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國台辦新聞發佈會輯錄(2018

4月25日上午10時, 國台辦在新聞發佈廳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 發言人馬曉光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中國臺灣網記者:請介紹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的最新情況。

馬曉光:《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發佈後, 各地各有關部門積極推動各項落實工作, 取得積極進展。 我們已經連續兩次在發佈會上做過詳細介紹。 今天我再舉幾個例子, 介紹最新情況:

馬曉光:第二屆“英才彙聚·滬上逐夢”臺灣優秀博士臺北辦事處前處長楊蘇棣日前表示, 美國陸戰隊警衛隊將進駐AIT臺北新址維安。 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外交部和我辦均已經多次表達過我們的嚴正立場。 我們堅決反對臺灣與我建交國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

臺灣旺報記者:上周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分別會見了花蓮縣長傅崐萁和南投縣長林明溱,

想請問這是繼續藍八縣擴大交流還是未來有可能在臺北和上海之外再搭建其他的“雙城論壇”?第二個問題, 臺灣防務部門稱, “要迫使敵方奪台的任務失敗”是新的“戰勝”定義, 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

馬曉光:我們一貫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 推動兩岸各領域的交流合作, 增進兩岸同胞的福祉。 只要對兩岸關係和兩岸縣市交流的性質有正確的認知, 任何臺灣縣市與我們交流都不存在問題。

馬曉光:關於你的第二個問題, “台獨”分裂活動是台海和平穩定的最大現實威脅。 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 是改善兩岸關係的不二法門, 任何搞武力對抗的圖謀, 註定都是沒有出路的。

中央廣播電臺總台國廣記者:臺灣當局以曾到大陸高校進行學術交流為由,

極力阻撓管中閔擔任臺灣大學校長, 而臺灣東華大學校長吳茂昆, 雖曾在大陸多所大學開設講座, 並擔任大陸有關機構顧問, 但仍被任命為臺灣教育部門負責人, 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兩岸交流三十年來, 許多臺灣的專家學者來大陸從事兩岸教育和學術交流, 在大陸相關專業領域擔任榮譽職務或者開設講座, 這是正常的交流活動, 是光明正大的事情, 對兩岸都有利。 而民進黨當局採取雙重標準, 限制兩岸交流, 打壓參與兩岸交流的人士, 這是不得人心的。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近來朝鮮半島局勢開始緩和, 但兩岸因為“台獨”問題而氣氛緊張, 6月臺灣可能會進行“漢光演習”,

AIT6月可能會由美國海軍陸戰隊警衛隊入駐維安, 似乎象徵著台海會變成新的“火藥庫”, 發言人對此有什麼看法?

馬曉光:我們已經多次講過, 兩岸關係和台海局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 趨於嚴峻複雜, 這個責任在於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 在於“台獨”勢力日益猖獗的分裂活動, 當然也跟外國勢力企圖打“臺灣牌”有關係。 我們有自信、有能力, 來維護兩岸關係大局, 把握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 挫敗一切挑釁兩岸關係的行為, 團結廣大臺灣同胞, 克服困難, 排除干擾, 去追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光明前景。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有消息稱, 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臺灣當局財政部門已於16日公告了對大陸5項鋼鐵製品進行反補貼以及反傾銷的調查,

請問發言人, 大陸方面是否會有相應的反制措施呢?

馬曉光:大陸是臺灣最大的交易夥伴和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 兩岸經濟合作互利雙贏, 兩岸產業合作也是密不可分的。 這次臺灣當局“雙反”調查, 涉及的五類鋼鐵產品中, 相當一部分是台資在大陸設廠生產的。 民進黨當局的這種做法背後, 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損害的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 特別是臺灣同胞的利益。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台教育部門近日發函各公立大學, 要求徹查各高校2019年度因公外派及赴大陸的相關計畫, 許多教授擔心此舉會影響兩岸之間的學術交流, 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我想結合前面的回應再次強調, 任何倒行逆施都阻擋不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大勢。臺灣當局擋住的是臺灣教師西進的腳步,但它導致的可能是臺灣高教事業的進一步萎縮。

臺灣《聯合報》記者:根據臺灣媒體報導說,25日有大概40位國民黨代表到北京來拜訪國台辦,劉結一主任將與他們會面,請發言人證實。第二個問題,對大陸和臺灣的中華民族致公黨之間的合作有什麼看法?

