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趙朴初的養生信和流傳的《寬心謠》

趙樸老是上海市佛教協會第一任會長, 他為新中國上海佛教和全國佛教振興作出了卓越貢獻, 是當代中國佛教維摩詰。 趙樸老是‘人間佛教’的提倡者、宣導者與實踐者, 是‘愛國愛教’的好典範、好榜樣與好楷模, 是‘紹隆佛種’的播種者、耕耘者與實施者。

在趙朴初先生的書信中, 有一封信幾乎完全是談養生的:

弟今年九十有二, 在同輩人中, 堪稱健者。 蔬食已七十年, 每日兩菜一湯, 飯二兩左右;每晨起床前摩腹二百次左右, 消化系統良好, 所謂養生之道唯此而已。 近有詩雲:“不知肉味七十年, 虛度自漸已九十;客來問我養生方, 無他奉告惟蔬食。 質諸姚先生或亦暗合道妙歟, 弟仍住醫院, 遇有重要活動, 向醫生請假外出。 此間醫護條件好, 亦可以略避人事煩囂耳。

趙朴初老人當時90多歲, 這樣的高夀。 同他正確的養生很有關係。

他的的養生之道, 有三:一是蔬食,

二是按摩, 三是“夢想”。 正如養生學專家姚品榮先生所說:“這三條養生內容很實在, 很全面。 按摩是運動, 蔬食是營養, 夢想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撐。 ”這三條中, 精神是最重要的。 一個人沒有“夢想”, 精神就振作不起來, 就談不上健康長壽了。 這三條, 看起來容易, 做起來很難。 一個人一生中能做到一條兩條是可能的, 三條都做到就困難了。 像他那樣, 持久地堅持下去, 就更難了。

讀趙朴初老人的這封信, 要學習他的養生之道, 增強體質。 年輕人精力充沛, 事業有成;老年人老有所為, 歡度晚年。

雷達2006年初於《人民日報》撰文說:“大約十多年前, 當人們‘端起飯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時候, 有首《寬心謠》由山東傳到北京, 句句扣人心弦, 聽後十分喜愛……歌曰:

日出東海落西山, 愁也一天, 喜也一天;

遇事不鑽牛角尖, 人也舒坦, 心也舒坦;

每月領取退休錢, 多也喜歡, 少也喜歡;

少葷多素日三餐, 粗也香甜, 細也香甜;

新舊衣服不挑選, 好也禦寒, 壞也禦寒;

常與知己聊聊天, 古也談談, 今也談談;

全家老少互慰勉,

貧也相安, 富也相安;

內孫外孫同待看, 兒也心歡, 女也心歡;

早晚操勞勤鍛煉, 忙也樂觀, 閑也樂觀;

心寬體健養天年, 不似神仙, 勝似神仙。

讀了這首寬心謠, 你會心平氣和的。 這首《寬心謠》廣泛流傳, 已經成為建設和諧社會的好教材。

此“謠”本不知出於何人之手, 報刊載文則多署“趙朴初”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