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以泥充砂、以新充舊、以生充熟”、小心了,這些大坑不要踩

與所有的文物藝術品一樣, 目前紫砂壺市場以假充真的情況也很普遍。 紫砂收藏家羅文華介紹說, 紫砂以假充真主要表現在“以泥充砂”、“以新充舊”、“以生充熟”、“以贗充名”四個方面, 其中“以贗充名”最值得關注, 因為前三者只能蒙蔽初入此道者, 但是高仿的名家壺各方面都比較到位, 最難辨別。

通過真品與仿品的對比以及分析研究, 專家總結出了四個規律性的要點供壺友參考:第一, 要注意觀察器型。 紫砂壺各個時期的特徵以這一時期的名家代表作品為主脈。

大名家制壺, 都有其拿手的幾種, 器型都比較典型。

真正想牟大利的制偽者, 必然要搞高仿品, 而且要仿那些器型比較典型的大名家的代表作品。 所以購藏者在觀察器型, 特別是名家作品的時候, 不能被表面上的東西所迷惑, 要善於觀察壺的外形上那些微妙的地方, 尤其是在壺體與附件的交接處和過渡處體會制壺者的匠心。 越是名家的代表作品, 它所體現的藝術內涵就越應該深刻。 如果一把壺僅僅在形式上像某位名家的代表作品, 而無法使人在深層次上把握其精髓, 那麼這把壺肯定是不能過真品關的。

輕撥壺蓋, 聽其壺聲, 以鏗鏘輕揚為佳;最重要的是符合自己的眼緣和審美觀

瞭解器型的基本知識, 對初入紫砂壺收藏之門的人來說, 在鑒別上還是能夠起到一定作用的。 以紫砂壺通向壺嘴的出水孔為例, 它在民國以前一直是獨孔, 此後才出現了多眼網孔, 而向壺內凸起的半球形網孔則是二十世紀70年代從日本傳來的。 假如遇到一把壺, 其印章為陳鳴遠, 而出水孔呈網眼狀, 則不必分辨印章真偽,

僅憑出水孔形狀便可斷定此壺之偽。

第二, 要注意觀察質地。 紫砂壺名家成名後的作品一般來說選料比較講究, 其代表作品的材質則更為精良。 這種精良具體表現為壺的顏色正, 顆粒勻, 光澤潤, 胎骨堅, 手頭沉。 還可以從泥料的品種上加以辨別, 如“天青泥”是清代後期出現的, 與歷代泥料有明顯區別, 如果出現一把號稱清代中期以前的“天青泥”壺, 那肯定有問題。

第三, 要注意觀察包漿。 長期使用過的舊壺, 外表會很自然地產生一層光澤, 是久經茶汁滋養而慢慢滲透出來的, 被稱為“精光內蘊”。 有包漿的壺, 無論其外表是否有茶漬或塵土, 只要用乾淨的布輕輕擦拭, 都會出現一種光澤, 而且越擦越亮, 行裡人稱之為“包漿亮”。

 

像一件藝術品一樣賞心悅目, 讓你在飲茶時享盡無限詩情畫意。 泡養效果佳, 意境十足。

新壺造舊後, 外表多少有些不自然, 光澤發賊、發浮、發愣。 如果置於放大鏡下仔細觀察壺身, 還能找到打磨的刮痕。 這樣的壺還往往有一種黴餿味, 細細嗅辨即可識破。

此外, 速成的包漿一刷就掉, 而真正的老包漿已與壺身融合成一體, 附著性極強, 用清潔劑反復清洗也難以擦掉。

第四, 要注意觀察題款與用印。 利用款識冒仿名家作品的方法有3種:第一種是新壺舊款, 即在新壺上直接刻上名家的款識。 這種情況包括名家為了應酬或在市場供不應求時, 由學徒或他人代制, 蓋上自己的印章。 再有就是前代名家的印章流傳下來, 後人繼續使用, 藉以仿製冒真。 第二種是舊壺新款, 即用沒有款識的舊壺冒刻前代名家的款識。

文字上看, 舊壺的款大多用陽文, 字體工整。 新壺如果用陽文, 字體因為模仿或顯呆板, 或筆劃長短粗細不一。 如果是用舊壺加刻新款, 則所刻文字為陰文。 第三種是新壺新款, 此類作偽手法頗多。現代偽造者多是仿製假的印章或鐫刻假的款識,如採用照相製版技術,用銅鋅版制出印章。也有一些印章和款識是仿製者憑空臆造的。

紫砂壺的收藏,不在於所謂紫砂料的好壞。

出水流暢,斷水俐落。優質的紫砂泥,清洗特別方便,易洗易幹。

工藝細膩,線條流暢,是值得收藏的一把好壺。

此類作偽手法頗多。現代偽造者多是仿製假的印章或鐫刻假的款識,如採用照相製版技術,用銅鋅版制出印章。也有一些印章和款識是仿製者憑空臆造的。

紫砂壺的收藏,不在於所謂紫砂料的好壞。

出水流暢,斷水俐落。優質的紫砂泥,清洗特別方便,易洗易幹。

工藝細膩,線條流暢,是值得收藏的一把好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