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種地會比加班容易嗎?

開頭先提個問, 我們的讀者中有多少人家裡是農村的?

我先介紹下我自己:

我的情況比較複雜, 我家又是城市的, 又是農村的。

我家在某省的省會, 這個城市叫“石家莊”。

跟誰說誰都認為是個農村。

近來幾年政策上一直支持返鄉下鄉創業創新, 年輕人也是一會兒紮向北上深, 後來又“套路深, 回農村”。

吃飯還是吃麵條?

楊洋和陳偉霆同時追我我選誰?

這些都算事兒嗎?當然……不算。

都吃啊!都談咯!

但是,

去城市還是去農村?

這就是個難題了。

“去城市還是去農村”?真的是千古難題。 古代多數人的理想選擇是, 年輕的時候上京趕考, 在城裡謀個一官半職, 老了就回農村, 安享晚年。

古代農村。

河南洛陽宋代的呂蒙正就是這樣一個理想範本。

他是北宋歷史上, 第一個坐上宰相位置的農村孩子, 搞得大家都想套用。

不過, 別瞎套……

“窮過呂蒙正”, 是當時民間比慘大賽的口號。

他從小和母親相依為命, 住在破窯洞……

無門無窗, 保暖靠抖, 熱鬧靠吼, 來串門的只有村裡的野生大黃狗。

找我?

母親給全村人紡棉織布, 也不夠呂蒙正上學。 只能找些殘缺不全的舊書, 給兒子做私教。

呂蒙正的詩 。

但古有雲“寒門出貴子”, 呂蒙正熬到進京趕考, 被宋太宗欽點為狀元,人生開了掛,終於成了一碗熬出頭的雞湯。

宋朝科舉考場。

宋代每一個做著《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的苦孩子都視其為偶像,紛紛打聽他的母親當時哪兒撿的舊書,是不是恰好撿到了真題。

呂蒙正六十一歲時決定衣錦還鄉,回了當時洛陽周邊一個小村,喜提鄉村豪宅一套,左手庭院右手花木,還有子孫承歡膝下。

呂氏故園。

看到沒有?大城市混得好,然後回農村的,叫衣錦還鄉。

衣錦還鄉的場面。

大城市混得不好,然後回農村的,才叫“逃離北上廣”。

古代的“逃離北上廣”,叫“蓴鱸之思”。

西晉有個蘇州人叫張翰,在洛陽做官。有一天突然秋風驟起吹到他臉,張翰立刻就思念起家鄉美食——鱸魚。這風得多腥啊?

上桌長這樣 。

張翰當即表示:人生最重要的是開心,怎麼能為了區區功名,就跑到千里之外來當官呢?

不行,我要回家吃鱸魚了,各位告辭。說完就真的辭官走了。

我驚呆,職場裡的“戲精”原來是打這兒來的。

其實啊,這是表像,真相是,當年西晉統一天下,維持了十年左右的太平時光,到了晉惠帝司馬衷的時候,爆發了八王之亂,各方勢力爭權奪位。

一統西晉的晉武王——司馬炎。

張翰是齊王司馬冏的手下,他感覺主子這邊局勢不妙。於是打著吃鱸魚的幌子,溜了溜了。

不久齊王落敗,果然是一場腥風血雨,被牽連殺害的同黨族人有兩千餘人。

說實話,從聽到這齊王叫司馬冏開始,我就覺得他局勢不妙了。

的確有點“囧”。

之後,“蓴鱸之思” 變成了思念故鄉的代名詞。

而張翰由於對鱸魚愛的深沉,轉世成了魚塘塘主。

塘主的注視。

現在越來越多人自發往農村跑,做鄉村創客或者大學生村官。

耶魯畢業的開起了農場,復旦畢業的賣起了雞蛋。

耶魯畢業的辜家齊開起了農場。

之前爸媽會說:“你再不好好學習,就只能回家種地了!”

以後可能會變成:“你看看人家那地種的,你再看看你!”

