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孔祥熙在這裡建避暑山莊

在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境內的烏金山, 有三萬畝天然森林, 自然景色尤為壯觀。 這裡不僅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還與佛道兩教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 水晶院寺廟群、龍王廟寺廟群、太清宮寺廟群、大佛台、九峰塔等眾多寺廟群落依山而建。 天緣深谷、林海日出、水晶漫院、林海聽濤、玉皇高閣, 置身於山水之間, 采風于林海深處, 不禁讓鬧市裡的人們找到一處放空自己的好去處。

風水寶地

位於晉中市榆次區以北的烏金山, 屬太行山西緣山脈。

19世紀以前的烏金山, 可以說是古樹參天, 泉瀑滿山, 堪稱一塊山、水、林俱佳的風水寶地。

其中, 烏金山的泉水更為有名, 所以, 再早以前, 烏金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龍王山, 在四周郡縣中顯得尤其響亮。

古時烏金山的水多, 而且水質也好, 所以這裡最有名的泉水就以龍泉命名。 除了龍泉, 還有龍池。 古代的《榆次縣誌》中曾津津樂道、不厭其煩地讓人們相信, 說這裡的龍池千真萬確, 曾經是文殊菩薩當年飲獅(獅子是文殊的坐騎)的地方。

至於古時烏金山的水多而好, 主要原因是因千百年來在這一塊廣袤的山地中, 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植被。 現在烏金山上的樹木儘管與歷史上比已大不如前, 卻仍保持了相當的面積與規模。

在山的南麓坡下, 距離龍泉不到5公里的地方, 有一個水面約兩萬平方米的人造湖,

人們稱它為田家灣水庫, 又叫珍湖, 這片湖水的源頭就來自于烏金山上。

從烏金山到田家灣水庫, 這塊古老的土地自古以來即以“沛霖”聞名。 所以, 依當地人們講, 古代榆次八景中的“罕山時雨”, 事實上指的就是烏金山的特有景致。

水晶滿院

由於林茂水豐, 山體海拔高度又達到了約1500米左右, 使得烏金山形成了特有的涼爽氣候, 成為自古代以來的避暑勝地。

相關資料顯示, 即使到了每年的酷暑, 烏金山上的氣溫也只在23℃左右。 難怪來過烏金山的人都稱這裡是清涼勝境, 孔祥熙也把避署山莊修建在山中。

古代有人把烏金山稱作“小五台”, 把水晶院稱作文殊菩薩講經下院, 其原因可能一方面與文殊飲獅的傳說有關,

另外一方面與氣溫涼爽如五台清涼勝地有關。

這裡提到的水晶院, 是烏金山歷史最悠久的一座佛教寺院, 始建于隋末, 後經歷代多次修葺擴建, 明清時期達到頂峰, 成為山西著名的佛教寺院。

根據舊縣誌記載, 烏金山上的水在水晶院中表現得最為奇特。 水晶院又稱水晶寺, 是烏金山古時最大的寺院, 也是全山的中心寺院, 龍泉即在此寺之中。 據說古時寺院中是方磚鋪地, 磚下都是湧泉。 人走在上面, 因為壓力的作用, 泉水從磚縫中噴濺四射, 如玉似晶, 很壯觀。 所以烏金山舊八景中, 即有“水晶漫院”一說, “水晶寺”的名稱也從此景引伸而來。

除了一覽水晶院古韻, 還有龍王廟、太清宮、大佛塔、羅漢閣等人文景觀, 在千頃綠海碧波之間,

感受紅牆綠瓦裡的神秘氣息。

奇觀異景

天地造化在烏金山的山谷叢林裡留下了無數的自然景觀, 自古就有罕山八景之說, 近代又有許多奇景發現。 烏金山的自然奇觀星羅棋佈, 不勝枚舉, 有的還伴有美麗的傳說, 更加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和無窮魅力。

林海日出是烏金山一奇景。 觀林海日出的最佳地點就在水晶院, 此處地勢較高, 數萬畝碧綠的松林層層疊疊盡收眼底。 駐足凝望, 如立綠海孤島。 側耳傾聽, 松濤陣陣。 觀林海日出的最佳時間是夏秋雨後的清晨。

