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書畫家郝貴生禪畫欣賞和創作體會

書畫家郝桂生

國際時報訊郝貴生, 筆名察南大怪, 微信名大漠沙翁, 張家口蔚縣人。 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北省分會會員。 1972年畢業于河北柴溝堡師範學校美術專業,

之後到天津藝術師範學院進修, 先後向劉淑芳、邊秉貴等老師學習中國畫和油畫。 他的經歷被編入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大辭典、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等書籍。 國畫《琵琶行》曾參選20世紀國際美術精品畫集並獲銅獎。 2014年, 由我國著名書畫家、王羲之後裔王憑先生牽頭組織的華族世界國學國粹巡迴展暨首屆王過玄杯2014年度世界國學國粹獎頒獎儀式在韓國首爾隆重舉行, 郝貴生獲得世界國學獎, 並被任命世界國粹民間工藝研究院長。

他創作的長達58米的巨型剪紙《五百羅漢》, 在2002年新加坡世博會上被美國人八十萬美金請走。 之後, 之後又創作了長96米的巨型剪紙《釋迦牟尼佛》。

郝貴生的書法、繪畫、剪紙作品曾多次參加河北省和全國性展覽或書畫作品大賽,

多幅作品在河北省和全國有關報刊發表。 他的代表作品有《牧場一角》《來著必殲》《鍾馗》《醉牡丹》《琵琶行》等。 《琵琶行》曾參選20世紀國際美術精品畫集並獲銅獎。

創作體會:

書畫多寫多畫是遠遠不夠的, 多看, 讀帖, 讀古畫, 看歷朝歷代大家之作, 重在悟。 明瞭何為有相, 何為無相, 真空妙有, 無中生有, 無是無, 不無亦是無, 無即有, 有即無, 無所駐。

書畫達到高層次, 靠得是學識, 修為, 造詣, 慧性, 畫得是境界, 顯現得是意境, 達到得是化境。

畫的像不像和技法是初學階段基本功;從不會畫到會畫, 達到胸有成竹是第二層;把原來的忘掉, 由會畫到不會畫, 達到胸無成竹是第三層;自然流淌,

相由心生, 法無定法, 不守死法, 靈活運用, 一切都自然是第四層。

法出於理, 理出於道, 道法自然(恢復自然的)。

空是無相, 色是有相。 空生色。 色即物質, 空即精神。 空是看不見的, 空是真相, 即無相。 色是看得見的, 色是幻相, 即有相。 畫到有相與無相之間, 即禪畫。 畫的層次:

第一層, 是不會畫, 然又會畫, 靠先天性, 即歷劫修來的慧。 小時都會畫, 後天丟了。 兒童畫即是。

第二階層, 還在不會畫到會畫了, 還在章法, 造型, 技法上下功夫呢, 回到原本, 又不會畫了, 這時的不會畫和開始的不會畫是不一樣的, 是無法的, 無法勝有法, 無法即有法, 有法即又無法, 不駐有法, 也不駐無法, 自在隨順, 法本無法, 法自然生法, 畫是無中生有, 世間一切皆是無中生有,

緣生也, 如畫, 一張白紙, 無任何, 畫者筆下生之。 到無法之境, 是第三層, 畫道也, 即是說入道矣。

第三層, 在有相與無相之間。 以簡之有相, 示現看不見之無相, 即空相。 禪畫也。 靠心悟, 不要靠思維, 思維就遠離了道, 遠離了禪之心法。 八大之畫是禪畫, 而非人們說得文人畫。 唐宋所說的文人墨客畫, 大多是有禪意的。 爾時文人墨客皆時尚於禪。

文人畫大都或多或少帶有點禪意, 最明顯的有八大山人, 梁楷, 石濤, 弘一……中國畫大都至少有易經之中段道學之陰陽, 有的有意, 大都無意, 潛意識。 有的人極少。 上朔至無極, 即禪。 禪機無處不在。 只是人太癡, 常遇而不知。 所以畫國畫的人或多或少有點禪意, 或有道學之陰陽之理, 是因為我們都是先學古人,

後師造化。 古人畫中有禪, 有道學。 皆是因為我們自己有自己的根, 文化易經。

作品欣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