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每一對怒目相向的婆媳中間,都站著一個無辜的男人

1.

最近看了一個故事(段子), 一對小夫婦度完蜜月就離婚了, 原因是婆婆陪著他倆度了個蜜月。

才看了個開頭, 我的一口老血就差點噴出來。 婆婆陪著去度蜜月, What, 你確定你不是猴子派來的逗比嗎?

雖然這位婆婆骨骼清奇, 但我對她的奇葩兒子更感興趣一些。

她的兒子奇葩到什麼程度呢?

媽媽不放心丟三落四的小夫妻, 征得兒子兒媳同意後, 跟他們一起去度蜜月。

如果一開始兒子就反對, 媽媽可能就不會去了, 可問題是他愉快地同意了。

三人行, 呵呵, 迷之尷尬的蜜月。

果然, 當老婆開啟買買買模式的時候,

婆婆就撅起了嘴。 你猜, 兒子會怎麼做?

對, 他站母親一邊。 他說度蜜月嘛, 得照顧媽媽的心情, 度蜜月嘛, 得陪媽媽買買買, 給媽媽拎包。 至於老婆, 只能女漢子附體, 自己拎。

去哪兒玩、吃些啥, 這當然都得聽咱媽的!

對了, 還有個細節, 他老婆說要買個窗簾, 他媽不同意, 他居然就和老婆吵起來了, 幫著他媽說老婆亂花錢。

作為一個已婚大媽, 這故事我看不下去了。

哎呦喂, 小夥子, 你這哪是度蜜月啊, 你是自創了一檔《媽媽去哪》真人秀啊, 至於你老婆, 我相信在你心中她只是個探班的。

這樣的男人不跟他離婚還留著煮來吃嗎?

姑娘已經炸了, 人小夥子還無辜著呢, 別人勸他挽回, 他無可奈何地說:“她忍不了我媽, 我有啥辦法?”

留心觀察(八卦),

你會發現所有的婆媳矛盾中間都站著一個這樣的無辜男。

他們睜著無辜的大眼睛看著他媽和他老婆撕逼, “她們要吵, 寶寶能怎麼辦, 寶寶也很絕望啊!”

他們認為, 婆媳關係是兩個女人之間的戰爭, 於是, 當老婆和媽媽發生矛盾時, 他們就把脖子一縮。

但是, 婆媳矛盾真的只是婆婆和媳婦之間的矛盾嗎?

其實, 大部分婆媳沒處好的家庭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 就是男人沒有協調好婆婆和媳婦之間的關係。

無論婆媳矛盾的表現多麼千差萬別, 但究其根本, 是親子關係與婚姻關係的一場博弈。 它不是雙邊關係, 而是三角關係, 少了男人這條邊, 三角就垮了。

想想婆婆和媳婦最經典的兩句話吧, 婆婆最常說的是“娶了媳婦忘了娘”,

而媳婦最常問的問題是“我和你媽一起掉河裡你救誰”。

看到了吧, 她們的撕來扯去都是圍繞你展開的, 所以, 你不要指望靠著讓媳婦多孝敬媽, 讓媽多疼疼媳婦來解決問題。

要想讓媽和老婆愉快地玩耍, 只能靠你駕著七彩祥雲大展身手。

2.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劃分邊界。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家庭中居第一位的, 不應是親子關係而是夫妻關係。 另一位心理學家曾奇峰也強調說, 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定海神針”, 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 如果夫妻關係是家庭核心, 擁有第一發言權, 那麼這個家庭就會穩如磐石。

很多家庭敗就敗在了親子關係太強勢。

中國的家庭向來重視親子關係, 不僅帝王家, 就連普通窮苦人家也有“母憑子貴”的傳統。 當一個男孩子長大, 即將步入婚姻, 母親會不同程度地覺察出親子關係被婚姻關係擠佔, 本能上, 她們會想牢牢守住這塊陣地。 所以, 指望母愛成為一種得體的退出, 讓夫妻關係成為一個家庭的主宰, 是一種奢望。

這時候, 恰恰是一個男人成長的契機, 處理得好, 就成為了真正的男子漢, 處理不好, 就成為了巨嬰。

劃分邊界是男人從原生家庭走到小家庭邁出的第一步, 這個邊界, 既是心理上的, 也是物質上的。

作家龍應台在《母獸十誡》中講了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 她到歐洲出差, 約兒子飛力普來她的城市會合。 飛力普提出要帶女朋友一起, 可龍應台以半年沒和兒子見面了為藉口, 想和他單獨處幾天。 沉默了一陣之後, 飛力普說:“我知道這對你很不容易, 但是你必須學習接受。 要不就是我和她一起來, 要不就是我也不來了。 你決定。 ”最後的結局是龍應台接受了兩個人牽手而來。

