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剖析 | 丹江口一鎮幹部靠“刷臉”違規申領危房改造補助

“眼看就要退休, 卻因貪圖4000元的蠅頭小利, 留下了一輩子都抹不掉的污點, 回想當時, 真是財迷心竅……”

收到處分決定書時, 年近花甲的湖北省丹江口市石鼓鎮正科級幹部李祥國淚眼婆娑。

原來, 李祥國違反廉潔紀律, 利用職務之便, 在其子申領農村危房改造補助一事上, 向相關經辦人員說情打招呼。 其子違規領取補助資金4000元。 該市紀委給予李祥國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盯上惠民專案撈“福利”

2014年, 中央出了好政策, 消息傳至丹江口市——農村危房改造民生工程啟動了!

隨著危房改造的漸次鋪開, 一戶戶老百姓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 一個個笑得合不攏嘴。

看到鄉里鄉親住進了新房, 想想自己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和一個月那兩三千塊錢的死工資, 李祥國心裡五味雜陳。

回到家, 李祥國和兒子談論起了這個話題, 流露出羡慕和失落的情緒。

“現在老百姓真享福,

危房改造後都住得好, 再看看你爹我, 馬上就要退休了, 工資一點點, 住的還是老房子, 唉……”李祥國對兒子說。

“可不是, 你大小是個幹部, 辛苦工作了一輩子……”李祥國的兒子說,“我們可以在這個補助上想點招, 套個4000多元錢, 也頂一個多月工資咧, 還能補貼家用!”

“我是國家工作人員, 還是黨員, 搞不得……”李祥國搖搖頭。

“你快要退休了, 有權不用, 過期作廢!”李祥國的兒子慫恿道。

“關鍵是准入條件不夠, 申請危房改造補助, 必須是分散供養的五保戶、低保戶和農村的貧困戶, 我不符合標準, 也沒合適的房子……”聽了兒子的話, 李祥國心裡開始動搖了。

“我們黃川村的老房子不是還在嗎?再加上我的戶口還在黃川村, 以我的名義申報, 你再給具體辦事的幹部打個招呼,

那是水到渠成的事。 ”李祥國兒子說。

“這個辦法不錯, 就這樣搞!”兒子一番話, 讓李祥國下定決心在危房改造補助上撈一把。

“刷臉”層層通過審核關

“我家的老房子想搞改造, 你幫忙報個材料, 兒子的戶口在村裡, 用他的名義, 轉一下, 你看行不?”

拿定主意後, 李祥國給時任黃川村負責危房改造統計的村文書劉道勝撥通了電話。

“沒問題, 你的事兒, 我一定盡力辦好。 ”劉道勝說。

“考慮到李祥國是分管水利的鎮幹部, 我們村也想報幾個水利項目, 還有求於他。 再說, 我不幹, 別人也會幹, 所以, 當時我沒有堅持原則。 ”劉道勝對執紀人員交待。

根據湖北省危房改造政策, 村級組織上報材料只是第一步, 還要經所在鄉鎮的具體經辦部門審批。

於是, 李祥國找到石鼓鎮負責危房改造的鎮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王福均:“我兒子是貧困戶, 村裡已經同意上報危房改造補助, 你幫忙運作一下。 ”

“既然是老領導開了口, 我來想辦法。 ”王福均說。

“李祥國是當地人, 又是鎮上的領導, 我怕拒絕了他, 會在其他工作上‘卡殼’, 所以就給他辦了。 ”王福均說。

2015年6月的一天, 4000元危房改造補助金進入李祥國兒子的帳戶。

就這樣, 原本不合規定的老房子, 在李祥國的層層“刷臉”下, 順利得到了補助。

當老好人, 給李祥國開“綠燈”的王福均和劉道勝最終受到誡勉談話處理。

大資料核查“露馬腳”

2016年4月, 湖北省運用大資料檢查惠民政策落實工作全面鋪開, 丹江口市迅速行動, 濫竽充數享受惠民政策的典型案例相繼公開曝光。

李祥國的兒子擔心出事, 對李祥國說:“市裡頭在搞‘大資料’核查, 不少違規領取惠民資金的案子都被通報了, 我們那4000元補助款會不會被查出來?”

