推行建設,大力興修水利和交通設施,同時鼓勵公共教育,讓康區接受國民教育。其中一項重點就是康定文輝圖書館。

1926年,西康省政務委員會設立了通俗圖書館,後來改名為西康省民眾教育館。1943年,劉文輝五十歲生日時,西康軍政官員捐款,送給他一棟二層樓房作為圖書館,取名文輝圖書館。文輝圖書館原本在現在的甘孜州政府對面,但如今早已不在了,整條街都進行過改造。所幸的是,藏書保存完好,被整體搬到了康定文化館。康定文化館內有一間古籍館,一位工作人員允許我自己進入館內翻閱圖書。如果要說這座圖書館和曾經的文輝圖書館有什麼聯繫,大概是古籍館門口的劉文輝半身像。

古籍館門口的劉文輝半身像

館內舊書大部分是教材、期刊和通識讀物,比較符合當時公共教育圖書館的定位。期刊中一部分是針對西康省和康藏邊區的出版物,包括《公務人員生活規範》、《西康經濟季刊》、《蒙藏月報》等,也有《中央日報》、《宇宙風》、《時事類編》等全國性出版物。

但這些圖書保存狀況堪憂。大部分書籍上面全是灰塵,存放過於密集,只有部分期刊進行了簡單的分類擺放。很多書籍出現粘連、脫落、掉頁的狀況。工作人員說,平時很少有人來看,只有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來過。這裡也沒有更好的保管和研究條件,館藏基本都沒有經過數位化歸檔,也沒有紙質目錄。只有一部分年代較近保存完好的,正在簡單緩慢地進行歸類處理。

康定情歌

孫明經在康定留下了大量歷史照片。可惜的是,其中大部分建築都不存在了,個別還存有遺址或搬到他處,更多的連地方都找不到。比如,曾經的省立藏民小學是一棟傳統的藏式建築,被視為對邊區藏人教化的典範,現在被合併為康定市民族小學,老建築已經消失。

孫明經拍攝的省立藏民小學

孫明經拍攝的西康省政府

也許因為以前的傳統建築大多是木質,本身並不堅固,在多地震的情況下,經常翻新重建也正常。再加上西康省存續歷史短暫,又是在抗戰期間,並沒有建造比較宏偉的建築,很多政府機關都是樸素從簡,於是在後來的城市改造中,也就都拆除了。

今天人們對康定的瞭解,更多是源於一首《康定情歌》。為了這首歌,我特意去爬跑馬山,就是歌中所唱的“跑馬溜溜的山上”。清朝年間,每年農曆五月十三,當地土司要在山上祭拜山神,並舉行賽馬會,康定周圍的土司頭人和富商都樂於參加。這座山就被稱作跑馬山。

我花了三個多小時登到半山的吉祥禪院,再往山上就沒有路了,也沒能找到一處俯瞰整個康定城的地點。不知道當年孫明經拍攝康定俯瞰全景圖的地點是哪裡,也許城市和周圍形態已經發生了變化。

《康定情歌》來自民歌。1946年,重慶青木關國立音樂學校學生吳文秀,在康定擔任隨軍教員時採集整理了這段音樂,交給他的老師伍正謙,伍正謙又交給作曲系老師江定仙配樂演唱。江定仙將這首歌命名為《康定情歌》,推薦給當時走紅的歌手喻宜萱。1947年,喻宜萱在南京國際俱樂部舉行個人演唱會,公開演唱了《康定情歌》。從此這首歌流傳開來。我不確定孫明經和顧彼得在康定時有沒有聽過這首歌,也許他們聽過這首歌最原始的民間版本——康定馬夫們哼唱的《溜溜調》。

我在康定天主堂瞭解到,康定東邊的瀘定縣,有一座老的天主教堂還保存完好,裡面還有神父主持宗教活動。於是我決定下一站就去了瀘定。

瀘定橋

說起瀘定,最有名的可能就是瀘定橋,這座橋因毛澤東的詩“大渡橋橫鐵索寒”而聞名全國。恰逢冬天,肉體上可以感受到“鐵索寒”,而如果是夏天,鐵索是燙手的。

當年孫明經參加的川康科學考察團在橋上合影留念,留下了這座橋的全貌。瀘定橋對面的觀音閣,是紅軍強渡大渡河的指揮部和炮兵陣地。當年紅軍是從河對岸攻過來的,而今天遊客走的是相反的方向。

