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智慧投顧還未成風口,就被證監局定性為“違規銷售基金”了

金融科技領域近一年湧現出幾批小熱點概念, 其中就包括智慧投顧。 在美國誕生了諸如Wealth Front, Betterment這樣的企業, 中國也熱氣騰騰地出籠了一批瞄準屌絲和中產的投顧平臺, 脫下P2P的外套, 又穿上“人工智慧”的新馬甲, 迅速跑馬圈地。

這些都基於一種樂觀的預期——畢馬威預測美國到2020年智慧投顧市場規模將達到2.2 萬億美元, 中國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據此判斷:以美國的情況作為參考, 中國的投顧市場已到爆發前夜, 中產階級正在原力覺醒, 萬億級市場等待瓜分, 一切變得妙不可言。

然而風口還未成型, 監管就不期而至了。

4月13日, 山西證監局卻在官網刊登文章, 點名了“理財魔方”和“拿鐵理財”這兩家平臺, 並暗示智慧投顧涉嫌違規銷售基金。

山西證監局文章還分析了目前智慧投顧銷售基金的幾種模式。

一是完全模仿Wealthfront、 Betterment等投資於ETF組合的公司, 如彌財、財鯨等, 受限於國內ETF的種類及數量, 這兩家公司均直接給客戶匹配國外發達市場的ETF, 以達到資本配置的目的;

二是以基金作為構建投資組合的標的, 實現對客戶風險偏好的匹配, 代表公司有理財魔方及錢景私人理財;

三是以對量化策略、投資名人的股票組合進行跟投, 同時兼具論壇性質的線上投資交流平臺, 目前在國內投研圈的知名度及認可度較高, 代表公司有雪球及金貝塔。

其中, 山西證監局文章稱, 理財魔方更縮小覆蓋範圍, 更專注於對基金產品的覆蓋, 建立了不同品種(債券、貨幣等)、不同頻次(日度、月度、年度) 基金產品的排行榜。

現實中如理財魔方, 其交易系統接入了盈米財富基金的購買埠;拿鐵理財, 除了有機器人理財的頁面之外, 還出現了金融超市頁面, 其基金銷售服務由拿鐵理財與上海天天基金銷售公司聯合提供。 而上述互聯網平臺並未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

對此, 理財魔法回應稱, 平臺與盈米的合作是引流模式, 使用者購買基金時會提示“您即將進入盈米財進行基金交易操作”等提示, 開戶、在綁卡、交易等動作都是在盈米財富頁面上操作。

2016年8月19日,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

未經證監會註冊, 擅自從事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的, 證監會將依法對相關機構和人員進行處罰。 一旦發現互聯網平臺未經註冊、以智慧投顧等名義擅自開展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活動的, 將依法予以查處。

可見, 被證監系統點名批評, 根本原因還是沒有牌照護體。

這張基金銷售牌照的價格早已從2015年年底的500萬升到了1500萬。 36氪2017年年初詢問了幾位業內人員, 發現不少基金銷售公司開價已經超過3500萬, 甚至有人要價到5000萬以上。

和支付牌照漲價的原因一樣——也是牌照的發放審核被收緊, 供求關係開始失衡。

截至2016年6月, 獲得證監會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協力廠商基金銷售公司有100家, 而申請牌照的潛在企業卻近千家。

而審批通過的獨立基金銷售牌照速度卻在放緩。

2016年前9個月, 核發牌照的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分別為9家、6家、5家、2家、0家、3家、1家、2家和1家, 呈逐月下降趨勢。 可見監管態度的趨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