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都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揉按身上三個排濕穴位,濕氣輕鬆排出去

很多人對於體內的濕氣重不是很瞭解, 其實就是體內的水分特別的多, 而且體內的水分排不出去, 導致水分堆積引發身體出現一系列不良的症狀, 被稱之為體內的濕氣重。 那麼, 我們在生活中有哪些不良的習慣導致濕氣重呢?

1、常吃冷飲食物

中醫認為, 生冷食物、冰淇淋或涼性蔬果, 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 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 因此不易過量食用, 烹調時最好加入蔥、薑來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2、睡眠不充足

從中醫角度來說, 睡不夠就是脾虛的症狀, 睡好覺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 建議每天晚上11點前就睡覺, 每天增加一些運動會讓你的睡眠品質更高。

3、環境潮濕

久居於潮濕環境中, 或者涉雨淋水, 或者從事水上勞動, 或者汗濕沾衣等環境因素都容易讓濕邪侵襲人體, 導致人體出現濕氣重的症狀。

4、久坐不動

長期久坐不動, 沒有體力消耗, 身體代謝自然變慢, 身體的運化能力就隨之降低, 活力不足導致陽虛。

都說“千寒易除, 一濕難去”, 除濕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 看專家教你有效去除體內濕氣的絕招, 經常揉按身上這3個排濕穴位, 把體內濕氣排出去。

豐隆穴

它對脾胃兩大臟腑都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是除濕祛痰的主要穴位, 並有調和、胃氣、補益氣血、醒腦安神等功效。

複溜穴

按揉複溜穴能刺激它使水分代謝正常。

曲池穴

曲池穴是大腸經的濕濁之氣聚集的地方, 此穴為手陽明大腸經合穴, 可以清利濕熱, 調理大腸氣血, 對“濕熱”引起的蕁麻疹、急性胃腸炎效果很好。

濕氣的危害非常大, 如果不及時清除會導致疾病纏身, 所以大家在生活中應該重視起來, 及時的採取措施進行緩解, 避免造成嚴重的後果。

中醫祛濕食療方:

要做這個茶, 首先, 準備好材料:火麻仁, 梔子, 人參, 冬瓜, 金絲皇菊, 藿香, 砂仁, 線葉金雀花, 顯脈旋覆花, 金銀花, 茯苓, 紫蘇, 佛手, 葛根, 桔梗, 蓮子, 薄荷, 陳皮, 荷葉, 甘草。 然後, 把以上材料按比例做成冬菊砂仁茶茶包, 泡起來更加方便快捷

作用:這款茶飲可清熱瀉火、利尿消腫、溫脾祛濕,輔助治療濕熱體質者內熱旺導致的皮膚濕疹、關節疼痛、口幹口苦。

作用:這款茶飲可清熱瀉火、利尿消腫、溫脾祛濕,輔助治療濕熱體質者內熱旺導致的皮膚濕疹、關節疼痛、口幹口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