她說:是的, 孩子, 如果倫理變成壓迫, 親情變成綁架, 你就應該是那個站起來大聲說“不”的人。

當然不是所有的母親都有龍應台的覺悟,但作為男人,你卻可以學習飛力普,在親情關係與夫妻關係初次交匯的時刻,就劃定一條邊界,邊界的那邊是媽媽,而這邊是你們,以此來明確夫妻關係在家庭中的地位。

我有個朋友,本來和妻子很恩愛,可自從老媽來他們小家小住以後,一切都變了。老媽的“慧眼”發現了媳婦一籮筐的毛病,整天在他耳根子底下嘮叨媳婦的不是,媳婦呢,自然也天天沒有好生氣。我的這個朋友相當理智,日子還是一樣的日子,老媽來了就什麼都不一樣了,所以他堅決將老媽送了回去。

你有了小家,就相當於另立了個山頭,你和老婆是當家的,母親來了也要掌舵,這個時候,只能是你,劃定一條領地的邊界,讓母親明白,這個小家要由你和老婆當家。

劃分領地邊界的辦法有的時候不靈,為什麼呢?因為你還沒能和你的原生家庭畫一條金錢的邊界。影視劇裡常常有這樣的畫面:婆媳矛盾爆發,兒子站在老婆這邊,憤怒的母親說的話如出一轍,“這個房子是我買的,餐桌也是我買的,你們吃的用的也是我買的,你個白眼狼,胳膊肘卻往外拐。”母親在你的小家指手畫腳的原因是因為你離開了原生家庭,可你卻仍在啃老。唯有財務上的獨立,才能讓你的邊界更有底氣。

3.

男人都是比較大條的動物,明白了道理還是不知道在千頭萬緒的生活中如何協調婆媳關係。這事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總的來說就是:小事和得了稀泥,大事守得住立場。

以前的一個同事,結婚不久就開始了夫妻大戰,同事李姐前去勸架,回來哭笑不得。原來,這位大哥的媽媽不滿意兒媳婦天天睡懶覺,跟兒子抱怨了一番,這大哥回家原封不動把老媽的話講給老婆聽不說,還苦口婆心地勸老婆別再睡懶覺了。老婆自然暴跳如雷,一時激動說了許多氣話,這位大哥又把老婆的氣話如數倒給老媽,導致婆媳關係惡化,搞得家裡烏煙瘴氣。

李姐勸同事:“會說話的兩頭瞞,不會說話的兩頭傳,你怎麼能這麼傳話!”同事瞪大了眼睛:“我這是實事求是啊!”

很明顯,家庭裡根本不需要這種“實事求是”,反而是兩面三刀更實用一些。

該閉嘴的時候閉嘴,該撒謊的時候撒謊。

家庭裡的大部分爭端無非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引發的,這個時候男人就是潤滑劑,小摩擦和和稀泥就過去了,要真是一個碗放錯了地方就上綱上線,這日子真真是沒法過了。

但當家庭裡真有大事的時候,男人還真得守得住立場,這一點,我特別佩服我們家兔先生。

我辭職讀研的事當時在我們家就是一件大事,婆婆當然不希望我把手裡的鐵飯碗丟掉,背後跟兔先生分析了幾次利弊,兔先生卻初心不改,面上哼哼哈哈,卻依然站在我這邊。婆婆沒辦法,開始當面做我的工作,我給婆婆講了幾次道理,但收效甚微。兔先生悄悄跟我說:“我最瞭解我媽,你只需要在她和你講道理的時候保持沉默。”沉默兩次之後,婆婆放棄了對我的治療。

縱使婆婆覺得自己如何有道理,可兒子不認可,那都是保留意見。

認識一個朋友,母親寡居多年,他結婚後當然選擇和母親住在一起。但母親太過疼愛兒子,夜夜跑到兒子的臥室給兒子掖被子,一來二去,他老婆得了抑鬱症。老婆給了他兩條路,要麼離婚,要麼買房子分開住。

他很愛老婆,也很愛母親,但他知道,即使他和老婆離婚,無論以後娶誰,結局還是會如此。所以,他咬牙選了第二條路,母親哭鬧過後見他立場堅定只好同意。

你守住的立場可能一時讓母親不爽,可從長遠來看,對整個家庭是功不可沒的。

一個男人在家裡有所作為,是一個家庭母慈媳的不二法門。男人們,請記住你的責任,不要在關鍵時刻裝無辜;女人們,請記住,不要動不動就和婆婆兵戈相向,你要知道,需要成長的是你的男人。

