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債務大爆發,中國30%的家庭不堪一擊!然後呢?

文/劉曉博

最近, 一篇題為《債務大爆發, 中國30%的家庭不堪一擊!》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因為它引爆了城市中產的集體焦慮。

文章的主要觀點是:

1、從2007年到2016年, 中國家庭的債務率翻了一倍多。 已經有超過1/3的家庭屬於高負債家庭。

2、根據西南財經大學教授甘犁的研究, 在中國家庭的資產中房地產占比已經達到了68%, 而北京和上海更是高達85%。

3、這個世界上哪有什麼所謂的中產啊!所謂的中產階級, 聽上去非常體面, 但是事實上, 它有另外一個名字叫苦逼。

那麼問題來了:這篇文章說的事實嗎?

我們先算算帳, 看看從2007年末到2017年末的10年裡,

中國家庭的“杠杆率”是否增長了一倍多。

家庭杠杆率(負債率)有很多計算方式, 其中最常用、最便於計算的是GDP方式, 具體是用“全國家庭總債務”除以“當年GDP”。 中國人的債務比較隱秘, 因為存在大量的親友借貸、民間借貸、網上借貸, 所以很難計算中國人的“家庭杠杆率”。

我們可以簡化一下, 用金融機構的“住戶貸款”除以“當年GDP”來觀察。 2007年末的住戶貸款餘額是5.07萬億, 當年GDP是24.7萬億, 所以我們可以算出“居民家庭銀行貸款的杠杆率”是20.5%。

2017年末, 住戶貸款餘額上升到了40.5萬億, 當年GDP是82.7萬億, “居民家庭銀行貸款的杠杆率”是49.0%。

此外我還順便說一句, 2007年末到2017年末, 中國的廣義貨幣M2增長了3.2倍, 但居民從銀行貸款的餘額增長了7倍。 所以,

M2增長放慢未必能讓樓市上漲減緩, 因為背後還有大家“一致性”的舉動(都去買房)對樓市的影響更為直接。

所以, 過去1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謎底就揭曉了:第一增長力, 來自居民家庭的“加杠杆”, 其次才是企業加杠杆、政府加杠杆。

此前我在專欄裡計算過中國家庭的杠杆率。 根據住建部發佈的《2017年11月份全國住房公積金運行情況》, 截至2017年11月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餘額是4.5萬億元。 此外, 中國人還有巨大的民間借貸、親友借貸, 其規模不亞於公積金貸款。

這樣, 我們可以計算出當前居民家庭的總債務至少是:40.5萬億的銀行貸款、4.5萬億的公積金貸款、4.5萬億的民間借貸親友借貸, 總計49.5萬億。

則中國家庭的總杠杆率為:49.5÷82.7=60%

居民家庭總債務占GDP的比重達到60%,

雖然不是世界最高, 但已經應該引起足夠的警惕了。 目前日本的家庭杠杆債也不過62.2%, 至於新興市場國家的平均水準在37%左右, 美國則達到了79.4%。

那麼第二個問題出現了:30%的中國家庭負債嚴重、不堪一擊, 未來將發生什麼?國家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 這個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從中, 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經濟這些年的基本邏輯, 也可以預測未來樓市、經濟的走向。

我們都知道, 經濟是有週期的、金融也有週期。 對於這種週期,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奉行自由市場原則, 雖然會逆向調控, 但不會直接干預週期。 我們可以看到, 在2008年前後的全球金融風暴中, 美國去杠杆的過程非常慘烈, 很多人失業、很多大企業破產。 這種慘烈, 反而讓美國經濟快速“出清”,

很快啟動了一輪新的牛市, 因為美國率先開啟了新一輪工業革命。

中國則不同, 我們強調市場的同時, 還強調政府的主導作用。 中國對經濟週期、金融週期的干預, 是非常直接的, 也是極為有效的。 尤其是對主要資產價格的控制, 非常厲害。 由於經濟轉型尚未成功, 房地產其實是第一龍頭行業, 是內需的主要拉動者, 還影響到政府全部收入的接近40%。

所以, 中國對房地產週期的管控遠遠超過了股市。 股市裡只有國家隊護盤, 樓市里不僅有國家隊, 還有更為強大的地方隊。 一個城市的政府, 看護一個城市的樓市, 盯人防守, 你想暴跌是沒有可能的。 因為暴跌就意味著地方政府經濟嚴重下滑, 財政收入嚴重下滑,

地方官員的“頂戴花翎”將出問題。

中國大規模的城鎮化已經進行了20多年, 用前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最近一次演講的話說, 中國的房子已經足夠住了。 所以, 如果我說:中國至少30%的家庭已經擁有了自己的住房, 並基本還清了房貸, 應該大致接近於事實吧。

好了, 30%的家庭已經買了房子, 並基本上還清了房貸(或者說因為買房早, 房貸壓力不大了)。 現在還有30%的家庭買了房子, 房貸壓力沉重, 不堪一擊。

這樣我們算出來:60%的中國家庭不願意看到房價下跌, 對吧!

有60%以上的民意支持, 有自身利益的需求, 政府會怎樣對待樓市?

