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網紅款”自製產品遭遇“碰瓷”,法律責任該如何區分?

前段時間,

《舌尖3》中,

出現了一段自製中藥口紅的片段,

引發了網友頻頻吐槽!

(網路圖片)

隨後網友扒出,

節目中所用的原材料,

疑似購置於某寶三無賣家店,

連配的電子秤都是同款。

自製化妝品成“網紅”

自節目播出後, 自製化妝品成新“網紅”產品。 在某寶網搜索“自製”、“護膚品”等關鍵字, 隨即就能搜出手工皂、各種功能的面膜、各式原料的乳液等, 從成品到原料, 應有盡有。

可是這些產品真的可靠嗎?

國妝備進字、成分、淨含量等資訊,

這些自製化妝品上有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品質法》規定,產品必須有中文廠名、中文廠址、電話、許可證號、產品標誌、生產日期、中文產品說明書、如有必要時還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說明等,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的,可視為“三無產品”。

忍不住要點一首《涼涼》給你們......

其實除了化妝品

近年來

各式各樣的“家庭作坊”式產品

也在網路市場上風靡起來

不過

隨著此類商品的熱銷

除了買家會遭遇到產品安全問題

賣家也遭遇上了“碰瓷”

不少自製產品遇“碰瓷”

在李恩的網店裡,有一款產品比較特別,產品名為“生薑”,售價40元。 圖文介紹裡除了一行“問掌櫃吧”的小字,再無其他。 不過,該產品卻有著月銷幾百筆的訂單量和500多條好評,並且中差評為零。

這款名為“生薑”的產品,實際上是李恩自製的薑棗茶。

這款銷量不錯的自製產品,為何不用真實的產品名和相關介紹?

“為了防被訛。 ”李恩說的是一些專門訛錢的買家,也可以說是“碰瓷”的人。 有些買家下單收到產品後,會以產品沒有合格證、沒有廠家資訊等為藉口要求賣家按照10倍賠付的標準進行賠償。

據李恩介紹,對於不少出售自製食品的網店來說,其產品包裝上大都缺少生產日期、品質合格證以及生產廠家等資訊。 所以,有不少人以此為理由索賠。

這些網售自製產品的故意索賠者,通常不會大量買入,而是要求賣家10倍賠償或隨意開價要求賠償。 很多網售自製產品的賣家遇到這種情況後,一般都會採取息事寧人的做法。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網店店主為化名)

自製產品與“碰瓷”法律責任如何區分

《法制日報》記者與業內專家展開了對話

我們調查發現,有不少出售自製產品的網店沒有工商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資訊。有不少人認為,此類網售自製產品屬於“三無產品”。消費者遇到“三無產品”該如何保護自身權益?

鄭甯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即“退一賠十”。

劉俊海

我們在調查中瞭解到,有不少出售自製產品的網店都遇到過故意索賠的買家,但很多時候為了店鋪聲譽就此妥協,儘快賠償解決問題。

對這一問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賣家確有失信違約行為,那麼就無從談賣家維權的事情。如賣家在網上銷售自己種植的食用農產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但也要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相關配套法規與規章的規定,杜絕食品安全隱患,確保食品安全、無毒、無害,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若商家與消費者發生糾紛,要儘量友好協商解決;協商未果的,可訴諸人民法院。

對於故意索賠買家的行為,應如何規範?

疑假買假者要學會依法、理性、科學、文明維權,不要把維權行為變成侵權行為甚至犯罪行為,包括損害商業信譽罪。例如,倘若買假者向法院提起天價索賠的巨額請求,但未獲法院支持,則消費者預付的巨額案件受理費亦由原告自己承擔。不過,我認為,只要疑假買假打假行為在法律框架內進行,準確定位法律角色,嚴格恪守法治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就應該受到全社會的尊重與肯定。

END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希望經營者慎獨自律,見賢思齊,

自覺告別制假售假、坑蒙拐騙的失信行為。

《法制日報》記者與業內專家展開了對話

我們調查發現,有不少出售自製產品的網店沒有工商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資訊。有不少人認為,此類網售自製產品屬於“三無產品”。消費者遇到“三無產品”該如何保護自身權益?

鄭甯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即“退一賠十”。

劉俊海

我們在調查中瞭解到,有不少出售自製產品的網店都遇到過故意索賠的買家,但很多時候為了店鋪聲譽就此妥協,儘快賠償解決問題。

對這一問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賣家確有失信違約行為,那麼就無從談賣家維權的事情。如賣家在網上銷售自己種植的食用農產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但也要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相關配套法規與規章的規定,杜絕食品安全隱患,確保食品安全、無毒、無害,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若商家與消費者發生糾紛,要儘量友好協商解決;協商未果的,可訴諸人民法院。

對於故意索賠買家的行為,應如何規範?

疑假買假者要學會依法、理性、科學、文明維權,不要把維權行為變成侵權行為甚至犯罪行為,包括損害商業信譽罪。例如,倘若買假者向法院提起天價索賠的巨額請求,但未獲法院支持,則消費者預付的巨額案件受理費亦由原告自己承擔。不過,我認為,只要疑假買假打假行為在法律框架內進行,準確定位法律角色,嚴格恪守法治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就應該受到全社會的尊重與肯定。

END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希望經營者慎獨自律,見賢思齊,

自覺告別制假售假、坑蒙拐騙的失信行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