馬曉光:日前中國國民黨台商代表聯誼會正組團在北京參訪,行程中有拜會中共中央台辦的安排,屆時我們會及時發佈消息。

馬曉光:第二個問題,跟臺灣反對“台獨”、認同“九二共識”、主張發展兩岸關係的各個黨派、各個界別、各個團體的交流合作,是我們的一貫政策。具體與這個組織的合作關係,我不瞭解。

馬曉光:第二個問題,我們也注意到了相關報導,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我們希望兩岸電影界的有識之士為推動兩岸電影事業的發展負起責任,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發揮積極作用。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記者:23日下午,臺灣競爭力論壇發佈了2018年上半年臺灣民眾的一個認同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六的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近五成二的民眾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超過六成的民眾認為未來兩岸會統一,請問發言人對次調查結果有何看法?

馬曉光:我們也注意到了這份民調。我想表達的是,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我們身上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我們精神上堅守著中華文化的根脈。即使是在過去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無數臺灣仁人志士也以鮮血和生命來證明自己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的子孫。因此,沒有什麼“天然獨”,只有“人造獨”。

馬曉光: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祖國大陸日新月異的發展進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還有我們奉行的對台方針政策,使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認識到,大陸對臺灣同胞的關懷是真心實意的,認識到臺灣未來的發展離不開大陸,認識到“台獨”損害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也認識到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臺灣同胞根本利益之所在。因此,我相信,這一趨勢還會發展。

人民政協報兩岸經合週刊記者:臺灣當局日前向社會公開徵詢新版“臺灣居民身份證”設計方案,對有關要求的調整,被輿論質疑為是“柔性台獨”、“去中國化”的又一舉動,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

馬曉光:我們多次表達過,任何“去中國化”的圖謀,我們都堅決反對,而且民進黨當局的這種做法已經遭到島內民眾的質疑。

馬曉光: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任何倒行逆施都阻擋不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大勢。臺灣當局擋住的是臺灣教師西進的腳步,但它導致的可能是臺灣高教事業的進一步萎縮。

臺灣《聯合報》記者:根據臺灣媒體報導說,25日有大概40位國民黨代表到北京來拜訪國台辦,劉結一主任將與他們會面,請發言人證實。第二個問題,對大陸和臺灣的中華民族致公黨之間的合作有什麼看法?

馬曉光:日前中國國民黨台商代表聯誼會正組團在北京參訪,行程中有拜會中共中央台辦的安排,屆時我們會及時發佈消息。

馬曉光:第二個問題,跟臺灣反對“台獨”、認同“九二共識”、主張發展兩岸關係的各個黨派、各個界別、各個團體的交流合作,是我們的一貫政策。具體與這個組織的合作關係,我不瞭解。

馬曉光:第二個問題,我們也注意到了相關報導,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我們希望兩岸電影界的有識之士為推動兩岸電影事業的發展負起責任,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發揮積極作用。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記者:23日下午,臺灣競爭力論壇發佈了2018年上半年臺灣民眾的一個認同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六的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近五成二的民眾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超過六成的民眾認為未來兩岸會統一,請問發言人對次調查結果有何看法?

馬曉光:我們也注意到了這份民調。我想表達的是,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我們身上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我們精神上堅守著中華文化的根脈。即使是在過去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無數臺灣仁人志士也以鮮血和生命來證明自己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的子孫。因此,沒有什麼“天然獨”,只有“人造獨”。

馬曉光: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祖國大陸日新月異的發展進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還有我們奉行的對台方針政策,使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認識到,大陸對臺灣同胞的關懷是真心實意的,認識到臺灣未來的發展離不開大陸,認識到“台獨”損害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也認識到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臺灣同胞根本利益之所在。因此,我相信,這一趨勢還會發展。

人民政協報兩岸經合週刊記者:臺灣當局日前向社會公開徵詢新版“臺灣居民身份證”設計方案,對有關要求的調整,被輿論質疑為是“柔性台獨”、“去中國化”的又一舉動,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

馬曉光:我們多次表達過,任何“去中國化”的圖謀,我們都堅決反對,而且民進黨當局的這種做法已經遭到島內民眾的質疑。

馬曉光: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