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攝影寫生架起松陽邁向國際化橋樑

“在中國有個叫松陽的地方, 被稱為江南最後的秘境……”近日, 立陶宛著名攝影師Adas應邀為立陶宛三世紀大學的學生和園林設計師作講座時, 他將自己在松陽的經歷和攝影作品作為經典案例進行展示, 引發了聽講人到中國松陽采風的熱潮。

無形中, 攝影寫生把松陽的詩畫田園形象傳播到世界各地。

近年來, 松陽努力將在地化做到極致, 積極打造原生態的古村落環境, 開展全縣域的民俗節慶活動, 復興升級版的農耕文明, 讓鄉土氣息“點亮”田園松陽, 走出一條農文旅融合的國際化發展道路;同時, 松陽推出8條不同風格的攝影寫生線路, 建成了10餘個攝影驛站、近百個觀景平臺、百餘個攝影寫生基地, 努力打造國際化的藝術創作勝地。

為更好地與國際接軌, 松陽招募了50余名外語翻譯志願者, 並聘請外教對志願者進行培訓, 幫助志願者熟悉各國禮儀、文化差異、習慣用語、生活方式, 讓世界各地的攝影寫生愛好者更好地走進松陽, 留在松陽創作。

Adas不是第一次來松陽, 麗水國際攝影節期間, 他與美國、澳大利亞、德國、臺灣和瑞士的攝影代表奔赴四都鄉和明清古街采風。 之後, 他對松陽產生濃厚的興趣, 時隔不到半年, 他又再次探秘松陽。 這次他走訪了石倉古民居、契約博物館、象溪一村、大木山茶園、黃家大院和延慶寺塔等地, 拍攝了500餘幅攝影作品。

“吸引我的不僅僅是松陽的美麗風景、詩畫田園生活、獨特城鎮風貌, 更有生活在這裡有趣、友善的人們。 ”Adas說, 他對松陽情有獨鍾, 他將會邀請美國、澳大利亞、古巴、德國、臺灣和瑞士的專家再次來到松陽, 參加松陽的攝影大賽。 同時, 他還將在立陶宛舉辦一個有關松陽的攝影展, 讓更多的立陶宛人真正瞭解松陽。

每年沿坑嶺頭村柿子紅了的時候,來自俄羅斯的知名畫家亞歷山大等6人便會不約而同走進小山村,與當地村民共同生活10餘天,用畫筆和畫板記錄紅柿子下的古村美景。亞歷山大說,他們已經連續3年到沿坑嶺頭村創作,這裡的素材是他們國家所沒有的,特別的美麗,特別有藝術感,這些作品將在世界各地展出。

國外攝影寫生藝術家們將松陽的美麗風景創作成作品帶回去,引發世界各地攝影寫生愛好者紛至遝來,四都的雲霧景觀、楓坪沿坑嶺頭的金棗柿、三都鄉的古驛道、大東壩石倉的客家建築群、三都楊家堂的布達拉宮式建築……一張張充滿松陽元素的作品,讓一個個藏於深閨、鮮為人知的小山村瞬間成了“網紅”,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攀升。

不僅是外地攝影寫生愛好者湧入松陽,松陽人自己的攝影寫生團隊也在不斷壯大,其中松陽攝影協會成員已有160餘人,他們的攝影寫生作品也不斷走向世界。由松陽舉辦的“田園松陽”攝影作品展作品相繼在美國洛杉磯和北京、上海等地大型國際攝影展展出,毛進軍等5位元本地攝影家作品還在世界進行巡展。

圖文:徐健中

監製:楊衛中統籌:孫志華編輯:葉竹芳

製作:松陽新聞網

如果您有什麼新聞線索或者奇聞異事

歡迎您來投稿!

投稿郵箱:zgsynews@163.com

每年沿坑嶺頭村柿子紅了的時候,來自俄羅斯的知名畫家亞歷山大等6人便會不約而同走進小山村,與當地村民共同生活10餘天,用畫筆和畫板記錄紅柿子下的古村美景。亞歷山大說,他們已經連續3年到沿坑嶺頭村創作,這裡的素材是他們國家所沒有的,特別的美麗,特別有藝術感,這些作品將在世界各地展出。

國外攝影寫生藝術家們將松陽的美麗風景創作成作品帶回去,引發世界各地攝影寫生愛好者紛至遝來,四都的雲霧景觀、楓坪沿坑嶺頭的金棗柿、三都鄉的古驛道、大東壩石倉的客家建築群、三都楊家堂的布達拉宮式建築……一張張充滿松陽元素的作品,讓一個個藏於深閨、鮮為人知的小山村瞬間成了“網紅”,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攀升。

不僅是外地攝影寫生愛好者湧入松陽,松陽人自己的攝影寫生團隊也在不斷壯大,其中松陽攝影協會成員已有160餘人,他們的攝影寫生作品也不斷走向世界。由松陽舉辦的“田園松陽”攝影作品展作品相繼在美國洛杉磯和北京、上海等地大型國際攝影展展出,毛進軍等5位元本地攝影家作品還在世界進行巡展。

圖文:徐健中

監製:楊衛中統籌:孫志華編輯:葉竹芳

製作:松陽新聞網

如果您有什麼新聞線索或者奇聞異事

歡迎您來投稿!

投稿郵箱:zgsynews@163.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