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自責”是病嗎?

我認為“自責”是病。 你很可能會質問我, 如果一個人不經常反思自己的所做所為, 那麼他怎麼能夠進步呢?問的太好。 我深信, 如果一個人不經常反思自己的所做所為,

那麼他不可能取得進步。 在這裡, 我要講的是, 當一個人在反思自己的所做所為時, 如果他知道自己做得不好, 他也知道以後如何改進, 同時他又伴隨著責備自己, 那麼在他反思的過程中會訓練他的憤怒情緒。 如果這種訓練達到一定量時, 那麼他患上心理疾病的可能性極大。 在生活與工作中, 他會經常發脾氣, 他的容忍度極差, 他的人際關係極其緊張, 他的工作效率極低。 如果他有以上表現, 那麼他已經患上心理疾病。 如果他的心理沒有得到及時疏通, 那麼他的行為很可能對自己或他人造成極大的危害。

在通常情況下, 當一個人做錯了事情後, 他會責備自己。 這大概是人的本能吧!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一個人的“自責”行為會訓練他的憤怒情緒。 因此, 我主張一個人只反思自己言行的對與錯, 他不要因為自己的錯誤而責備自己。 同時, 在他表達自己的言行之前, 他最好想好了再表達。 這樣可以減少他的“自責”機會。

在佛教裡強調懺悔。 當一個人做錯了事情後, 他能在菩薩面前懺悔並自覺改正, 重新做人, 他也是可以成佛的。 他用不著責備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