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英德大灣這條村,400畝地搖身變“聚寶盆”……

大灣鎮茅塘村是省定貧困村, 村中通過積極引進項目入股和引導當地勞動力就近就業, 讓村民的思想活了, 村中的建設動了。

一起來關注一下

在大灣鎮茅塘村的英德市農家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當地的村民正在蔬菜大棚裡勞動, 談起大棚蔬菜項目給他們帶來的收入,

個個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這些田地是我們村的, 我過來這邊打工, 收入是80塊錢一天, 我老公就在家裡幹活, 能照顧得到家裡。

當地村民

“現在當然比較好, 伙食費不用自己的兒子承擔, 減輕一下負擔。 ”

當地村民

據瞭解, 茅塘村大棚蔬菜專案占地400畝, 其中20畝示範基地由當地投入各級扶貧資金共55萬元, 與英德市農家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共建, 收益的80%用於有勞動能力的扶貧戶股份分紅。 此外, 項目也給村集體和群眾帶來了租金收入, 並吸納了部分群眾就業。

“這片400畝的土地, 在簽合約的時候, 簽的發展方向就是田園綜合體, 能夠帶動60人就業。 ”

王東權

茅塘村黨總支部副書記

除了引進大棚蔬菜項目,茅塘村還利用精准扶貧資金建設光伏發電專案和入股鎮內省農業重點龍頭企業等方式獲得收益,增加村集體收入。一系列的舉措,讓村民的信心強了,村民的思想活了,村中的建設動了,鄉村振興有了盼頭。

“村民的思想變化也很大,我們這裡的聯合基金,有十多萬的收益,對村集體其他的事務,要做什麼都有錢了,所以我們整合連片都沒有什麼問題,村民很積極支持,因為有收益。”

王東權

茅塘村黨總支部副書記

王東權

茅塘村黨總支部副書記

除了引進大棚蔬菜項目,茅塘村還利用精准扶貧資金建設光伏發電專案和入股鎮內省農業重點龍頭企業等方式獲得收益,增加村集體收入。一系列的舉措,讓村民的信心強了,村民的思想活了,村中的建設動了,鄉村振興有了盼頭。

“村民的思想變化也很大,我們這裡的聯合基金,有十多萬的收益,對村集體其他的事務,要做什麼都有錢了,所以我們整合連片都沒有什麼問題,村民很積極支持,因為有收益。”

王東權

茅塘村黨總支部副書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