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顱內動脈瘤栓塞攻略之微導管塑形

病例簡介

患者女性, 64歲, 以突發頭痛、嘔吐在當地醫院行腦CT未見明顯異常, 行CTA診斷左側後交通動脈瘤。 發病後10餘日轉來我院, 急診行介入治療。

術中DSA確診左側後交通動脈瘤, 呈牛角狀。

瘤體5.54 mm×5.75 mm, 瘤頸2.38mm, 瘤頸近心端發出後交通動脈(非胚胎性)。

瘤體半深約4 mm, 虹吸彎前膝距瘤頸中點約9 mm。

手術步驟

擬定方案:雙微管栓塞。 直頭微導管(紅虛線)送至瘤體上葉;C形頭微導管(藍虛線)送至瘤體下葉。 通過兩根微導管交替送入彈簧圈, 分區栓塞動脈瘤。

此為直頭微導管(紅管)。

此為塑成C形的微導管(藍管)。

紅藍兩管均順利抵達靶位置。

經藍管送入首枚彈簧圈(Microplex-4-10-complex)在瘤體內成籃

經紅管送入第二枚彈簧圈(PC-4-12-3D)。

經藍管送入第三枚彈簧圈(PC-3-8-3D)。

經藍管送入第四枚彈簧圈(Microplex-3-6-cosmos),部分圈在瘤頸處成籃。

經紅管送入第五枚彈簧圈(QC-2-6-3D),封閉瘤頸遠心角(流入道)。

經紅管送入第六枚彈簧圈(QC-2-4-3D),繼續封閉瘤頸遠心角。

經紅管送入第七枚彈簧圈(Microplex-1.5-3-hypersoft helical),經藍管送入第八枚彈簧圈(QC-1.5-2-helix)。

經紅管送入第九枚彈簧圈(QC-1.5-2-helix),經藍管送入第十枚也是收尾彈簧圈(QC-1.5-2-helix)。至此完全封閉瘤頸,且後交通動脈壺腹(紅虛線)保全。

術後工作位元造影和蒙片顯示動脈瘤完全栓塞,後交通壺腹(紅虛線)保留。

術後左ICA正位造影和蒙片

術後左ICA側位造影和蒙片

體會

此例可謂雙微管技術的典型示例。雙微管技術的具體操作,可為相聲式,一管負責捧哏(成籃),一管負責逗哏(填鴨);亦可為二人轉式,雙管輪番擺活。本例操作側重後式。在本例中,發自瘤頸近心端的後交通動脈不是胚胎性的,所以即使後交通動脈前迴圈埠被封閉也不會引起症狀,但對於患者固有的Willis環,我的原則是,能保全就不要破壞,參考中國政府對六方和談的態度。

術畢寬衣,稍事喘息,馬不停蹄,趕赴異地,重施筆墨,別樣寫意,莫誇顏色,只留清氣。有詩為證:脈腔逶迤狀迷宮,枝椏婆娑如丹青。雲重雷霆難覓跡,草深輕探蛇不驚。心無旁騖皮革匠,胸有成竹管道工。射線焚身權當沐,高拋長纓縛蒼龍。

此為塑成C形的微導管(藍管)。

紅藍兩管均順利抵達靶位置。

經藍管送入首枚彈簧圈(Microplex-4-10-complex)在瘤體內成籃

經紅管送入第二枚彈簧圈(PC-4-12-3D)。

經藍管送入第三枚彈簧圈(PC-3-8-3D)。

經藍管送入第四枚彈簧圈(Microplex-3-6-cosmos),部分圈在瘤頸處成籃。

經紅管送入第五枚彈簧圈(QC-2-6-3D),封閉瘤頸遠心角(流入道)。

經紅管送入第六枚彈簧圈(QC-2-4-3D),繼續封閉瘤頸遠心角。

經紅管送入第七枚彈簧圈(Microplex-1.5-3-hypersoft helical),經藍管送入第八枚彈簧圈(QC-1.5-2-helix)。

經紅管送入第九枚彈簧圈(QC-1.5-2-helix),經藍管送入第十枚也是收尾彈簧圈(QC-1.5-2-helix)。至此完全封閉瘤頸,且後交通動脈壺腹(紅虛線)保全。

術後工作位元造影和蒙片顯示動脈瘤完全栓塞,後交通壺腹(紅虛線)保留。

術後左ICA正位造影和蒙片

術後左ICA側位造影和蒙片

體會

此例可謂雙微管技術的典型示例。雙微管技術的具體操作,可為相聲式,一管負責捧哏(成籃),一管負責逗哏(填鴨);亦可為二人轉式,雙管輪番擺活。本例操作側重後式。在本例中,發自瘤頸近心端的後交通動脈不是胚胎性的,所以即使後交通動脈前迴圈埠被封閉也不會引起症狀,但對於患者固有的Willis環,我的原則是,能保全就不要破壞,參考中國政府對六方和談的態度。

術畢寬衣,稍事喘息,馬不停蹄,趕赴異地,重施筆墨,別樣寫意,莫誇顏色,只留清氣。有詩為證:脈腔逶迤狀迷宮,枝椏婆娑如丹青。雲重雷霆難覓跡,草深輕探蛇不驚。心無旁騖皮革匠,胸有成竹管道工。射線焚身權當沐,高拋長纓縛蒼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