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文化」一封封家書道出江夏40年變遷

長江日報消息(長江日報記者關曉鋒 通訊員王夫之 劉龍騰) “爸爸, 以前是我不懂事, 不願意和您說話……”“女兒, 爸爸永遠愛你。 ”26日, 在江夏區委宣傳部推出的“濃情家話40年——江夏區最美家書誦讀分享薈”活動現場, 10年不願和父親說話的武漢東湖學院學生朱靖雯在哭泣聲中與父親電話和解。

從這一封封浸透著歷史滄桑和人性溫暖的家書中, 我們看到了江夏改革開放40年歲月變遷, 感知時代進步的脈搏, 觸碰奮鬥者的心靈跳躍。

江夏舒安青年易陽寫給項英女兒項蘇雲女士的一封信, 信中表達了當代青年對項英精神的傳承與敬意。

他現場連線項蘇雲, 讓項女士感受到了家鄉江夏的變化。 江夏老郵差熊桂林在父親去世28年後, 給父親寫了一封自己永遠無法送達的家書, 細數這些年作為鄉村郵遞員的點滴, 讓我們看到了江夏的山鄉巨變, 也看到一個兒子對父親囑咐的踐行。 來自江夏電視臺的吳媛給天堂的愛人金良珠寫了一封飽含思念和深情的家書, 並告訴丈夫, 自己在延續他的新聞夢想。 特教老師鄭小平在2003年非典時期寫給聾啞學生潘雙琴的一封信, 改變了潘雙琴的人生軌跡, 讓她重回母校教書。 從江夏老村支書祝秋林勸兒子回農村的家書裡, 讓人看到上世紀90年代中國開始掀起的“打工潮”, 看到江夏的鄉村治理史,
更看到一個老村支書帶著鄉土氣的“中國夢”。 與父親十年沒說話的武漢東湖學院學生朱靖雯寫了一封信《爸爸, 我想抱抱您》, 在信中表示對父親的歉意和理解, 在活動現場, 她還與父親電話連線, 打破了父女間十年的沉默, 這對父女的深情對白打動現場所有觀眾……

據悉, 本次活動自3月16日啟動以來, 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回應, 該活動最後評出了優秀家書作品獎和最美家書作品獎, 10位元朗讀者角逐決賽, 最後毛夢萱《父親的名字情結》摘得“最美家書”朗讀者桂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