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揭秘古代娘子軍:揭古代女兵軍營中的內幕

歷史上的女將數不勝數, 中國第一位女將, 有據可查, 是商高宗武丁的王后婦好, 帶兵西討, 將上朝擴大了數倍。 此後, 中國軍營中女將層出不窮。 那麼, 中國古代的女兵在軍營中都做些什麼呢?

中國古代的女兵在軍中通常做些什麼?

《墨子》載:“諸作穴者五十人, 男、女相半。 ”“壯男之軍, 使盛食厲兵, 陳而待敵。 壯女之軍, 使盛食負壘, 陳而待令, 客至而作土以為險阻, 及耕格阱, 發梁撤屋。 ”戰國時期的女兵, 主要幹的是挖戰壕洞穴、守衛城池、挖土拆房等等輔助工作。

太平軍的女兵部隊所從事的通常是軍需生產, 以及修理工事、搬運糧草、舂米、搓麻繩、埋死屍等工作。

清朝人謝介鶴在《金陵癸甲紀事略》中記載, 1853年-1854年間, 太平軍進攻清軍江南大營時, 讓女軍派人挑著裝滿糠的大籮筐遠遠跟著。

一旦得手, 太平軍乘勝追擊, 女軍就用糠填埋廢棄營地的壕溝, 而後用籮筐把戰利品挑回去。 定都天京後, 時而也有廣西籍太平軍女軍官出戰, 曾國藩對於這些“大腳蠻婆”深為忌憚。

“戰爭已加速了中國婦女的抬頭與解放。 ”抗戰期間, 除了部隊中的女軍人之外, 中國普通婦女的表現也極其出色。

1938年5月國民政府在牯嶺召開全國婦女會議, 設立婦女指導委員會, 領導全國婦女的戰時工作, 組織婦女參加戰地慰問團、擔架隊、遊擊隊等組織, 説明破壞敵後的公路,

切斷交通, 一起消滅侵略者。

戰時長達240英里的川甘公路的修建, 其中就有幾千甘肅婦女的貢獻, 甘新公路的修建, 也有當地婦女的貢獻, 當時所使用的工具都是極其簡陋的鏟鋤和刀斧。 婦女指導委員會在全國設立了九個辦事組為抗戰服務, 其制度之完備, 不啻于一個規模龐大的“女兵陣營”。

中國古代要求女兵與男兵分開管理, 禁止男、女兵相接觸, 所謂“慎使三軍無相過”, 男兵女兵混雜一起, 會影響戰鬥力, 這無疑與幾千年來的封建傳統思想密切相關。

古代娘子軍中國歷史上的女將, 數不勝數

西漢末年, 先後出現了兩個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遲昭平;北朝, 有眾所周知的花木蘭;隋朝初年, 有排除障礙帶領所轄八州歸附隋朝的冼夫人。

至唐代, 唐高祖的三女兒平陽公主曾組建一支部隊, 為創建大唐江山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支部隊軍紀嚴明, 作戰英勇, 得到了廣泛擁護。 今山西平定縣的“娘子關”, 就是因平陽公主的駐軍而命名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