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中科院科技成果一季度有啥亮點?渝一項目入圍

日前, 中科院2018年第一季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篩選”名單出爐, 由中科院重慶綠色智慧技術研究院研發的“機場安檢智慧識別系統”榜上有名, 標誌著重慶的人工智慧技術站上了代表國內科技最高權威的平臺。

據中科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 中科院科技成果不斷產出, 並持續通過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 為進一步增進公眾對中科院亮點工作的瞭解, 特啟動了“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篩選”活動。 日前, 2018年第一季度篩選名單已出爐。

國創君瞭解到, 在這份篩選名單中, 入圍的科研項目屈指可數, 可謂全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領域內精品中的精品, 涉及領域包括:醫藥、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等, 讓我們來看一下, 都有哪些改變我們生活的科技成果亮點吧。

01

冰結構探測機器人與“海翼”水下滑翔機

在我國第34次南極科考中,

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發的探冰機器人成功執行了“南極埃默里冰架地形勘測”專案地面勘察現場試驗任務, 可對表面以下100米深的冰蓋結構進行探測, 這是我國地面機器人首次投入極地考察冰蓋探路應用, 為在未知冰蓋區域建立安全運輸路線提供了成功、安全、有效的技術手段和保障。

此外, 2018年1月2日, 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發的“海翼”水下滑翔機順利完成“全球變化與海洋氣象相互作用專項”印度洋冬季航次的觀測任務, 這是我國水下滑翔機首次在印度洋應用。

此次水下作業, 該滑翔機連續海上工作23天, 航行距離705公里, 獲得了190個剖面資料, 累計海上觀測距離12600多公里,

通過大規模、高強度的海上應用, 充分驗證了其可靠性和穩定性。

02

抗腫瘤新藥對中國人種特色腫瘤抑制活性表現優異

2018年1月,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上海海和藥物研究開發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抗腫瘤1類新藥CYH33, 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臨床試驗批件, 獲批開展臨床試驗。

據悉, 上海藥物所研究人員歷時3年多, 合理設計、合成與篩選了上千個化合物, 最終確定候選藥物CYH33;CYH33是結構獨特的全新化學分子實體, 臨床前研究顯示, CYH33體內外抗腫瘤活性顯著優於國際上進展前列的同類抑制劑, 尤其對中國人種特色腫瘤表現出優異的抑制活性。

目前, 該類新藥已獲得中國、美國、日本以及加拿大等國專利授權。

03

“跳舞”機器人亮相冬奧會閉幕式“北京8分鐘”

2月25日, 在韓國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 由張藝謀執導的“北京8分鐘”表演為觀眾獻上了一場視覺盛宴。 24台來自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等單位研發的移動機器人車體攜帶“冰屏”與舞蹈演員精准互動, 通過16套複雜的機器人動作規劃, 配合24名舞蹈演員完成了一系列曼妙複雜的舞美動作, 將閉幕式推向高潮, 展現了人工智慧與中華文化的完美融合。

據介紹, 該團隊研製的全新導航控制演算法可確保全部機器人在演員頻繁移動、場地光照複雜條件下的精准定位和運動, 升級的機器人通訊系統保證了在閉幕式現場通訊環境下機器人指令的正常接收。

04

第九代電子選舉與電子錶決系統在兩會上成功應用

3月20日,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勝利閉幕。 至此, 由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旗下中科院成都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科資訊”)研製的第九代電子選舉系統、電子錶決系統圓滿完成了此次全國兩會選舉、表決服務任務。

這是中科資訊自主研發的兩大智慧化數位會議產品首次同時為國家級會議提供服務。 在兩會的全程使用中, 兩套系統準確、快速、穩定的優良性能得到充分發揮。

據悉, 第九代電子選舉系統在構件方面不僅機械精密度有了數量級的提升, 抗干擾能力也更強大, 大幅度提高了現場應急能力和結果報告單的列印效率, 再一次縮短了工作時間。

此外, 電子錶決系統功能也非常強大, 在緊急故障發生時,無需任何人工切換,系統自動排除干擾繼續工作,大幅度提高了穩定性和可靠性。全體參會代表在表決時,從同時按鍵到結果顯示只需1秒鐘。

05

“機場安檢智慧識別系統”在國內61家機場應用

3月21日,由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慧技術研究院承擔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專項項目“機場安檢智慧識別系統”通過第一階段評估。截至目前,該系統已在國內61家機場的555條安檢通道進行了示範應用,服務了上億的航空旅客。

據介紹,該系統提高了機場安檢驗證的準確率和通行效率,優化了驗證崗位的工作流程,提升了旅客滿意度。在增強現場查驗能力、有效甄別旅客是否冒用證件等方面顯示了很強的專業性和實用性,為機場治安、反恐工作和空防安全工作夯實了基礎,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

在緊急故障發生時,無需任何人工切換,系統自動排除干擾繼續工作,大幅度提高了穩定性和可靠性。全體參會代表在表決時,從同時按鍵到結果顯示只需1秒鐘。

05

“機場安檢智慧識別系統”在國內61家機場應用

3月21日,由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慧技術研究院承擔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專項項目“機場安檢智慧識別系統”通過第一階段評估。截至目前,該系統已在國內61家機場的555條安檢通道進行了示範應用,服務了上億的航空旅客。

據介紹,該系統提高了機場安檢驗證的準確率和通行效率,優化了驗證崗位的工作流程,提升了旅客滿意度。在增強現場查驗能力、有效甄別旅客是否冒用證件等方面顯示了很強的專業性和實用性,為機場治安、反恐工作和空防安全工作夯實了基礎,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