川康科學考察團合影,攝於瀘定橋上,1939年8月

參觀瀘定橋最好的時間是晚上。晚上不要門票,人也少,可以不受打擾地在鐵索橋上散步,感受下方湍急的水流和橋面輕微的晃動。

據當地朋友介紹,瀘定橋頭街對面的廣場一帶,以前是一戶農民的土地。1930年代,這戶農民家裡出了一位活佛,之後舉家搬走了。在瀘定這片土地上,曾有四位土司:三個藏族,一個蒙古族。瀘定的蒙古族是新疆和碩特汗派來鎮守的兵將後裔,曾經姓於(音),1990年代改民族後,改姓為鐵木,但很多已經漢化和藏化。

在瀘定橋頭,有一塊石碑,上面記載了瀘定橋的歷史。這座橋最早建於1706年。當時清朝康熙皇帝為了藏邊地區交通便利,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橋,取“平定瀘水”的意思(瀘水即大渡河),命名為瀘定橋。康熙皇帝親筆題寫了瀘定橋三個字,並在橋頭立了一塊禦碑。

雍正年間,果親王(康熙皇帝的第17個兒子)作為欽差大臣前往四川邊地,為七世達賴送行,同時巡閱沿途軍隊駐防情況。在瀘定,果親王在明正土司陪同下,拜謁了父親親筆題字的瀘定橋,康熙皇帝未曾親眼見到這座橋,果親王只是童年聽過傳聞,此時終於得見,便在居住的化林坪留下了詩碑。

沙壩天主教堂

從瀘定橋向西繞一個大彎,會經過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繼續往山上走,就能找到沙壩天主教堂。人們從院子進來,首先看到的是教堂後面,繞過主樓才能看到正門。

沙壩天主教堂外觀

沙壩天主教堂內景

教堂的肖神父帶我參觀了教堂。教堂內部結構保存完好,紅色的柱子,橘色的屋頂,主樓內柱子和基石是當年的老物件。這座教堂能保留至今,是因為曾經被用作紅軍指揮部。汶川地震時,教堂受到一些影響,牆面部分開裂,但不影響使用。由於當地很難找到能修復老建築的工匠,也就一直沒有維修,裂縫依然在牆面上。

據肖神父介紹,這座教堂周圍一片,都是當年法國傳教士買下的土地。在瀘定周邊沙灣、冷磧、磨河溝等地,法國人曾買下不少土地,分給皈依天主教的中國人耕種。

解放之後,教堂周圍建築被瀘定中學佔用。教堂內兩棵樹,據說是毛澤東在此休息過,被圍在校園內成為愛國教育點。修女樓被當成學校印刷廠。教堂附屬的孤兒院和養老院也都劃給學校。“文革”期間,最後一位神父去世,教堂關閉,學校也停辦了,但因為紅軍駐地的緣故,教堂主體受到的毀壞並不多。目前教堂只留下歐式的教堂主樓和旁邊中式的神父辦公樓(過去是修女宿舍)。

肖神父說,瀘定教堂2007年重新開放,目前歸樂山教區,之前有不少天主教徒,但目前常來教堂的不多,以老年人為主,也有藏族教徒,主要是早上來。在解放前,康區有大量天主教徒,瀘定的教徒以漢族為主,康定的教徒漢藏各半,康區西部的甘孜、道孚、巴塘、魚通等地則基本是藏族教徒。如今,除康定、瀘定、磨西有保留完好的教堂和教會活動外,其他各地教徒基本上自行維持信仰。

巴塘是藏區最早接觸天主教的地區。但天主教徒們告訴我,那裡早已沒有教堂了,不必費心去尋找。法國天主教會在巴塘傳教,一開始就不順利,從1873年進入巴塘,到1905年巴塘之亂,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衝突。

法國天主教會傳教受挫後,1909年,美國基督教會進入巴塘,建起教堂、學校、醫院,獲得短暫興盛。巴塘有一個地方叫架炮頂,藏語原來叫甲邦頂,意思是開闊之地。1930年代,藏軍與川軍在此開戰而架設大炮,就改了名字。巴塘的美國基督教堂與教會學校也在衝突中被摧毀,如今沒有任何殘存。倒是有一大片蘋果樹,是當年牧師們種植的。

告別了肖神父,返回瀘定橋附近,在南面高地上,意外發現了一處朱德曾住過的老房子。這座老房子為了保護上面的木質結構,下面全部用水泥磚石修砌加固,因此上面是老式木質民居,下面完全是水泥牆,目前仍在維修中尚未開放。

