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摸”出來的藝術世界

湘潭線上4月26日訊漆黑的夜空中, 一隻透露著渴望卻又無比失落的眼睛深嵌其中。 這是賴慶林新近創作的油畫作品《原諒我沒認出你》裡的圖景。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 這是作者以畫作來表達內心對光明的渴望。

今年30歲的賴慶林, 是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的碩士研究生。 他靠著近乎全盲的視力, 用2000多個日夜打造出一個涵蓋泥塑、陶藝、根雕、繪畫、石膏雕塑等作品的“藝術世界”, 以此向即將到來的畢業季致敬。

視力不及常人的3%

“現實與夢想的距離遠不止一點點, 但‘放棄’這兩個字我不曾想過。 ”4月24日, 再次回到熟悉的創作室,

賴慶林似乎有很多話想說。 這裡曾是他夢想起航的地方, 也是陪伴他度過無數個漫長黑夜的地方。

在2010年8月以前, 賴慶林的生活與身邊其他大學生一樣:自信、陽光, 充滿夢想。 這位來自福建長汀的男孩, 不僅專業優秀、長相帥氣, 愛好還十分廣泛, 一直是學校各類活動中的積極分子。

然而, 自2010年8月被確診為“視網膜色素變性”後, 他的命運開始發生改變。

賴慶林告訴我們, 起初他只是晚上看不清東西, 隨著病情的惡化, 他的視野逐漸縮小變為管狀視野。 經歷一次並不成功的手術後, 其視力已不到常人的3%。 “一個人如果站在我面前, 我最多看到他的一隻眼睛。 ”

“黑暗降臨, 我仍在努力”

沒法再打球, 因為接不到同伴們傳來的球;不能再使用電腦,

因為根本找不到游標;為了保護因視力受限踢到東西而損傷雙腳, 天氣再熱也只能穿著皮靴四處奔波……黑暗開始侵蝕賴慶林的生活, 連同他的學業。 其他同學一個月可以完成的作品, 他要花上成倍甚至更多的時間。

從2008年進入大學到2010確診病情;從2013年本科畢業開始創業, 到2015年考取研究生。 過去這些年, 賴慶林從未停止追夢的腳步。 他說, 要盡最大努力珍惜有光明的日子。

採訪中, 我們聽到了一個賴慶林辦個展前的“小插曲”。

“我曾以為研一時就能完成所有作品辦個展, 以致於那時每天除了課業學習, 就坐在教室全心投入創作。 但事與願違, 每一件作品的創作時長都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 ”賴慶林介紹說,

因為視野太小的緣故, 每創作一件作品, 他只能靠雙手摸索、感受, 或在光線較好的時候將作品放於眼前, 憑藉微弱的視力細心打磨。 因此, 每一件作品的成型他都要比正常人難上幾倍。

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李毅松坦言, 最初聽到賴慶林想辦個人展時, 他內心是有所遲疑的。 他告訴我們, 個人展與聯展不同, 它要求個人的作品要達到40件以上, 而且必須要有代表作, 其難度已超出一個普通畢業生的承受範圍, 更別說是在眼睛不便的情況下去完成。

“他的作品是用手一點一點‘摸’出來的, 是一件件能與心靈溝通的作品。 ”看過賴慶林個展中展出的60餘件藝術品, 李松毅坦言, 被賴慶林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動。

“堅持下去, 希望總是會有的”

“希望通過我的作品能給大家一些感悟, 那就是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 都堅持下去, 希望總是會有的。 ”賴慶林告訴我們, 當下他正嘗試著慢慢減弱自己對眼睛的依賴, 把眼睛的功能賦予到雙手的觸感和自己的直覺裡。

臨近畢業, 賴慶林的日子過得忙碌而充實。 剛忙完個展的他, 正計畫著找份與雕塑藝術有關的工作, 來延續他的藝術夢想。

“如果有一天真的什麼也看不見了, 你怎麼辦?”

“假如黑暗真的降臨, 我想我還是會在藝術的道路上走下去。 堅定夢想到實現夢想, 從來不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賴慶林說。

>>返回湘潭線上首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