觀完林海日出, 再看看玉帶雲霧, 此景是烏金山舊八景之一。 每當雨後初晴, 站在山巔向四周遠眺, 烏金山茂密的森林上空便會出現蒸騰的霧靄,

那霧靄猶如大海的滾滾波濤, 景象非常壯觀。 如果站在烏金山天臺峰上的觀景台, 向南眺望, 則又是一番情景。 蒸騰的霧靄順著條條山谷緩緩流動, 仿佛是一條條飄動的玉帶。

龍泉映月也是烏金山舊八景之一, 此景由水晶院白雲洞前有關龍泉的故事生成。 據說當年興建水晶院後, 將此清泉砌石成井, 以供僧人飲用。 每至月夜, 一輪皎月倒映井中, 平靜的水面便現出明月山樹、洞簷雕龍的奇妙景象, 故稱為“龍泉映月”。

在水晶院東天緣穀中, 有一塊紫氣隕石, 相傳是女媧補天所余之石。 隕石表面呈黑紫色, 堅硬如鐵, 萬年不朽。 每當下雨, 石上便不時蕩起縷縷紫霧, 形成紫氣隕石的奇特景觀。 紫氣隕石也稱 “智慧石”, 皆因石上有清乾隆甲戌年江南名士秦雄寶所書“大慧石”三字。

文化遺跡

烏金山背靠罕山,前瞰珍湖,東依冀家山,西連中林山,前後左右連綴成了一片好山水,東西南北結構就了一組好風光。

烏金山下還有一些文化遺址,包括新石器遺址、後溝古文化遺址、古戰場遺址、古驛站遺址、古佛寺遺址、碑碣石雕遺存、革命戰爭舊址等,供人們下山流覽。

流村、峪頭、蘇村古文化遺址位於烏金山鎮流村、峪頭村、蘇村一帶,為新石器古文化遺址,發掘有紅陶、灰陶、彩陶等。

烏金山之臥虎山是著名的古戰場,唐末沙陀人李克用進攻太原,與振武軍節度使契芯璋戰於此處。

位於烏金山鎮大峪口村的太原戰役前敵委員會舊址,設立於1949年4月,總指揮為徐向前。4月5日至7日,前敵委員會在該村召開會議。前委副書記周士第、羅瑞卿,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和150余位師級以上幹部參加了會議。

還有太原戰役後方醫院舊址,位於烏金山鎮西蒜峪村。舊址上是一處一二進四合院,清代建築,保存完好。村東約一裡許,有一無名烈士墓,葬有30餘位在太原戰役中負傷經後方醫院搶救無效而犧牲的革命烈士。

明萬曆年間重修水晶院的碑記上說:烏金山“春蘿擺月,孤猿群鹿,因芬芳而蹤跡于百卉林中;夏鮮飄風,山雞野雉,呈馨鬱而翱集于萬花叢裡;秋則黃花被徑而紅葉妝林;冬則六花霽曉而孤根暖津”。烏金山如此美不勝收,不能不令人神往。

文化遺跡

烏金山背靠罕山,前瞰珍湖,東依冀家山,西連中林山,前後左右連綴成了一片好山水,東西南北結構就了一組好風光。

烏金山下還有一些文化遺址,包括新石器遺址、後溝古文化遺址、古戰場遺址、古驛站遺址、古佛寺遺址、碑碣石雕遺存、革命戰爭舊址等,供人們下山流覽。

流村、峪頭、蘇村古文化遺址位於烏金山鎮流村、峪頭村、蘇村一帶,為新石器古文化遺址,發掘有紅陶、灰陶、彩陶等。

烏金山之臥虎山是著名的古戰場,唐末沙陀人李克用進攻太原,與振武軍節度使契芯璋戰於此處。

位於烏金山鎮大峪口村的太原戰役前敵委員會舊址,設立於1949年4月,總指揮為徐向前。4月5日至7日,前敵委員會在該村召開會議。前委副書記周士第、羅瑞卿,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和150余位師級以上幹部參加了會議。

還有太原戰役後方醫院舊址,位於烏金山鎮西蒜峪村。舊址上是一處一二進四合院,清代建築,保存完好。村東約一裡許,有一無名烈士墓,葬有30餘位在太原戰役中負傷經後方醫院搶救無效而犧牲的革命烈士。

明萬曆年間重修水晶院的碑記上說:烏金山“春蘿擺月,孤猿群鹿,因芬芳而蹤跡于百卉林中;夏鮮飄風,山雞野雉,呈馨鬱而翱集于萬花叢裡;秋則黃花被徑而紅葉妝林;冬則六花霽曉而孤根暖津”。烏金山如此美不勝收,不能不令人神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