城市生活壓力大,天天加班,啥啥都貴。

創業吧,啥想法都準備好了,就差個天使了。

但在農村,土雞蛋放上網,都能當創業開端,實在不行,我代購新鮮空氣給城裡的土豪,好像也是個出路。

不過在古代,大多數回鄉再就業的,一開始都不是主動的。比如說明代的大哲學家王守仁。

他是“心學”集大成者,在我們的歷史書上占了好幾頁,只可惜仕途頗為不順,得罪了權傾一時的宦官劉瑾,被貶去貴州龍場驛做驛丞。

龍場聽起來挺厲害,其實呢,荒涼偏僻、荊棘叢生,方圓百里無人居住。

給你們一個荒蕪的概念。

驛丞,聽起來挺厲害,其實呢,貴州龍場招待所的所長。

古時候的招待所長這樣 。

雖說是個官,但全所只有他一個人。列印檔案是他,發郵件是他,端茶倒水、打掃屋子還是他。

自己給自己下命令,自己執行自己的命令。

自己給自己述職,自己罵自己。

自己潛規則自己,自己控記不了自己……

要說這個王守仁吧,其實是個“官二代”加“富二代”,細皮嫩肉的,到了荒郊野嶺,基本就是喂狼的節奏。

王守仁精心打扮後。

結果呢,這孩子皮實啊,一待就是三年,不僅幫自己,還幫當地老百姓找到了人生理想。他剛到那會兒,就感受到了龍場大農村人民的朴質無華。他們熱情地幫他修房建屋,讓守仁大兄弟深受感動:“這和大城市的明爭暗鬥一點也不一樣,這裡太好了呀!

這裡的人太善良了呀…劉瑾啊…你沒有良知啊…良知是個好東西啊…良知…

唉?王守仁抓住了point,剛好農村幽靜,他參悟啊參悟,參悟出了“致良知”的著名理論。

這一悟不得了了,本來他的title是公務員,還是沒有編制的那種,現在他和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檔次一下子上去了。

現在,他還是機場書店“成功學大師”

和約伯斯、馬雲並稱為“喬馬王”。其實他們的成功不一定可複製,但他們就是想讓我們知道,他們很成功。

做“村官”那會兒,王守仁還建了龍崗書院,傳道授業解惑也,招待所所長成了遠近聞名的特級講師。

王守仁這個故事,可以說是啪啪打臉了前幾天一網路爆文——《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什麼同齡人,一看就是小姐姐啊!

不是我說這作者,每個人都有選擇權,你幹嘛替人家發愁呢,有人嚮往城裡的工作,但有人就是偏愛大農村啊。

農村頭號真愛粉,當屬美國前總統華盛頓,他是一個農場主的兒子,從小長在農村,本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農村生活,是“太有才華”害了他。

華盛頓。

小小青年響應國家號召服兵役,一不小心就在英法東海岸戰爭中,獲得了極高的軍事威望。

英法東海岸戰爭。

照理說,有了這點經驗值,在城市謀個一官半職不在話下,可是華盛頓堅持要回去,過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

華盛頓一家。

在經營農場過程中,華盛頓飽嘗英國殖民當局的盤剝之苦,還讓不讓人好好種田了!華盛頓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他一不小心就當上了大陸軍總司令,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美國,一不小心就獨立了。

1776年,簽署《獨立宣言》。

然後華盛頓又解甲歸田,回農村躺炕頭。可他的才華再次無情的出賣了他。經過全體選舉團無異議的支持,華盛頓成了美國第一任總統。

華盛頓雕像。

他老婆對他失望至極,說好了一起放牛,你卻偷偷當總統,渣男。

於是兩屆總統任期滿後,儘管美國人民一再挽留。華盛頓還是狠下心拒絕了,再不回農村,都要忘了怎麼種田了,誰都別攔我!

華盛頓老家之一 ——維吉尼亞州。

其實我最佩服的,還是那種甭管農村和城市,都能找到詩和遠方的人。

比如蘇東坡,他在浙江、安徽、江蘇、山東、湖北、湖南、河北、廣東、廣西、海南都呆過。只要有好吃的,他就一蓑煙雨任平生,寫出更好的菜單。

被寫詩耽擱了的相聲演員——蘇東坡先生,拿手絕活——報菜名。

別人是衣錦還鄉,蘇軾是衣服太緊了必須還鄉重新做衣服。

劉邦比蘇軾還厲害:他能讓城鄉合一,不用糾結城裡還是鄉村了,人民幣玩家的世界裡,沒有選擇困難症!

人民幣玩家。

古代城鄉劃分主要是功能性的不同,比如說政治或經濟功能,但劉邦與眾不同。他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後,將父親太公接來同住,可老父親好像不太高興……

漢代長安未央宮復原圖。

這裡雖然有榮華富貴,但老爺子平時三大愛好:踢球、鬥雞、喝酒,這裡都沒有。

古代鬥雞——相當於現在的廣場舞?反正都是集體活動。

劉邦大手一揮,那我就在這裡建個農村老家吧!在長安邊上造了個新城,一比一復原老家徐州豐縣,取名新豐。

劉太公 —— 劉邦的爹爹。

新豐和舊豐一模一樣,關鍵還興師動眾,將故鄉的老鄉親們全部遷居於此,這樣才有人陪著踢球喝酒鬥雞啊!鄉親們一來便認出了自家的房子。

漢代的踢球場面。

就連帶來的雞都能認門,有歧義,家禽都認門。這就叫高仿版不怕專櫃驗貨。

我記得有次到加拿大卡爾加里的郊區,卡爾加里是加拿大中部一個城市,加拿大第三大城市吧。

卡爾加里。

擱咱們眼裡,也就是個縣城那麼大,我還去了它的郊區,在一個酒館裡喝東西,我和一個年輕女酒保聊天。

她就是卡爾加里下面某村人,沒出過國,溫哥華多倫多都沒有去過,最遠就到過卡爾加里城裡。

我問她,不想出去玩玩兒嗎?

