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全球首台“大國重器”已被我國成功研製,六代機出世的日子不遠了

近年來我國極其重視各類戰艦的發展, 尤其去年是我國戰艦下水的速度更是震驚了世界, 如同“下餃子”一樣, 不僅如此, 中國在飛行器領域同樣有了重大突破。 不久前又有一則喜訊從西北工業大學傳出, 那就是全球第一台“大國重器”被我國研製出來, 這意味著我國再創超越歐美的佳績。

西北工業大學在2018年4月17日公佈了全球第一台能夠測量流體壁面切應力的儀器, 它可以快速完成對流體壁面的應力測試, 除此之外它在微型敏感探頭和信號抗干擾系統技術都有了關鍵性的技術突破。 那麼這種儀器主要應用於哪些方面呢?

目前該系統主要作用不僅在於能為我國流體類武器提供摩擦阻力測試和微小流動測試, 而且能夠為我國未來水下運動武器和空中飛行器提供更加科學的資料, 使它們具有更加完美的外形設計。 該儀器簡直就是功能能與超級風洞比拼而且對我國飛行器以及水下航行器的發展有著極大輔助作用的重要新發明。

眾所周知, 空氣動力學經常採用的測試工具就是風洞, 我國在這方面可以說是具備黑科技, 央視媒體於2018年3月16日報導, 目前我國重要科研部門已經開始了新一代風洞的研製,

有人猜測這次風洞的速度將達到十馬赫到二十五馬赫的水準, 比起美國目前技術相當領先的HYPULSE風洞也是不遑多讓, 也就是說已經做到了全球領先水準。

所以說全球第一台“大國重器”的出現, 會將我國水下武器和空中武器的發展速度大大提升, 並且也為我國風洞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輔助。 或許不就的將來它就可以為我國殲20戰鬥機的更新提供資料支援, 甚至這個資料支援可能直接提供給世界各國都極其渴望的第六代戰鬥機, 將它們的速度極大提升。 除了為流體類武器做貢獻以外, 該“大國重器”對我國航空發動機的研發也有極大促進作用。

早在幾年前西北工業大學就突破了核心測量部分的問題, 正因為這項突破使得他們獲得了2010年國家級發明的二等獎。 有人透露, 這種系統估計在兩年後就能達到每年一百五十台的產量, 足以將我國水下航行器和空中飛行器的流線型外身升級到一個新的巔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