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花15000拿了紅點獎,結果發現俺們圈子裡人手一個?!

4月中旬

中國工業設計泰斗

柳冠中老師

在一個講座中直言:

紅點獎是騙中國人錢

哇, 這個說法。 。

可以說是懟的非常直接了。 。

不管柳老師的批評對不對

我的感覺是。 。

厲害了!這是要撕逼啊!

這個“紅點獎”呢

圈外人可能沒怎麼聽過

但一直以來

在行銷圈有一個傳說

說這個“紅點獎”

是設計界的“奧斯卡獎”

如果你沒聽過紅點獎

我列舉幾個紅點獎的著名作品

你肯定聽過

比如這款得獎的衣帽架

在中國成了網紅

還出現在各種影視作品裡

再比如這款小米的米家電動滑板車

平時上班總能看到

身邊有人騎著它飛馳而過

也是紅點獎的獲獎作品

以及蛋蛋姐一直特別想要的

大疆 INSPIRE 2無人機

也是紅點獎大熱

上面這些產品

都是在設計上非常優秀的作品

再加上有紅點獎的加持

在設計界和市場上

都引起了很好的反響

那麼, 這個柳冠中老師

為什麼要怒懟紅點獎呢?

他是不是瞎噴?

於是我趕緊研究了一下

我發現, 這個柳冠中老師

還真的是有資格批評紅點獎

柳老可不是等閒之輩

柳冠中老師

清華美術學院的教授

被稱為中國工業設計之父

在設計界

柳冠中的大名可謂是如雷貫耳

想當年,他創立了全中國

第一個工業設計系

是全中國工業設計發展的開山鼻祖

自然也是設計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可以想見

柳冠中說一句話

那在設計界也算相當有分量的

而這次

柳冠中竟然直接用了“騙”這個字

他說——

“紅點獎”就是騙中國人錢的!

已經算是指著紅點獎的鼻子罵了

柳老為什麼要批紅點獎呢?

如果說柳老算是泰斗

那紅點獎其實也算得上是權威了

因為即便現在去搜索紅點獎

我們也能在各個網站

看到這樣的說法——

來自德國的“紅點設計”獎

來自德國的“iF”獎

還有來自美國的“IDEA”獎

是世界三大設計獎項

其中的“紅點設計”獎更是大獎中的大獎

素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

這麼看來

這個獎的分量真是不輕

柳冠中這麼指名道姓地批

有什麼依據?

我們來看下柳老的原話

他是這樣說的:

紅點獎在被承包給商業機構之後就成了一種商業炒作,在德國失去市場便來到中國開設,儘管一年中在中國的獲獎作品有上千件,但從報名到參加評審,再到複審和展覽,這些過程中都要支付費用,目的就顯而易見。

它是生意,德國人自己說了紅點獎在德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到中國正是冉冉上升,什麼中國設計的奧斯卡獎,中國這點真是丟人。

重點已經給大家畫出來了——

紅點獎的罪狀主要就是這兩點

中國獲獎的作品忒多

想拿獎就得交錢

乍看起來,我覺得

中國得獎作品多說明我們積極啊!

參加評選要交錢

也無可厚非呀!

這也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

為什麼還說是紅點獎騙錢呢?

為了搞清楚這件事

我於是乎去調查了一番

這一查不要緊

我發現紅點獎真的十分可疑!

首先就是交錢這一點

下圖就是一位曾參加紅點獎的設計師

給出的所需費用

可以看到

從參賽到拿獎

統統要交錢

參加個首輪評選就要交2100大洋

我敢說,對於一個普通設計師來說

這數目雖然不算大吧

但也是咬咬牙才能付的

但是如果你付完了2100

並成功進入了下一個評選環節

就更坑爹了——

你還要接著繳納8000塊錢

咋辦呢?

都花了2100評選了還通過了

那這8000塊

你是花還是不花呢?

花了吧,肉疼

不花吧,那2100又白花了

簡直讓人

進一步,頭破血流

退一步,腸子悔青啊!

就當你以為

這種逼死選擇恐懼症的困境

已經被你安然度過的時候

你將迎來紅點獎參賽過程中

史上最為坑爹的一刻——

如果你真的拿到了獎項

那麼恭喜你!

你還要接著付錢

掏出5000塊

你才能有紅點獎logo的使用權

這個是讓我覺得最奇怪的地方

啥是logo使用權啊?

拿了這個獎

還要先付錢

然後才能出去跟別人說自己拿過?

這是什麼新操作啊??

