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打著打著,爵士就被火箭打死了;綠軍VS76人簡短前瞻

火箭VS爵士(G1)

雙方對位:

火箭:

阿裡紮VS米切爾, 保羅VS羅伊斯-奧尼爾, 哈登VS英格爾斯, 塔克VS費沃斯, 卡佩拉VS戈貝爾

爵士:

米切爾VS保羅, 羅伊斯-奧尼爾VS哈登,

英格爾斯VS阿裡紮, 費沃斯VS塔克, 戈貝爾VS卡佩拉

火箭的比賽說好寫也好寫, 每一回合都很清晰, 不像勇士的比賽複盤的時候可能一個回合要拉著看好幾遍。 可說不好寫也不好寫——該寫些什麼呢?從頭到尾就一招, 然後對手防不住, 於是打著打著就打花了...

火爵第一戰, 又是一場火箭式花球。 火箭卡組裡好像就只帶了一張叫哈登的牌, 然後每個回合都出哈登, 爵士那邊就跟鬥地主的坑爹隊友一樣, 就會說一句話:要不起...要不起...要不起...

於是我在沙發上又看睡著了...

哈登持球投三分手感火熱的夜晚, 怎麼防守的意義好像也不大, 他就挨個球員單挑一遍, 誰來顏射誰, 你就什麼貝爾也派不上用場啊。

事實上, 爵士已經防的不錯了:

常規賽火箭每場要投42.3個三分, 這場球投了32個, 哈登和保羅兩個持球人投了18個, 其他人加一塊14個, 限制三分出手已經合格了。 至於除戈登以外, 只要出手三分的火箭球員三分命中率均高於50%, 以及哈登三分12中7這種事是天意, 你防的再好可能也架不住火箭手感線上, 往好處想, 根據人品守恆定律, 火箭現在處於高點, 也許後面就沒這麼准了;

火箭籃下33中15, 命中率只有45.5%, 已經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效率標準, 要知道火箭賽季平均籃下命中率有60%;

逼迫火箭出手17次中距離, 占全部出手的20.7%, 超過賽季平均的12.4%, 已經讓火箭盡可能在效率窪地出手, 而且火箭中距離只進了5個;

給火箭24個罰球, 比火箭賽季平均25.1個還少, 即使考慮這場比賽節奏稍慢一些,

也絕對可以接受。

在哈登和保羅三分手感出色的夜晚, 爵士的防守也就做到這個程度了, 策略上想不出還能改進些什麼, 可能把一些細節做得更好一點吧, 比如:

戈貝爾兼顧哈登與卡佩拉還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擠過掩護時對哈登造投籃犯規要更警惕一些, 悲劇往往就發生在這一刻;

退防還得更快一些, 即使爵士的退防已經很好, 他們給火箭的轉換得分也可以接受, 但退防中速度最慢的戈貝爾和費沃斯很容易對上火箭拖後的哈登和保羅, 從而形成轉換落陣地後的天然錯位, 一定要避免這種情況。

然後就祈禱人品守恆定律的垂青吧....

爵士的所有問題都在進攻端, 可能他們這個系列賽也解決不了。

前瞻裡說, 爵士需要讓戈貝爾和費沃斯利用火箭隊無限換防的防守策略, 在換防時切到比較深的位置接球, 用身高吃火箭小個, 就像下面這個種情況:

爵士今天多次試圖打這種球, 但並不太好打。 盧比奧缺席的問題在這種球上就能體現出來——傳不過去,

或者傳的時機不好。 但爵士還是得想辦法多打一點這種球, 把身高的優勢發揮出來。

爵士今天失誤多達18次, 運球運腳上, 被正面掏球, 跳起傳球找不到人, 轉換傳球失誤...一方面, 沒有盧比奧, 大家要分擔的持球任務增加, 失誤多了正常;另一方面, 火箭無限換防逼迫攻堅, 也自然讓攻堅能力有限的爵士有大把失誤。 爵士的失誤是控制不下來的, 他們本來也是控制失誤差的球隊, 但那種轉換操之過急, 跳起來再找人, 運球沒運好的情況還是能少一點吧。

另外, 米切爾可能需要再多抗一點球權。 米切爾這場比賽32.4%的回合佔有率已經很高了, 跟他上一輪的回合佔有率基本持平。 但火箭的無限換防導致爵士其他進攻套路已經很難打成, 爵士這場擋拆持球打了22次得了8分,效率慘不忍睹,其實很多所謂擋拆持球,被火箭拆的跟單挑也差不多了。爵士今天最有效果的進攻就是米切爾的切入攻框,籃下13中8,阿裡紮對位他略顯吃力,米切爾也可以多找一下哈登,在進攻端予以消耗也是不錯的選擇。總而言之,米切爾這輪系列賽可能需要把回合佔有率提升到35%以上,打出侵略性,爵士在進攻端才能看到一點希望。

