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看盡山西自然資源來石膏山賞十景

田璐

在山西晉中靈石, 有一座山的景觀有雄、奇、青、秀、巧之說, 這座山便是太嶽山主峰之一——石膏山。 雄指石膏山山勢雄偉, 氣勢磅薄;奇指石膏山奇洞怪石, 琳琅滿目;青指石膏山松柏濃郁, 四季長青;秀指石膏山天河旖旎, 泉秀水麗;巧指石膏山洞中藏寺, 巧奪天工。 此外, 石膏山包含了山西自然資源的全部內容, 通過強勢的差異組合, 呈現出豐富且珍貴的人文自然景觀。

靈沁古道

石膏山, 雄踞太岳山北段, 是太嶽山主峰之一, 海拔2532米, 位於晉中市靈石縣城東南約35公里, 北距太原185公里。 與介休綿山、沁源靈空山鼎足而立,

是省級風景名勝區。

風景區總面積約75平方公里, 已開發的遊覽面積約20平方公里。 這裡, 奇峰疊翠, 風景奇特。 每當春末或深秋, 山下已是春雨沙沙, 或秋雨綿綿, 山上卻是白雪皚皚, 蔚為奇觀。

石膏山知名於世, 是從漢唐時期開始, 明清是鼎盛時期。 漢唐時期, 石膏山之知名實因靈沁古道而起。 石膏山上的靈沁古道, 西自靈石縣仁義村秦晉古道上起首, 東接古上黨(今長治)盆地。 秦晉古道早在漢初即為晉地南北要衝, 韓信伐趙、劉邦征代均取道於此。 靈沁古道接通秦晉古道與上黨盆地, 其重要性自是非比尋常。

在民間, 還流傳著唐初劉武周、北魏孝文帝元宏、宋太祖趙匡胤等路經靈沁古道的種種說法。 直至清代道光年間(西元1821年起),

靈沁古道仍不失為一條交通要道。

岩洞建寺

別看石膏山的名字落俗, 但山中風光景色充滿了仙境般的神秘。

乍一聽“石膏山”三個字, 若不去身臨其境, 總以為是一處生產石膏的礦山。 其實, 這裡的“石膏”並非礦物學家日常所認為的那種結晶體呈板狀的單斜晶系礦物, 或是老百姓做豆腐時所用的點化仲介物, 而是三個石灰岩溶洞中的白色鐘乳石或石筍。

石膏山中有3個石灰岩溶洞, 自古被稱為上岩、中岩、下岩。 上岩洞中有一座“白衣大士”坐像。 傳說, 這位大士多數人以為是女性, 當年這位大士在一次大瘟疫中廣施醫藥, 治好了石膏山下無數人的病痛。 後來, 這位大士在石膏山的上岩洞中坐化, 人們即以其真身為其塑像。

然而也有人認為所謂的 “白衣大士”, 即是南海觀音。

下岩與中岩兩洞古時為佛寺, 寺名叫“天竺”, 是不忘佛祖原本來自古印度的緣故。 現在的天竺寺中, 仍然保留著部分歷史建築及其遺跡遺物。

抗日戰爭初期, 日本侵略軍曾一度佔領石膏山, 並在天竺寺設立據點。 其後石膏山成為共產黨領導的太岳區遊擊隊的糧據地, 當時的靈東縣抗日政府常在石膏山上活動, 石膏山成為日軍佔領區通向太嶽根據地的一個樞紐。

石膏山上的佛教寺宇, 也有其獨特之處。 一是寺宇本身幾乎全部建築在岩洞之內, 風雨不侵, 冬暖夏涼, 岩洞天成, 美景巧藏;二是其中供奉人物佛教占絕對優勢, 其他僅“殿階兩側左為關帝小殿,