關於紅點獎收費過多的問題

早在柳老提出之前

其實早就被設計圈內討論過

早在2015年

就曾有一個叫做顧磊的戲精人

高調放棄了紅點獎

而且,他得獎就是為了放棄

甚至自導自演了一出

“紅點獎:從得獎到放棄” 的好戲

還寫了一篇文章

曝光了紅點獎的評獎過程

(這書是我自己p的,買不到)

據顧磊所說

從他得獎後

紅點官方就一直在催促他

因為他從一開始就沒有想接受紅點獎

所以他詢問了對方

如果不想交錢會怎樣?


沒錯,如果最後這個錢你不交

那你前面做的所有努力

就全都白費了

由於顧磊一開始就沒想接受

於是他選擇了拒絕

然而

就算顧磊多次錯過繳費時間

官方仍然鍥而不捨地催促他交錢

回頭看看

這麼昂貴的參賽費用

確實對普通設計師來說

是一個負擔

而紅點這樣操作導致的結果就是

現在以個人為單位參賽的

已經很少了

大多是財力雄厚的品牌方

帶著自己的產品來參賽

而他們的目的當然也很簡單

就是想來拿個獎

好用來打廣告!

我一開始也覺得

就算是這樣

紅點獎能有那麼好拿?

能拿到紅點獎

那也是人家商家的真本事!

但是接著往下看

你就會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我們不難發現

紅點獎的獎項設置十分地狡猾

大家想想我們平時最常見的

都是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有時候有個特等獎

人家搭眼一瞅

就知道哪個獎的分量最重

但是紅點獎並不這樣

他們的宗旨似乎就是

讓人不知道哪個獎才是大獎

從下面的表格

就可以看到——

你會發現

紅點獎的獎項

低中高之分

憑字面意思根本體會不到啊!

而且最雞賊的是

所有最低級的獎

直接就叫“紅點獎”

而這個紅點獎那是相當好得

舉個例子

2016年全球有57個國家

共5214件作品參賽

其中1304件作品獲紅點產品設計獎

79件獲紅點最佳設計獎

9個獲得至尊大獎

所有獎項得獎率超過四分之一

四個裡就有一個能拿獎

而這個有1000多個名額的“紅點獎”

也就算得上是

我們平時概念裡的“參與獎”吧

這是什麼概念呢?

我們大概都有這樣的體會

就算是高級的獎

也經常會統統簡稱為紅點獎

我們不能否認

作為世界口碑第一的設計獎

獎項中的“至尊大獎”

只從幾千件作品中選出幾件

還是很有分量的

但低等獎之所以直接取名“紅點獎”

給人的感覺就是

為了方便參賽者去渾水摸魚

讓人覺得只要叫紅點獎

其實分量都是一樣重

說白了

就是想以次充好

而紅點官方這麼做目的也很顯然了

得獎門檻這麼低

就是為了討好來參賽的選手

當然,在這裡

我們甚至可以直接說

是為了討好來參賽的財力雄厚的品牌方

想想那麼多的參賽費

他們才是紅點獎的衣食父母啊!

只有給爸爸發獎

讓爸爸滿意

紅點獎才能過得下去麼不是?

柳冠中老師

清華美術學院的教授

被稱為中國工業設計之父

在設計界

柳冠中的大名可謂是如雷貫耳

想當年,他創立了全中國

第一個工業設計系

是全中國工業設計發展的開山鼻祖

自然也是設計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可以想見

柳冠中說一句話

那在設計界也算相當有分量的

而這次

柳冠中竟然直接用了“騙”這個字

他說——

“紅點獎”就是騙中國人錢的!

已經算是指著紅點獎的鼻子罵了

柳老為什麼要批紅點獎呢?

如果說柳老算是泰斗

那紅點獎其實也算得上是權威了

因為即便現在去搜索紅點獎

我們也能在各個網站

看到這樣的說法——

來自德國的“紅點設計”獎

來自德國的“iF”獎

還有來自美國的“IDEA”獎

是世界三大設計獎項

其中的“紅點設計”獎更是大獎中的大獎

素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

這麼看來

這個獎的分量真是不輕

柳冠中這麼指名道姓地批

有什麼依據?

我們來看下柳老的原話

他是這樣說的:

紅點獎在被承包給商業機構之後就成了一種商業炒作,在德國失去市場便來到中國開設,儘管一年中在中國的獲獎作品有上千件,但從報名到參加評審,再到複審和展覽,這些過程中都要支付費用,目的就顯而易見。

它是生意,德國人自己說了紅點獎在德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到中國正是冉冉上升,什麼中國設計的奧斯卡獎,中國這點真是丟人。

重點已經給大家畫出來了——

紅點獎的罪狀主要就是這兩點

中國獲獎的作品忒多

想拿獎就得交錢

乍看起來,我覺得

中國得獎作品多說明我們積極啊!