爵士今天做的比較好的是,火箭換上安德森後,爵士反應很快,一直追著打,把握住這個難得的錯位點,打消了火箭用安德森針對戈貝爾或者費沃斯的念頭。

好吧,其實說這麼,對爵士和火箭意義都不大,爵士盡力了,但防守端這麼努力,火箭還是拿走110分,進攻端自己又拙計,說能有什麼調整並不現實,爵士也就是做好自己,等待火箭犯錯誤了。

凱爾特人VS76人 前瞻

預期對位:

綠軍:

霍福德VS西蒙斯,傑倫布朗VS雷迪克,羅奇爾VS考文頓,塔圖姆VS薩里奇,貝恩斯VS恩比德

76人:

雷迪克VS羅奇爾,西蒙斯VS傑倫布朗,考文頓VS塔圖姆,薩里奇VS霍福德,恩比德VS貝恩斯

傑倫G1出戰成疑,G1少帥到底會怎麼首發還不好說,暫時先按傑倫回歸的情況考慮了。

常規賽綠軍對76人3比1領先,歐文打了其中三場,這三場都贏了,現在沒有歐文,形勢自然不同,而且76人當時還沒有貝裡內利和伊利亞索瓦,那還是一支沒有完全起飛的76人。

不過還是能預期,綠軍的防守會讓76人很難受。常規賽四場,76人的百回合得分只有慘不忍睹的94.9分,恩比德和西蒙斯發揮都非常慘澹:

綠軍擒獲各種奇珍異獸的本事我是服氣的...

但我們知道,76人進攻端火力最兇殘並不是大帝與西帝,而是那一大票射手,而且76人進攻引擎也很特殊,並不需要持球人改變防守來驅動,這支球隊跟勇士一樣,有傳切體系加持,跑動、掩護、分享球才是重點,光是盯死恩西二帝並不能解決全部問題。首輪76人用各種無球掩護打的熱火不敢上大白邊,同樣的情況會不會也發生在貝恩斯和門羅身上呢?

至少從綠軍與勇士的比賽觀察,綠軍在防守端能應付傳切體系——他們的防守溝通和換防彈性都好。可76人與勇士的不同在於,勇士那幾個持球人是外線,76人有來自大帝的低位制裁,要是綠軍真的敢把陣容放小去應對傳切,那大帝可能就雄起了。

還是相信綠軍的防守,76人不會打的痛快的——綠軍的防守資源夠多,應對76人的各種招式都能拿出辦法,問題只是在於怎樣權衡利弊,找到一個相對的最優解——到底要優先封殺無球,還是優先封殺大帝,可能需要隨著系列賽深入,慢慢去找到平衡點。綠軍可能有被爆的場,76人的射手們投開了非常無情,就貝裡內利那種後仰三分,跟防守沒什麼關係的,但總體上,這輪系列賽綠軍也一定有讓76人進攻難受的場次,一旦76人的射手開不了,想靠大帝鑿死綠軍的可能性不大。

反過來,綠軍可能每場比賽,自己的進攻都難受吧...

綠軍的進攻,現在真是最配得上那句“一通操作猛如虎,一看輸出0.5”了。跟76人比,綠軍跑的無球、手遞手大多時候就是個形式,最終還是要落到單挑解決問題。綠軍可以擋拆去針對一下大帝,但大帝不是那種絕對防不出來的中鋒,大帝的延阻選位非常棒,綠軍的擋拆持球手——羅奇爾、塔圖姆、傑倫,靠擋拆投中距離能不能讓大帝付出代價是個疑問。

單挑的話,76人倒是有一些可以找的點,霍福德對薩里奇有優勢,傑倫對雷迪克也有優勢,板凳席的貝裡內利、伊利亞索瓦,這哥倆肯定是要刻意被找的對象。但與首輪不同的是,76人的護框更好,低位防守也要強N倍——畢竟有大帝啊。如果突破殺籃下被大帝制裁,靠跳投支撐的單挑還能維持效率麼?要知道,綠軍首輪最仰仗的技能其實就是面框單打和低位了,想辦法把大帝調離籃下,以及把握大帝不在的時間段,都是綠軍必須做到的事情。

幾乎可以肯定,綠軍在進攻端會打的非常難受,可能一直都是那種突破進去沒機會,分球換個人再突破進去沒機會,最後分給外線某個人扔一個神仙球...