右為山神小殿, 階下正中設一神龕, 供奉皇天上帝。 ”(任重遠《四遊石膏山記》)。 不同於別處寺廟, 釋、儒、道三教合一。

登游十景

石膏山四峰環抱, 峰峰聳翠, 有清清流水, 千尺巨瀑;還有溶洞名刹, 古道通幽;更有遍山紅葉, 杜松寶塔。 自古以來就是人們朝山拜謁、登臨神遊的歷史名山。

在舊《石膏山志》中, 記錄著石膏山十景, 包括漫山疊翠、蓮池淨泉、龍潭神泉、茅庵洞天、鐘泉澄澈、樹塔玲瓏、羅頂松濤、雲路橫空、回顧柏龍、天門壯觀。 這十景, 都是很具體、很典型化的景觀, 且都集中在西峰主景“梵音洞天”周圍。

蓮池淨泉在石膏山羅漢頂東面, 又叫蓮華池、淨身窯。 相傳, 白衣大士修成後來此潔淨身體。 大小水池二十四個, 像春夏秋冬二十四氣。 池內光滑,

池外石質為鱗片形, 就像蓮花初蕊, 自下而上, 一層比一層高, 很像蓮花台。

龍潭神泉在龍王洞內。 按民間鄉俗, 龍王洞是龍王賜水賜雨之所。 而這裡卻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講的是東海龍太子和南溟鳳女之間的一段美好愛情故事。 據說, 洞中泉水和洞前桃樹, 就是這對戀人的化身, 相依相存, 永不分離。

龍王洞東側旁有一個小洞, 幽深不見底, 洞壁刻有褚紅字跡“龍水宮”。 洞內有清泉汩汩流出, 涼透肌膚。

十景之一的茅庵洞天在羅漢頂東北面, 為白衣大士修道的地方。 洞內有一眼石泉, 名叫菩提泉。 據說, 昔日大士飲了這裡的泉水後得道。 人若常飲這裡的泉水, 能明心見性。

回歸自然

如今, 隨著石膏山景區的開發建設, 在山中分別規劃了天竺景區、紅葉景區、臥龍景區、龍吟穀景區、客服中心景區、水庫景區、天河景區、花石岩景區、乾龍觀景區和白楊河野營探險區。

在觀光度假核心區內,又有若干分景區,其中心仍是天造地設的“梵音洞天”。

上、中、下三岩洞內建築金碧輝煌,巧奪天工,洞外步步有景,景景不同。

高山流水度假區內,天河之水長流不息,滴水冰瀑以靜制動,人工建築巧借山勢,與自然景色渾然一體。

花石岩主峰觀光區登高望遠,一覽眾山小,更兼有膏山紅葉媲美香山,山頂草甸波浪起伏。

山林野趣探險區和白楊河野營探險區都突出探險主題,讓人們沿著靈沁古道,潛進幽林深處,去尋訪歷史中塵封的故事,去體會世人稱奇的山林野趣……

石膏山景觀的寶貴之處,關鍵在於它能提供給人們賞心悅目,陶情冶性,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生態環境,展現都市沒有、鄉間罕見的自然景色,實現人們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追求,提供體驗人與自然相互交融、和諧相處的理想境界。

在觀光度假核心區內,又有若干分景區,其中心仍是天造地設的“梵音洞天”。

上、中、下三岩洞內建築金碧輝煌,巧奪天工,洞外步步有景,景景不同。

高山流水度假區內,天河之水長流不息,滴水冰瀑以靜制動,人工建築巧借山勢,與自然景色渾然一體。

花石岩主峰觀光區登高望遠,一覽眾山小,更兼有膏山紅葉媲美香山,山頂草甸波浪起伏。

山林野趣探險區和白楊河野營探險區都突出探險主題,讓人們沿著靈沁古道,潛進幽林深處,去尋訪歷史中塵封的故事,去體會世人稱奇的山林野趣……

石膏山景觀的寶貴之處,關鍵在於它能提供給人們賞心悅目,陶情冶性,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生態環境,展現都市沒有、鄉間罕見的自然景色,實現人們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追求,提供體驗人與自然相互交融、和諧相處的理想境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