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舒城:生態美與百姓富和諧共振

“有一種生活叫舒服。 ”行走于舒城縣的山水田園、村落鄉鎮, 舒心愜意的景致、如詩如畫的意境, 無不怪乎人們稱此為“舒服之城, 度假勝地”。

舒城, 一個生態環境十分優美的縣——48.2%的森林覆蓋率。 境內的萬佛山、高峰山、鹿起山、華蓋山聞名遐邇。

萬佛湖, 原名龍河口水庫, 50畝湖水碧波蕩漾。 2016年10月19日, 萬佛湖被批准為國家5A級景區, 從此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

舒茶, 1958年9月16日, 毛主席曾來此視察, 現在16層梯田, 總面積達240畝的“九一六”茶園碧綠如海。 今年4月21日的開茶節, 萬名採茶女雲集茶園, 春日的茶山多姿而壯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舒城縣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堅持在發展中保護, 在保護中發展, 既要金山銀山, 更要青山綠水, 讓舒城成為人人嚮往的美麗家園。

為了呵護綠水青山, 舒城強力實行“河長制”, 禁漁期堅決禁得住。 還給一大批古樹請來了“保姆”……舒城“治山理水”, 久久為功、深入人心。

在保護中開發、在發展中保護, “生態美”也要“百姓富”。 舒城鄉村旅遊加速發展、有機農業生機勃勃、扶貧產業項目接二連三……初步構建了“金三角”和“綠三角”的區域發展格局。

生態旅遊就是百姓的錢袋子, 該縣按照“一山一湖一泉一線一古城”的總體佈局, 統籌推進國家級森林公園萬佛山、周瑜城和湯池溫泉等重點景區建設, 大力發展休閒旅遊、鄉村旅遊和生態養老等特色產業,

努力把舒城打造成為長三角休閒度假和生態養老基地。

生態優先, 離不開協調發展、城鄉統籌。 近年來, 該縣投入50億元, 對127公里國省幹道全面升級改造, 形成“一環五射”交通格局, 實現“八條通道”通合肥;一次性投入9000萬元, 每年補貼3000萬元, 在全國率先推行城鄉公交一體化, 村村通公交, 上車一元錢, 經驗被交通部在全國推廣;投入23億元, 實施縣醫院、舒城師範、二中、體育中心等180多個民生項目, 促進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憑藉良好的生態環境, “戶外運動天堂”成為舒城縣主打旅遊品牌之一。 如今, 一到節假日, 萬佛湖、萬佛山、龍眠山成為眾多戶外運動者的最愛。

以“農宿文化”為主題的鄉村休閒旅遊在舒城縣遍地開花,

湧現出了五顯、曉天、湯池等一批在省內外知名度較高的鄉村旅遊代表, 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大引擎。

“垃圾不落地、污水不入湖、村村通新能源公交, 全域景區化”。 人們憧憬著美好生態的願景, 全縣人民正為此而奮鬥。

美麗舒城贏得了各方讚譽, 被人們親切的稱為“安徽的北戴河, 合肥的後花園”, 也獲得了一系列國家級榮譽, 如國家衛生縣城、國家生態縣等20多項“國字型大小”榮譽。 (陳勝 解明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