李祥國對他兒子說:“哪有這麼巧的事兒, 我們自己不說誰知道。 ”

在大資料比對技術面前, 李祥國的如意算盤徹底破碎。

2016年6月的一天, 大資料核查工作辦公室。

打電話、進行資料比對、填寫報表……工作人員正在忙碌而有序地開展各項工作。

“你看, 這個資料有異常”, 眼疾手快的電腦操作人員向負責人說道。

“仔細查查看……”“確實有問題, 這個人不符合條件, 他父親是國家工作人員。 ”幾分鐘後工作人員報告。

發現李祥國違規享受危房改造補助的問題線索後, 丹江口市紀委立即啟動初核程式,經調取相關材料,這起違紀案件浮出了水面。

“我違犯黨紀,是我對黨紀不知敬畏、心存僥倖的結果……”面對處分決定書,李祥國流下了悔恨的眼淚。(丹紀宣 原標題:貪圖蠅頭利 悔在查處後——丹江口市石鼓鎮正科級幹部李祥國違紀問題警示)

執紀者說:守住公私界限 護好心靈淨土

近年來,在惠農補貼資金撥付、使用、分配環節,一些黨員幹部以權謀私、虛報冒領、貪污侵佔、優親厚友,嚴重侵害了群眾利益。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任由“蒼蠅”撲面,蠶食群眾的獲得感,動搖黨的執政基礎,“微腐敗”就會一步一步變成大禍害。

李祥國案,是一起典型的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微腐敗”案例。4000元雖少,但是涉及到群眾的切身利益,致使李祥國晚節不保,自食惡果,悔不當初。再一次應驗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

群眾身邊的“微腐敗”讓群眾痛恨。李祥國的案例警示我們,漠視黨紀,在蠅頭小利面前經不起誘惑,肆意妄為,必將受到黨紀的嚴懲。

在全面從嚴治黨新征程中,基層黨組織應認真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堅持標本兼治,層層傳導壓力,鞏固懲治“微腐敗”的成果,進一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每名黨員幹部必須守紀律、講規矩,錘煉忠誠的黨性,守住公私界限,護好心靈淨土。(張曉潔)

丹江口市紀委立即啟動初核程式,經調取相關材料,這起違紀案件浮出了水面。

“我違犯黨紀,是我對黨紀不知敬畏、心存僥倖的結果……”面對處分決定書,李祥國流下了悔恨的眼淚。(丹紀宣 原標題:貪圖蠅頭利 悔在查處後——丹江口市石鼓鎮正科級幹部李祥國違紀問題警示)

執紀者說:守住公私界限 護好心靈淨土

近年來,在惠農補貼資金撥付、使用、分配環節,一些黨員幹部以權謀私、虛報冒領、貪污侵佔、優親厚友,嚴重侵害了群眾利益。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任由“蒼蠅”撲面,蠶食群眾的獲得感,動搖黨的執政基礎,“微腐敗”就會一步一步變成大禍害。

李祥國案,是一起典型的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微腐敗”案例。4000元雖少,但是涉及到群眾的切身利益,致使李祥國晚節不保,自食惡果,悔不當初。再一次應驗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

群眾身邊的“微腐敗”讓群眾痛恨。李祥國的案例警示我們,漠視黨紀,在蠅頭小利面前經不起誘惑,肆意妄為,必將受到黨紀的嚴懲。

在全面從嚴治黨新征程中,基層黨組織應認真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堅持標本兼治,層層傳導壓力,鞏固懲治“微腐敗”的成果,進一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每名黨員幹部必須守紀律、講規矩,錘煉忠誠的黨性,守住公私界限,護好心靈淨土。(張曉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