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玉米穗期生長發育特點及其對栽培管理的要求

拔節前, 植株只進行營養器官的分化與生長。 拔節後, 莖生長點分化為雄穗, 植株上部的腋芽分化為雌穗。 從拔節到雄穗開花所經歷的時期稱為穗期, 或穗期階段。 這期間, 在營養器官旺盛生長的同時, 生殖器官開始分化、生長。 所以, 穗期階段也叫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共生階段。 穗期階段經歷了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穗期等生育時期。

穗期的長短因品種和環境條件而不同。 早熟品種短, 晚熟的品種長;同一品種春播、秋播及冬種氣溫低, 穗期長;夏播氣溫高, 穗期短。

穗期, 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的生長非常旺盛, 體積迅速擴大, 幹重急劇增加。 到雄穗開花時, 全部葉片都已伸出展開, 單株葉面積達最大值;莖杆伸長生長及莖幹重增加很快;根系總幹重有85%是在穗期積累的。 植株體內雄穗和雌穗分化強烈, 生長迅速, 到抽雄穗時, 雄穗已發育成熟。

由此可見, 穗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長最快的時期, 也是器官間爭奪養分最激烈的時期, 群體和個體以及個體之間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 穗期是玉米田間管理最關鍵的時期。 穗期根系吸肥裡逐漸加強, 需肥、需水量大。 同時, 穗期的葉片光合能力較強。 展開葉的光合產物分配重點由幼葉轉為莖杆, 再轉為雄穗和雌穗。

與苗期相比, 穗期喜濕、怕旱、怕風, 要求肥水充足, 以保證旺盛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 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的70%-80%。 若大喇叭口期乾旱, 雄穗不能正常抽出, 生產上叫“卡脖子”旱, 造成嚴重減產。 快抽雄時, 植株高大, 莖杆含水量高, 嫩而脆, 遇大風而倒折。

穗期高產玉米的外在性狀表現是:植株生長健壯, 生長快而不過旺;基部節間較短,

中部節間粗而長;綠葉多, 葉色深, 面積大;群體與個體發育協調, 群體整齊度高, 弱株率低, 抽雄一致。

穗期田間管理的著眼點是壯稈、促葉、攻穗, 協調群體和個體的矛盾, 使群體和個體都能夠穩健的生長發育。 其措施要求是:拔節期控施氮肥, 勤澆水;大喇叭口期要重施硫酸鉀型(或氯化鉀型)複合肥, 水澆足澆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