其實過去20多年, 中國在樓市的玩法一直是:

通過房價上漲, 吸引家庭購房→家庭購房後按揭壓力沉重, 財務狀況不堪一擊→政府印鈔, 貨幣對內貶值,家庭收入提高,房貸壓力減輕→新的購房家庭出現,財務狀況不堪一擊→政府印鈔,貨幣對內貶值,家庭收入提高,房貸壓力減輕……

於是,一輪一輪的量化寬鬆,解放了一輪一輪的購房者。所以我之前在專欄裡指出過:在中國,真正的購房按揭只有10年,以後的錢基本上被通脹化解了。

看懂了這個基本邏輯,就應該早點在“有人口顯著增量的、高級別的中心城市”買房。買得越早,被解放得就越早。你的焦慮期其實最多只有5年,因為5年完全可以開啟一輪新的經濟、金融週期,房價就會大漲不少,你就會帳面盈利。至於自用的,實質性的按揭只有10年,10年之後壓力大減,到了還貸款的第25年以後,你甚至會憐憫銀行的。

所以,當30%的中國家庭不堪一擊的時候,你作為一個房奴完全可以快樂生活,因為你已經站在多數人的陣營裡,而且政府也站在你這邊。你只需要堅持幾年,最多5年。

互聯網是販賣焦慮的地方,越焦慮點擊率越好,寫文章的人越賺錢,他還房貸的壓力越小。如果你相信了,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和生活,就SB了。

所以,最好是99%的中國家庭不堪一擊,債務負擔沉重。那樣,今天晚上央行就降准降息,明天鈔票就蜂擁而出。

有人會擔心:那樣,中國不早晚變成委內瑞拉、辛巴威嗎?別擔心,你在地球上見到過比中國人更勤奮的民族嗎?中國的經濟轉型正在不斷推進,深圳、上海、北京、廣州、杭州等城市已經基本完成了轉型,還有一大批城市也在快速進步。中國不是日本,也不是俄羅斯,更不是辛巴威、委內瑞拉。去看看全球每年的PCT發明專利排行榜吧,中國已經超過日本躍居全球第二,華為的每年研發經費兩三年後可能達到全球第一(目前是全球第六)。

這就是當今的中國:問題很多,但進步很大。如果你總是用悲觀、質疑的眼光看這個時代,你將註定貧窮、註定缺乏幸福感,陷入到自我設定的魔咒裡不能自拔。相信未來、積極參與、但不冒進,才能享受到時代的紅利。

最後再多少幾句:

常有讀者在後臺留言,指責我是“房托”。其實我看淡中國80%以上城市的樓市,認為它們在未來很難跑贏“真實通脹”。因為中國的城鎮化,正在變成“大城市化”、“大城市圈化”。我經常談樓市的原因,是想告訴大家轉型時期中國經濟的邏輯,讓城市中產找到保護自己的途徑,而不是被販賣焦慮、虛假投資機會的無良之徒掠奪了財產。掙錢已經很不容易,守住自己的勞動成果更難。有多少禿鷲在我們頭頂逡巡盤桓,隨時準備掠奪無助的中產。

幫助普通的中產階層守住財富,這就是我寫專欄的初心。

貨幣對內貶值,家庭收入提高,房貸壓力減輕→新的購房家庭出現,財務狀況不堪一擊→政府印鈔,貨幣對內貶值,家庭收入提高,房貸壓力減輕……

於是,一輪一輪的量化寬鬆,解放了一輪一輪的購房者。所以我之前在專欄裡指出過:在中國,真正的購房按揭只有10年,以後的錢基本上被通脹化解了。

看懂了這個基本邏輯,就應該早點在“有人口顯著增量的、高級別的中心城市”買房。買得越早,被解放得就越早。你的焦慮期其實最多只有5年,因為5年完全可以開啟一輪新的經濟、金融週期,房價就會大漲不少,你就會帳面盈利。至於自用的,實質性的按揭只有10年,10年之後壓力大減,到了還貸款的第25年以後,你甚至會憐憫銀行的。

所以,當30%的中國家庭不堪一擊的時候,你作為一個房奴完全可以快樂生活,因為你已經站在多數人的陣營裡,而且政府也站在你這邊。你只需要堅持幾年,最多5年。

互聯網是販賣焦慮的地方,越焦慮點擊率越好,寫文章的人越賺錢,他還房貸的壓力越小。如果你相信了,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和生活,就SB了。

所以,最好是99%的中國家庭不堪一擊,債務負擔沉重。那樣,今天晚上央行就降准降息,明天鈔票就蜂擁而出。

有人會擔心:那樣,中國不早晚變成委內瑞拉、辛巴威嗎?別擔心,你在地球上見到過比中國人更勤奮的民族嗎?中國的經濟轉型正在不斷推進,深圳、上海、北京、廣州、杭州等城市已經基本完成了轉型,還有一大批城市也在快速進步。中國不是日本,也不是俄羅斯,更不是辛巴威、委內瑞拉。去看看全球每年的PCT發明專利排行榜吧,中國已經超過日本躍居全球第二,華為的每年研發經費兩三年後可能達到全球第一(目前是全球第六)。

這就是當今的中國:問題很多,但進步很大。如果你總是用悲觀、質疑的眼光看這個時代,你將註定貧窮、註定缺乏幸福感,陷入到自我設定的魔咒裡不能自拔。相信未來、積極參與、但不冒進,才能享受到時代的紅利。

最後再多少幾句:

常有讀者在後臺留言,指責我是“房托”。其實我看淡中國80%以上城市的樓市,認為它們在未來很難跑贏“真實通脹”。因為中國的城鎮化,正在變成“大城市化”、“大城市圈化”。我經常談樓市的原因,是想告訴大家轉型時期中國經濟的邏輯,讓城市中產找到保護自己的途徑,而不是被販賣焦慮、虛假投資機會的無良之徒掠奪了財產。掙錢已經很不容易,守住自己的勞動成果更難。有多少禿鷲在我們頭頂逡巡盤桓,隨時準備掠奪無助的中產。

幫助普通的中產階層守住財富,這就是我寫專欄的初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