接下來進入原西康省的雅屬部分。雅安如今是原西康地區最發達的城市,也是共和國建立後的西康省省會,同時也是一座歷史古老的城市。

世界受恩惠,大家都信仰,祝其長壽,中國西部,西康打箭爐”。

孫明經拍攝的基督教福音講堂

因為膠片極其珍貴,孫明經往往在一張照片上記錄很多資訊。在基督教堂的照片中,漢文牌匾、藏式窗櫺圍牆顯示出漢藏融合特徵。旁邊電線杆上有一條標語,寫著“好男兒要當兵”,是戰時的徵兵口號。標語上方有一塊橫著的小牌子,上面寫著“行人靠左走”,可以看出當時採用了英式交通規則。康定山城道路狹窄,很有必要進行交通管理。在正面懸掛的匾額中,“川邊康定內地會”顯示出教堂的歸屬。

我試圖尋找康定曾經的基督教堂、教會學校和牧師住宅。在一個河邊居民區的巷子深處,我找到了康定基督教堂,一棟毫無特色的白牆三層樓房,像一棟農村自建的住宅,雖然牆壁上的牌子提到這座教堂與老教堂的傳承,但完全沒有當年的痕跡。

這個位置顯然不同於老照片和顧彼得的記述。老教堂的舊址在康巴文化藝術中心附近。我詢問當地老人,這裡是否曾有一座教堂。只有一個老人看了老照片後說,教堂在1958年被拆毀,福音堂大堂搬到了現在基督教堂的位置,“文革”期間宗教活動停止,直到1982年恢復活動。1995年危房改造,建起了現在這座新的基督教堂。

在我的走訪中,大部分人並不知這裡曾有一座教堂。我特意詢問的都是老年人,其中相當一部分自稱不是本地人,不瞭解老房子,還有一部分把現存的天主教堂認為是基督教堂,極少數人對老照片依稀有印象,卻不太清楚這座建築當年是做什麼的,而一些年齡很大的老人(至少是教堂拆除前10年出生的),我很難直接用普通話溝通。

在孫明經的老照片裡,還有另一座教堂,就是康定天主堂。照片中,這座教堂幾乎是舊康定城內最雄偉的建築。這座教堂還在當年的位置,但外觀與老照片不同。老照片上康定天主堂是高大的哥特式建築,富麗堂皇,內部是若干根柱子支撐起的高聳穹頂,還有華麗的吊燈。如今,教堂外表的紅藍塗裝,更像是遊樂場的城堡或兒童醫院,比天主堂的牌子更顯眼的。是樓下串串香餐館的招牌。

康定天主堂。本文圖片除特殊標注外,均由作者拍攝。

孫明經拍攝的康定天主堂的外景(左圖)和內景(右圖)

天主教堂所在的樓,下麵三層都租給了飯館商鋪。教堂在四樓,樓梯牆壁上貼著天主教茶房和餐廳轉讓的告示。我去拜訪時,教堂的李神父不在,只有一位老人看門。這位老人並不是本地人,而且入教時間不長。據老人說,這座教堂就是當年那座天主堂,不過之前的老建築早已拆毀重建,並無老物件保存,現在這座教堂承擔了康定天主教的主要活動,也是康定天主教愛國會的駐地,不時接待來自外地和外國的教友。

天主教茶房和餐廳轉讓的告示

康定圖書館

劉文輝執政西康期間,有一個口號“把邊地變腹地”。叔侄相爭失敗後,他雖然失落地來到康定,卻沒有一蹶不振,反而比之前更務實地開始經濟文化建設。

劉文輝的兒子回憶,和父親第一次來到康定時,覺得康定還不如四川一個縣好,甚至不如一個大一點的鎮。可見當時康定的城市建設之簡陋粗糙。作為康藏之間的中轉商埠,城市管理者並無認真發展的動力。

劉文輝執政時期,國民政府從南京遷到重慶,而臨近四川的西康地位一下子變得格外重要。不僅劉文輝將這裡視為國家振興的腹地,蔣介石也開始打這裡的主意。面對這樣的歷史進程,劉文輝開始在西康推行建設,大力興修水利和交通設施,同時鼓勵公共教育,讓康區接受國民教育。其中一項重點就是康定文輝圖書館。

