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孫建明:毫釐之間見“匠心”

一位金壇的機械工, 為了攻克兩毫米的誤差, 他和他的團隊鑽研了近一年的時間。

在卓郎(常州)紡織機械有限公司的鈑焊車間,

工人們通過幾十道工序, 將笨重的原材料, 加工成精密的紡機零部件。 流水線作業已經很成熟, 不過, 車間主管孫建明, 還是在不斷琢磨如何進行再優化實現降本增效。 上個星期, 他剛剛合併了兩個工序, 讓零件的生產週期縮短了十分之一。

這僅僅是孫建明眾多技術改造中小小的一項。 2014年, 他借鑒德國工藝, 解決了鈑材折彎時出現的細小凸點問題, 提高了紡機的整體美觀度和品質。 棉紡織機最重要的零部件錫林桶體, 必須用一整張長方形鈑材卷出來, 直徑誤差不能超過2毫米, 原本一直依賴進口。

回來以後, 孫建明說服企業買了設備, 埋頭鑽研了近一年時間, 最終從傳統木工的卡口工藝上汲取了靈感, 改進了鈑金卷接頭工藝, 降低了原材料厚度, 縮減了打磨週期, 每年幫助企業節約40多萬元。

常常能啃下工藝革新硬骨頭的孫建明, 剛進廠的時候, 做的是焊工崗位。 但他卻積極參與產品從圖紙到成品每一道工序, 每逢週末, 他都要從金壇趕到常州上課。

鑽研累積成就, 截至目前, 孫建明已經自製了工具150多套, 改進工藝200多項, 通過創新和技改, 為企業創造了300多萬元的經濟效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