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新知新覺: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落到實處 岳樹梅

最近,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三十七屆會議通過了中國提出的“在人權領域促進合作共贏”決議。 決議呼籲各國共同努力, 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是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又一次出現在國際組織的檔中, 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當前, 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 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資訊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 同時, 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 民粹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等抬頭,

經濟全球化遭遇一股逆流, 全球治理面臨新的挑戰。 面對這些挑戰, 各國只有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才能共創人類社會美好未來。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新時代中國外交樹立起來的一面旗幟。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契合世界各國對和平與發展的共同期盼, 體現了中國將自身發展與世界發展相統一的全球視野、廣闊胸懷和大國擔當。 當前, 為了實現人類共同繁榮發展的美好願望,

在推動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中應不斷努力, 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逐步變為現實。

立足現有國際組織。 國際組織在全球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像二十國集團、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都是全球治理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是許多國際組織的創始國和重要成員國。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需要用好現有國際組織, 使其發揮更大建設性作用。 在2016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上, 中國提出建設創新、開放、聯動、包容型世界經濟的倡議, 致力於讓增長和發展惠及所有國家和人民。 2017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漢堡峰會把“塑造聯動世界”作為主題,

習近平主席又提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等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中國主張。 利用國際組織這一全球治理的重要平臺, 我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影響越來越大, 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援和回應。

推進全球治理創新。 現有全球治理體系很大程度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產物, 一些理念和規則與當代人類進步事業發展的需要已經不相適應。 但在一些既得利益國家和國家集團的阻礙下, 深入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仍存在不小難度。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推進全球治理的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組織創新, 宣導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 在新的國際多邊合作和治理框架中推動國際體系發展與完善,

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 黨的十八大以來, 中國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 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 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比如,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 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通過新的國際合作機制轉化為實際行動, 擴大了各國利益交匯點, 有力推動著世界共同發展。

完善相關國際規則。 全球治理和國際合作需要依據一定的國際規則, 不同國家會根據不同理念來構建不同的國際規則。 當前, 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仍然秉持過時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 為維護自身狹隘的利益而強行推行一些國際規則。 我國應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需要出發,

深度參與國際規則制定, 提升國際規則制定話語權, 推動形成有利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規則體系。 這一國際規則體系將不僅涉及經濟領域, 而且涉及文化、能源、環境、衛生、安全、反恐等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不僅包含成文的國際規則, 還包含不成文的國際習慣;不僅包含全球性制度, 還包含區域性制度。

(作者為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26日 07 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