不對,不是這個意思……不是你們想的那個意思!

我是說,不想去大城市闖闖看看嗎?

what about 詩和遠方?

她說,我的朋友家人我所有的快樂都在這裡,我不需要大城市。

沒錯,幸福和夢想的載體是人,不是地方。你快樂的地方,就是歸宿。

不過問題還是那個問題,農村與城市,哪裡會是你的歸屬?

編輯:欣如、蒙小度

被宋太宗欽點為狀元,人生開了掛,終於成了一碗熬出頭的雞湯。

宋朝科舉考場。

宋代每一個做著《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的苦孩子都視其為偶像,紛紛打聽他的母親當時哪兒撿的舊書,是不是恰好撿到了真題。

呂蒙正六十一歲時決定衣錦還鄉,回了當時洛陽周邊一個小村,喜提鄉村豪宅一套,左手庭院右手花木,還有子孫承歡膝下。

呂氏故園。

看到沒有?大城市混得好,然後回農村的,叫衣錦還鄉。

衣錦還鄉的場面。

大城市混得不好,然後回農村的,才叫“逃離北上廣”。

古代的“逃離北上廣”,叫“蓴鱸之思”。

西晉有個蘇州人叫張翰,在洛陽做官。有一天突然秋風驟起吹到他臉,張翰立刻就思念起家鄉美食——鱸魚。這風得多腥啊?

上桌長這樣 。

張翰當即表示:人生最重要的是開心,怎麼能為了區區功名,就跑到千里之外來當官呢?

不行,我要回家吃鱸魚了,各位告辭。說完就真的辭官走了。

我驚呆,職場裡的“戲精”原來是打這兒來的。

其實啊,這是表像,真相是,當年西晉統一天下,維持了十年左右的太平時光,到了晉惠帝司馬衷的時候,爆發了八王之亂,各方勢力爭權奪位。

一統西晉的晉武王——司馬炎。

張翰是齊王司馬冏的手下,他感覺主子這邊局勢不妙。於是打著吃鱸魚的幌子,溜了溜了。

不久齊王落敗,果然是一場腥風血雨,被牽連殺害的同黨族人有兩千餘人。

說實話,從聽到這齊王叫司馬冏開始,我就覺得他局勢不妙了。

的確有點“囧”。

之後,“蓴鱸之思” 變成了思念故鄉的代名詞。

而張翰由於對鱸魚愛的深沉,轉世成了魚塘塘主。

塘主的注視。

現在越來越多人自發往農村跑,做鄉村創客或者大學生村官。

耶魯畢業的開起了農場,復旦畢業的賣起了雞蛋。

耶魯畢業的辜家齊開起了農場。

之前爸媽會說:“你再不好好學習,就只能回家種地了!”

以後可能會變成:“你看看人家那地種的,你再看看你!”

城市生活壓力大,天天加班,啥啥都貴。

創業吧,啥想法都準備好了,就差個天使了。

但在農村,土雞蛋放上網,都能當創業開端,實在不行,我代購新鮮空氣給城裡的土豪,好像也是個出路。

不過在古代,大多數回鄉再就業的,一開始都不是主動的。比如說明代的大哲學家王守仁。

他是“心學”集大成者,在我們的歷史書上占了好幾頁,只可惜仕途頗為不順,得罪了權傾一時的宦官劉瑾,被貶去貴州龍場驛做驛丞。

龍場聽起來挺厲害,其實呢,荒涼偏僻、荊棘叢生,方圓百里無人居住。

給你們一個荒蕪的概念。

驛丞,聽起來挺厲害,其實呢,貴州龍場招待所的所長。

古時候的招待所長這樣 。

雖說是個官,但全所只有他一個人。列印檔案是他,發郵件是他,端茶倒水、打掃屋子還是他。

自己給自己下命令,自己執行自己的命令。

自己給自己述職,自己罵自己。

自己潛規則自己,自己控記不了自己……

要說這個王守仁吧,其實是個“官二代”加“富二代”,細皮嫩肉的,到了荒郊野嶺,基本就是喂狼的節奏。

王守仁精心打扮後。

結果呢,這孩子皮實啊,一待就是三年,不僅幫自己,還幫當地老百姓找到了人生理想。他剛到那會兒,就感受到了龍場大農村人民的朴質無華。他們熱情地幫他修房建屋,讓守仁大兄弟深受感動:“這和大城市的明爭暗鬥一點也不一樣,這裡太好了呀!