1926年,西康省政務委員會設立了通俗圖書館,後來改名為西康省民眾教育館。1943年,劉文輝五十歲生日時,西康軍政官員捐款,送給他一棟二層樓房作為圖書館,取名文輝圖書館。文輝圖書館原本在現在的甘孜州政府對面,但如今早已不在了,整條街都進行過改造。所幸的是,藏書保存完好,被整體搬到了康定文化館。康定文化館內有一間古籍館,一位工作人員允許我自己進入館內翻閱圖書。如果要說這座圖書館和曾經的文輝圖書館有什麼聯繫,大概是古籍館門口的劉文輝半身像。

古籍館門口的劉文輝半身像

館內舊書大部分是教材、期刊和通識讀物,比較符合當時公共教育圖書館的定位。期刊中一部分是針對西康省和康藏邊區的出版物,包括《公務人員生活規範》、《西康經濟季刊》、《蒙藏月報》等,也有《中央日報》、《宇宙風》、《時事類編》等全國性出版物。

但這些圖書保存狀況堪憂。大部分書籍上面全是灰塵,存放過於密集,只有部分期刊進行了簡單的分類擺放。很多書籍出現粘連、脫落、掉頁的狀況。工作人員說,平時很少有人來看,只有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來過。這裡也沒有更好的保管和研究條件,館藏基本都沒有經過數位化歸檔,也沒有紙質目錄。只有一部分年代較近保存完好的,正在簡單緩慢地進行歸類處理。

康定情歌

孫明經在康定留下了大量歷史照片。可惜的是,其中大部分建築都不存在了,個別還存有遺址或搬到他處,更多的連地方都找不到。比如,曾經的省立藏民小學是一棟傳統的藏式建築,被視為對邊區藏人教化的典範,現在被合併為康定市民族小學,老建築已經消失。

孫明經拍攝的省立藏民小學

孫明經拍攝的西康省政府

也許因為以前的傳統建築大多是木質,本身並不堅固,在多地震的情況下,經常翻新重建也正常。再加上西康省存續歷史短暫,又是在抗戰期間,並沒有建造比較宏偉的建築,很多政府機關都是樸素從簡,於是在後來的城市改造中,也就都拆除了。

今天人們對康定的瞭解,更多是源於一首《康定情歌》。為了這首歌,我特意去爬跑馬山,就是歌中所唱的“跑馬溜溜的山上”。清朝年間,每年農曆五月十三,當地土司要在山上祭拜山神,並舉行賽馬會,康定周圍的土司頭人和富商都樂於參加。這座山就被稱作跑馬山。

我花了三個多小時登到半山的吉祥禪院,再往山上就沒有路了,也沒能找到一處俯瞰整個康定城的地點。不知道當年孫明經拍攝康定俯瞰全景圖的地點是哪裡,也許城市和周圍形態已經發生了變化。

《康定情歌》來自民歌。1946年,重慶青木關國立音樂學校學生吳文秀,在康定擔任隨軍教員時採集整理了這段音樂,交給他的老師伍正謙,伍正謙又交給作曲系老師江定仙配樂演唱。江定仙將這首歌命名為《康定情歌》,推薦給當時走紅的歌手喻宜萱。1947年,喻宜萱在南京國際俱樂部舉行個人演唱會,公開演唱了《康定情歌》。從此這首歌流傳開來。我不確定孫明經和顧彼得在康定時有沒有聽過這首歌,也許他們聽過這首歌最原始的民間版本——康定馬夫們哼唱的《溜溜調》。

我在康定天主堂瞭解到,康定東邊的瀘定縣,有一座老的天主教堂還保存完好,裡面還有神父主持宗教活動。於是我決定下一站就去了瀘定。

瀘定橋

說起瀘定,最有名的可能就是瀘定橋,這座橋因毛澤東的詩“大渡橋橫鐵索寒”而聞名全國。恰逢冬天,肉體上可以感受到“鐵索寒”,而如果是夏天,鐵索是燙手的。

當年孫明經參加的川康科學考察團在橋上合影留念,留下了這座橋的全貌。瀘定橋對面的觀音閣,是紅軍強渡大渡河的指揮部和炮兵陣地。當年紅軍是從河對岸攻過來的,而今天遊客走的是相反的方向。