參加評選要交錢

也無可厚非呀!

這也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

為什麼還說是紅點獎騙錢呢?

為了搞清楚這件事

我於是乎去調查了一番

這一查不要緊

我發現紅點獎真的十分可疑!

首先就是交錢這一點

下圖就是一位曾參加紅點獎的設計師

給出的所需費用

可以看到

從參賽到拿獎

統統要交錢

參加個首輪評選就要交2100大洋

我敢說,對於一個普通設計師來說

這數目雖然不算大吧

但也是咬咬牙才能付的

但是如果你付完了2100

並成功進入了下一個評選環節

就更坑爹了——

你還要接著繳納8000塊錢

咋辦呢?

都花了2100評選了還通過了

那這8000塊

你是花還是不花呢?

花了吧,肉疼

不花吧,那2100又白花了

簡直讓人

進一步,頭破血流

退一步,腸子悔青啊!

就當你以為

這種逼死選擇恐懼症的困境

已經被你安然度過的時候

你將迎來紅點獎參賽過程中

史上最為坑爹的一刻——

如果你真的拿到了獎項

那麼恭喜你!

你還要接著付錢

掏出5000塊

你才能有紅點獎logo的使用權

這個是讓我覺得最奇怪的地方

啥是logo使用權啊?

拿了這個獎

還要先付錢

然後才能出去跟別人說自己拿過?

這是什麼新操作啊??

關於紅點獎收費過多的問題

早在柳老提出之前

其實早就被設計圈內討論過

早在2015年

就曾有一個叫做顧磊的戲精人

高調放棄了紅點獎

而且,他得獎就是為了放棄

甚至自導自演了一出

“紅點獎:從得獎到放棄” 的好戲

還寫了一篇文章

曝光了紅點獎的評獎過程

(這書是我自己p的,買不到)

據顧磊所說

從他得獎後

紅點官方就一直在催促他

因為他從一開始就沒有想接受紅點獎

所以他詢問了對方

如果不想交錢會怎樣?


沒錯,如果最後這個錢你不交

那你前面做的所有努力

就全都白費了

由於顧磊一開始就沒想接受

於是他選擇了拒絕

然而

就算顧磊多次錯過繳費時間

官方仍然鍥而不捨地催促他交錢

回頭看看

這麼昂貴的參賽費用

確實對普通設計師來說

是一個負擔

而紅點這樣操作導致的結果就是

現在以個人為單位參賽的

已經很少了

大多是財力雄厚的品牌方

帶著自己的產品來參賽

而他們的目的當然也很簡單

就是想來拿個獎

好用來打廣告!

我一開始也覺得

就算是這樣

紅點獎能有那麼好拿?

能拿到紅點獎

那也是人家商家的真本事!

但是接著往下看

你就會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我們不難發現

紅點獎的獎項設置十分地狡猾

大家想想我們平時最常見的

都是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有時候有個特等獎

人家搭眼一瞅

就知道哪個獎的分量最重

但是紅點獎並不這樣

他們的宗旨似乎就是

讓人不知道哪個獎才是大獎

從下面的表格

就可以看到——

你會發現

紅點獎的獎項

低中高之分

憑字面意思根本體會不到啊!

而且最雞賊的是

所有最低級的獎

直接就叫“紅點獎”

而這個紅點獎那是相當好得

舉個例子

2016年全球有57個國家

共5214件作品參賽

其中1304件作品獲紅點產品設計獎

79件獲紅點最佳設計獎

9個獲得至尊大獎

所有獎項得獎率超過四分之一

四個裡就有一個能拿獎

而這個有1000多個名額的“紅點獎”

也就算得上是

我們平時概念裡的“參與獎”吧

這是什麼概念呢?

我們大概都有這樣的體會

就算是高級的獎

也經常會統統簡稱為紅點獎

我們不能否認

作為世界口碑第一的設計獎

獎項中的“至尊大獎”

只從幾千件作品中選出幾件

還是很有分量的

但低等獎之所以直接取名“紅點獎”

給人的感覺就是

為了方便參賽者去渾水摸魚

讓人覺得只要叫紅點獎

其實分量都是一樣重

說白了

就是想以次充好

而紅點官方這麼做目的也很顯然了

得獎門檻這麼低

就是為了討好來參賽的選手

當然,在這裡

我們甚至可以直接說

是為了討好來參賽的財力雄厚的品牌方

想想那麼多的參賽費

他們才是紅點獎的衣食父母啊!

只有給爸爸發獎

讓爸爸滿意

紅點獎才能過得下去麼不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