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堅守崗位26年 綿竹藍領工人拿下勞動者最高榮譽

機器轟鳴, 車床飛速旋轉, 與圓鋼接觸時, 火花飛濺。 一個個渾然天成的賽車曲軸, 就這樣“雕刻”出來。 在四川綿竹鑫坤機械製造有限責任公司的汽配車間內, 車間主任趙霞榮穿梭於不同工段, 指導工友生產。 在這條生產線上, 趙霞榮已經幹了26年, 他也因此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董興生唐金龍攝影報導

堅守崗位26年 5年產量產值翻一番

1992年, 土門鎮三箭機床附件廠招工, 20歲的趙霞榮從農民變成了“農民工”。 到2003年, 三箭廠被綿竹仟坤集團收購, 成為四川綿竹鑫坤機械製造有限責任公司,

趙霞榮一直沒有離開過生產車間。

26年間, 從一線車工到檢驗員、技術員、工段長, 再到車間主任, 趙霞榮說, 其中有自己的不斷努力, 也得益於公司提供的平臺。

“以前是鄉鎮企業, 發展規模很小, 現在的車間有180個工人, 年產值6000多萬。 ”趙霞榮說, 他從2012年開始擔任汽配車間主任, 到2017年, 5年間產量和產值翻了一番。 “以前一個月生產賽車曲軸500-600件, 現在一個月能生產1200件, 月產量還將再提高20%, 達到1800件。 ”

趙霞榮所說的賽車曲軸, 與一般鍛壓的鑄件不同, 是用一整段圓鋼“雕刻”出來的。 生產車間內, 技術工人正在操作車床, 加工曲軸。 “我們從2006年開始用圓鋼加工曲軸, 這個技術目前很少有廠家應用。 ”

之所以突破這一技術難題, 是因為市場的需求所致。

“我們以前去海外參展, 客戶提出用圓鋼加工曲軸的要求, 我們就回來自己琢磨, 從工藝、實驗、刀具、設計等方面創新。 ”

目前, 趙霞榮帶領工友生產的曲軸, 遠銷美國、歐洲、澳大利亞、日本等地。 “目前為止, 接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19年1月。 現在不缺訂單, 缺的是怎麼提高產量和效率。 ”

搞懂智慧製造 “土專家”也要轉型

今年1月, 趙霞榮去了義大利, 考察當地的隨動磨床設備, “看能不能滿足我們的生產需求”。 隨後, 公司預定了一台價值超過1100萬元的隨動磨床。 今年9月, 趙霞榮還將去義大利驗收設備。

有了這台設備, 車間的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將會顯著提高, 但趙霞榮要學會使用這台設備, 回來後還要教會車間裡的工人。 他說, 不斷學習新技術,

操作新設備, 是被逼無奈。 隨著訂單量不斷增加, 人手逐漸出現短缺。

“培養一個熟練的磨床工人, 最短也需要5年。 有了這台磨床, 只要把程式、參數設定好, 工人只要具備一定的技術基礎就能操作。 ”趙霞榮說。

今年, 公司制定了一個戰略, 要打造出一個智慧製造的樣板出來。 “把幾個工序結成一個集群, 只要一個機械手, 就能完成從下料到自動化加工, 人工只負責最後的產品檢驗。 ”趙霞榮說。

雖然是傳統的機械製造企業, 但智慧製造是未來的趨勢。 為了應對衝擊和挑戰, “土專家”趙霞榮需要不停地學習, “除了參加外訓, 還要在內部找資料, 逼著自己去學習, 不然買回來的設備都不會用。 ”

2010年, 趙霞榮被評為“綿竹市勞動模範”;2013年,

被評為“集團先進工作者”;2016年, 榮獲“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2018年, 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可以說, 他幾乎拿了一名藍領工人可以拿到的所有獎勵和榮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