川康科學考察團合影,攝於瀘定橋上,1939年8月

參觀瀘定橋最好的時間是晚上。晚上不要門票,人也少,可以不受打擾地在鐵索橋上散步,感受下方湍急的水流和橋面輕微的晃動。

據當地朋友介紹,瀘定橋頭街對面的廣場一帶,以前是一戶農民的土地。1930年代,這戶農民家裡出了一位活佛,之後舉家搬走了。在瀘定這片土地上,曾有四位土司:三個藏族,一個蒙古族。瀘定的蒙古族是新疆和碩特汗派來鎮守的兵將後裔,曾經姓於(音),1990年代改民族後,改姓為鐵木,但很多已經漢化和藏化。

在瀘定橋頭,有一塊石碑,上面記載了瀘定橋的歷史。這座橋最早建於1706年。當時清朝康熙皇帝為了藏邊地區交通便利,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橋,取“平定瀘水”的意思(瀘水即大渡河),命名為瀘定橋。康熙皇帝親筆題寫了瀘定橋三個字,並在橋頭立了一塊禦碑。

雍正年間,果親王(康熙皇帝的第17個兒子)作為欽差大臣前往四川邊地,為七世達賴送行,同時巡閱沿途軍隊駐防情況。在瀘定,果親王在明正土司陪同下,拜謁了父親親筆題字的瀘定橋,康熙皇帝未曾親眼見到這座橋,果親王只是童年聽過傳聞,此時終於得見,便在居住的化林坪留下了詩碑。

沙壩天主教堂

從瀘定橋向西繞一個大彎,會經過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繼續往山上走,就能找到沙壩天主教堂。人們從院子進來,首先看到的是教堂後面,繞過主樓才能看到正門。

沙壩天主教堂外觀

沙壩天主教堂內景

教堂的肖神父帶我參觀了教堂。教堂內部結構保存完好,紅色的柱子,橘色的屋頂,主樓內柱子和基石是當年的老物件。這座教堂能保留至今,是因為曾經被用作紅軍指揮部。汶川地震時,教堂受到一些影響,牆面部分開裂,但不影響使用。由於當地很難找到能修復老建築的工匠,也就一直沒有維修,裂縫依然在牆面上。

據肖神父介紹,這座教堂周圍一片,都是當年法國傳教士買下的土地。在瀘定周邊沙灣、冷磧、磨河溝等地,法國人曾買下不少土地,分給皈依天主教的中國人耕種。

解放之後,教堂周圍建築被瀘定中學佔用。教堂內兩棵樹,據說是毛澤東在此休息過,被圍在校園內成為愛國教育點。修女樓被當成學校印刷廠。教堂附屬的孤兒院和養老院也都劃給學校。“文革”期間,最後一位神父去世,教堂關閉,學校也停辦了,但因為紅軍駐地的緣故,教堂主體受到的毀壞並不多。目前教堂只留下歐式的教堂主樓和旁邊中式的神父辦公樓(過去是修女宿舍)。

肖神父說,瀘定教堂2007年重新開放,目前歸樂山教區,之前有不少天主教徒,但目前常來教堂的不多,以老年人為主,也有藏族教徒,主要是早上來。在解放前,康區有大量天主教徒,瀘定的教徒以漢族為主,康定的教徒漢藏各半,康區西部的甘孜、道孚、巴塘、魚通等地則基本是藏族教徒。如今,除康定、瀘定、磨西有保留完好的教堂和教會活動外,其他各地教徒基本上自行維持信仰。

巴塘是藏區最早接觸天主教的地區。但天主教徒們告訴我,那裡早已沒有教堂了,不必費心去尋找。法國天主教會在巴塘傳教,一開始就不順利,從1873年進入巴塘,到1905年巴塘之亂,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衝突。

法國天主教會傳教受挫後,1909年,美國基督教會進入巴塘,建起教堂、學校、醫院,獲得短暫興盛。巴塘有一個地方叫架炮頂,藏語原來叫甲邦頂,意思是開闊之地。1930年代,藏軍與川軍在此開戰而架設大炮,就改了名字。巴塘的美國基督教堂與教會學校也在衝突中被摧毀,如今沒有任何殘存。倒是有一大片蘋果樹,是當年牧師們種植的。

告別了肖神父,返回瀘定橋附近,在南面高地上,意外發現了一處朱德曾住過的老房子。這座老房子為了保護上面的木質結構,下面全部用水泥磚石修砌加固,因此上面是老式木質民居,下面完全是水泥牆,目前仍在維修中尚未開放。

接下來進入原西康省的雅屬部分。雅安如今是原西康地區最發達的城市,也是共和國建立後的西康省省會,同時也是一座歷史古老的城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