想贏球,又得看史蒂文斯還有多少張超巨體驗卡了,沒有歐文這個拆內線壁壘神器,綠軍這輪真的太難了。

爵士這場擋拆持球打了22次得了8分,效率慘不忍睹,其實很多所謂擋拆持球,被火箭拆的跟單挑也差不多了。爵士今天最有效果的進攻就是米切爾的切入攻框,籃下13中8,阿裡紮對位他略顯吃力,米切爾也可以多找一下哈登,在進攻端予以消耗也是不錯的選擇。總而言之,米切爾這輪系列賽可能需要把回合佔有率提升到35%以上,打出侵略性,爵士在進攻端才能看到一點希望。

爵士今天做的比較好的是,火箭換上安德森後,爵士反應很快,一直追著打,把握住這個難得的錯位點,打消了火箭用安德森針對戈貝爾或者費沃斯的念頭。

好吧,其實說這麼,對爵士和火箭意義都不大,爵士盡力了,但防守端這麼努力,火箭還是拿走110分,進攻端自己又拙計,說能有什麼調整並不現實,爵士也就是做好自己,等待火箭犯錯誤了。

凱爾特人VS76人 前瞻

預期對位:

綠軍:

霍福德VS西蒙斯,傑倫布朗VS雷迪克,羅奇爾VS考文頓,塔圖姆VS薩里奇,貝恩斯VS恩比德

76人:

雷迪克VS羅奇爾,西蒙斯VS傑倫布朗,考文頓VS塔圖姆,薩里奇VS霍福德,恩比德VS貝恩斯

傑倫G1出戰成疑,G1少帥到底會怎麼首發還不好說,暫時先按傑倫回歸的情況考慮了。

常規賽綠軍對76人3比1領先,歐文打了其中三場,這三場都贏了,現在沒有歐文,形勢自然不同,而且76人當時還沒有貝裡內利和伊利亞索瓦,那還是一支沒有完全起飛的76人。

不過還是能預期,綠軍的防守會讓76人很難受。常規賽四場,76人的百回合得分只有慘不忍睹的94.9分,恩比德和西蒙斯發揮都非常慘澹:

綠軍擒獲各種奇珍異獸的本事我是服氣的...

但我們知道,76人進攻端火力最兇殘並不是大帝與西帝,而是那一大票射手,而且76人進攻引擎也很特殊,並不需要持球人改變防守來驅動,這支球隊跟勇士一樣,有傳切體系加持,跑動、掩護、分享球才是重點,光是盯死恩西二帝並不能解決全部問題。首輪76人用各種無球掩護打的熱火不敢上大白邊,同樣的情況會不會也發生在貝恩斯和門羅身上呢?

至少從綠軍與勇士的比賽觀察,綠軍在防守端能應付傳切體系——他們的防守溝通和換防彈性都好。可76人與勇士的不同在於,勇士那幾個持球人是外線,76人有來自大帝的低位制裁,要是綠軍真的敢把陣容放小去應對傳切,那大帝可能就雄起了。

還是相信綠軍的防守,76人不會打的痛快的——綠軍的防守資源夠多,應對76人的各種招式都能拿出辦法,問題只是在於怎樣權衡利弊,找到一個相對的最優解——到底要優先封殺無球,還是優先封殺大帝,可能需要隨著系列賽深入,慢慢去找到平衡點。綠軍可能有被爆的場,76人的射手們投開了非常無情,就貝裡內利那種後仰三分,跟防守沒什麼關係的,但總體上,這輪系列賽綠軍也一定有讓76人進攻難受的場次,一旦76人的射手開不了,想靠大帝鑿死綠軍的可能性不大。

反過來,綠軍可能每場比賽,自己的進攻都難受吧...

綠軍的進攻,現在真是最配得上那句“一通操作猛如虎,一看輸出0.5”了。跟76人比,綠軍跑的無球、手遞手大多時候就是個形式,最終還是要落到單挑解決問題。綠軍可以擋拆去針對一下大帝,但大帝不是那種絕對防不出來的中鋒,大帝的延阻選位非常棒,綠軍的擋拆持球手——羅奇爾、塔圖姆、傑倫,靠擋拆投中距離能不能讓大帝付出代價是個疑問。

單挑的話,76人倒是有一些可以找的點,霍福德對薩里奇有優勢,傑倫對雷迪克也有優勢,板凳席的貝裡內利、伊利亞索瓦,這哥倆肯定是要刻意被找的對象。但與首輪不同的是,76人的護框更好,低位防守也要強N倍——畢竟有大帝啊。如果突破殺籃下被大帝制裁,靠跳投支撐的單挑還能維持效率麼?要知道,綠軍首輪最仰仗的技能其實就是面框單打和低位了,想辦法把大帝調離籃下,以及把握大帝不在的時間段,都是綠軍必須做到的事情。

幾乎可以肯定,綠軍在進攻端會打的非常難受,可能一直都是那種突破進去沒機會,分球換個人再突破進去沒機會,最後分給外線某個人扔一個神仙球...

想贏球,又得看史蒂文斯還有多少張超巨體驗卡了,沒有歐文這個拆內線壁壘神器,綠軍這輪真的太難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