當然不是所有的母親都有龍應台的覺悟,但作為男人,你卻可以學習飛力普,在親情關係與夫妻關係初次交匯的時刻,就劃定一條邊界,邊界的那邊是媽媽,而這邊是你們,以此來明確夫妻關係在家庭中的地位。

我有個朋友,本來和妻子很恩愛,可自從老媽來他們小家小住以後,一切都變了。老媽的“慧眼”發現了媳婦一籮筐的毛病,整天在他耳根子底下嘮叨媳婦的不是,媳婦呢,自然也天天沒有好生氣。我的這個朋友相當理智,日子還是一樣的日子,老媽來了就什麼都不一樣了,所以他堅決將老媽送了回去。

你有了小家,就相當於另立了個山頭,你和老婆是當家的,母親來了也要掌舵,這個時候,只能是你,劃定一條領地的邊界,讓母親明白,這個小家要由你和老婆當家。

劃分領地邊界的辦法有的時候不靈,為什麼呢?因為你還沒能和你的原生家庭畫一條金錢的邊界。影視劇裡常常有這樣的畫面:婆媳矛盾爆發,兒子站在老婆這邊,憤怒的母親說的話如出一轍,“這個房子是我買的,餐桌也是我買的,你們吃的用的也是我買的,你個白眼狼,胳膊肘卻往外拐。”母親在你的小家指手畫腳的原因是因為你離開了原生家庭,可你卻仍在啃老。唯有財務上的獨立,才能讓你的邊界更有底氣。

3.

男人都是比較大條的動物,明白了道理還是不知道在千頭萬緒的生活中如何協調婆媳關係。這事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總的來說就是:小事和得了稀泥,大事守得住立場。

以前的一個同事,結婚不久就開始了夫妻大戰,同事李姐前去勸架,回來哭笑不得。原來,這位大哥的媽媽不滿意兒媳婦天天睡懶覺,跟兒子抱怨了一番,這大哥回家原封不動把老媽的話講給老婆聽不說,還苦口婆心地勸老婆別再睡懶覺了。老婆自然暴跳如雷,一時激動說了許多氣話,這位大哥又把老婆的氣話如數倒給老媽,導致婆媳關係惡化,搞得家裡烏煙瘴氣。

李姐勸同事:“會說話的兩頭瞞,不會說話的兩頭傳,你怎麼能這麼傳話!”同事瞪大了眼睛:“我這是實事求是啊!”

很明顯,家庭裡根本不需要這種“實事求是”,反而是兩面三刀更實用一些。

該閉嘴的時候閉嘴,該撒謊的時候撒謊。

家庭裡的大部分爭端無非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引發的,這個時候男人就是潤滑劑,小摩擦和和稀泥就過去了,要真是一個碗放錯了地方就上綱上線,這日子真真是沒法過了。

但當家庭裡真有大事的時候,男人還真得守得住立場,這一點,我特別佩服我們家兔先生。

我辭職讀研的事當時在我們家就是一件大事,婆婆當然不希望我把手裡的鐵飯碗丟掉,背後跟兔先生分析了幾次利弊,兔先生卻初心不改,面上哼哼哈哈,卻依然站在我這邊。婆婆沒辦法,開始當面做我的工作,我給婆婆講了幾次道理,但收效甚微。兔先生悄悄跟我說:“我最瞭解我媽,你只需要在她和你講道理的時候保持沉默。”沉默兩次之後,婆婆放棄了對我的治療。

縱使婆婆覺得自己如何有道理,可兒子不認可,那都是保留意見。

認識一個朋友,母親寡居多年,他結婚後當然選擇和母親住在一起。但母親太過疼愛兒子,夜夜跑到兒子的臥室給兒子掖被子,一來二去,他老婆得了抑鬱症。老婆給了他兩條路,要麼離婚,要麼買房子分開住。

他很愛老婆,也很愛母親,但他知道,即使他和老婆離婚,無論以後娶誰,結局還是會如此。所以,他咬牙選了第二條路,母親哭鬧過後見他立場堅定只好同意。

你守住的立場可能一時讓母親不爽,可從長遠來看,對整個家庭是功不可沒的。

一個男人在家裡有所作為,是一個家庭母慈媳的不二法門。男人們,請記住你的責任,不要在關鍵時刻裝無辜;女人們,請記住,不要動不動就和婆婆兵戈相向,你要知道,需要成長的是你的男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