這裡的人太善良了呀…劉瑾啊…你沒有良知啊…良知是個好東西啊…良知…

唉?王守仁抓住了point,剛好農村幽靜,他參悟啊參悟,參悟出了“致良知”的著名理論。

這一悟不得了了,本來他的title是公務員,還是沒有編制的那種,現在他和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檔次一下子上去了。

現在,他還是機場書店“成功學大師”

和約伯斯、馬雲並稱為“喬馬王”。其實他們的成功不一定可複製,但他們就是想讓我們知道,他們很成功。

做“村官”那會兒,王守仁還建了龍崗書院,傳道授業解惑也,招待所所長成了遠近聞名的特級講師。

王守仁這個故事,可以說是啪啪打臉了前幾天一網路爆文——《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什麼同齡人,一看就是小姐姐啊!

不是我說這作者,每個人都有選擇權,你幹嘛替人家發愁呢,有人嚮往城裡的工作,但有人就是偏愛大農村啊。

農村頭號真愛粉,當屬美國前總統華盛頓,他是一個農場主的兒子,從小長在農村,本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農村生活,是“太有才華”害了他。

華盛頓。

小小青年響應國家號召服兵役,一不小心就在英法東海岸戰爭中,獲得了極高的軍事威望。

英法東海岸戰爭。

照理說,有了這點經驗值,在城市謀個一官半職不在話下,可是華盛頓堅持要回去,過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

華盛頓一家。

在經營農場過程中,華盛頓飽嘗英國殖民當局的盤剝之苦,還讓不讓人好好種田了!華盛頓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他一不小心就當上了大陸軍總司令,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美國,一不小心就獨立了。

1776年,簽署《獨立宣言》。

然後華盛頓又解甲歸田,回農村躺炕頭。可他的才華再次無情的出賣了他。經過全體選舉團無異議的支持,華盛頓成了美國第一任總統。

華盛頓雕像。

他老婆對他失望至極,說好了一起放牛,你卻偷偷當總統,渣男。

於是兩屆總統任期滿後,儘管美國人民一再挽留。華盛頓還是狠下心拒絕了,再不回農村,都要忘了怎麼種田了,誰都別攔我!

華盛頓老家之一 ——維吉尼亞州。

其實我最佩服的,還是那種甭管農村和城市,都能找到詩和遠方的人。

比如蘇東坡,他在浙江、安徽、江蘇、山東、湖北、湖南、河北、廣東、廣西、海南都呆過。只要有好吃的,他就一蓑煙雨任平生,寫出更好的菜單。

被寫詩耽擱了的相聲演員——蘇東坡先生,拿手絕活——報菜名。

別人是衣錦還鄉,蘇軾是衣服太緊了必須還鄉重新做衣服。

劉邦比蘇軾還厲害:他能讓城鄉合一,不用糾結城裡還是鄉村了,人民幣玩家的世界裡,沒有選擇困難症!

人民幣玩家。

古代城鄉劃分主要是功能性的不同,比如說政治或經濟功能,但劉邦與眾不同。他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後,將父親太公接來同住,可老父親好像不太高興……

漢代長安未央宮復原圖。

這裡雖然有榮華富貴,但老爺子平時三大愛好:踢球、鬥雞、喝酒,這裡都沒有。

古代鬥雞——相當於現在的廣場舞?反正都是集體活動。

劉邦大手一揮,那我就在這裡建個農村老家吧!在長安邊上造了個新城,一比一復原老家徐州豐縣,取名新豐。

劉太公 —— 劉邦的爹爹。

新豐和舊豐一模一樣,關鍵還興師動眾,將故鄉的老鄉親們全部遷居於此,這樣才有人陪著踢球喝酒鬥雞啊!鄉親們一來便認出了自家的房子。

漢代的踢球場面。

就連帶來的雞都能認門,有歧義,家禽都認門。這就叫高仿版不怕專櫃驗貨。

我記得有次到加拿大卡爾加里的郊區,卡爾加里是加拿大中部一個城市,加拿大第三大城市吧。

卡爾加里。

擱咱們眼裡,也就是個縣城那麼大,我還去了它的郊區,在一個酒館裡喝東西,我和一個年輕女酒保聊天。

她就是卡爾加里下面某村人,沒出過國,溫哥華多倫多都沒有去過,最遠就到過卡爾加里城裡。

我問她,不想出去玩玩兒嗎?

不對,不是這個意思……不是你們想的那個意思!

我是說,不想去大城市闖闖看看嗎?

what about 詩和遠方?

她說,我的朋友家人我所有的快樂都在這裡,我不需要大城市。

沒錯,幸福和夢想的載體是人,不是地方。你快樂的地方,就是歸宿。

不過問題還是那個問題,農村與城市,哪裡會是你的歸屬?

編輯:欣如、蒙小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