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眾裡尋他千百度

【中國故事】

作者:黃傳會(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海軍專業作家)

甲板上的陽光

眾裡尋他千百度!

尋什麼?

細節。

算起來, 應該是三十多年前的一件往事了。 我第一次到青島海軍潛艇部隊體驗生活。 一切都非常新鮮、非常神秘。

七八十號人擁擠在一個“鐵匣子”裡, 下潛時, 連空氣都是人造的。 怎麼吃飯, 怎麼睡覺, 怎麼訓練, 當然還包括怎麼戰鬥。 艇員們給我講了許多故事, 有些挺精彩的, 也有一般的。 不過時間一長, 好像可挖的素材不多了。 連“兵頭兒”水手長都說:兩眼一睜, 忙到熄燈, 哪來那麼多故事?

插圖:郭紅松

一日隨艇出海, 休更時與舵信兵扯閒篇。 舵信兵是個北京兵, 見多識廣, 艇上的事兒沒有他不知道的。 扯著扯著, 他回憶起上半年的一次遠航。 說, 那一個月的水下生活, 真是苦慘了, 帶去的淡水差不多用到了極致, 最後一星期, 每人每天的生活用水就一茶缸, 洗臉、漱口、擦身全是它了。 頓頓吃罐頭, 一見罐頭就反胃。 不過幸運的是, 我撈著曬了幾分鐘的太陽……

“曬了幾分鐘太陽?”見我疑惑, 他又說, 潛艇遠航, 為了隱蔽, 白天全部是在水下航行, 只有夜間才浮出水面充電。 因此, 遠航期間, 水兵是根本見不到太陽的。 上次返航前三天的中午, 廣播器裡傳來值更官的通知:“半個小時後, 我艇將在七號海區浮出水面一刻鐘, 排除一個故障。

各班可派代表上甲板曬曬太陽。 ”一陣歡呼聲後, 卻把班長們給難住了。 一個班三五個、七八個兵, 派誰好呢?班長們只好根據各自的經驗, 制定出各種“土政策”:有的班像評先進那樣, 推選出遠航以來表現最突出的水兵當代表;有的班派體質較弱的水兵當代表;有的班讓剛上艇不久的新兵當代表……舵信兵說, 因為自己出海後, 關節炎復發了, 大家一致推選他上去曬太陽。 實在是推辭不了, 他領受了這個幸福的任務。 各班的代表紛紛鑽出升降口, 來到甲板上。 此時, 風平浪靜, 和煦的陽光仿佛變成醇厚的美酒, 曬一會兒便覺得心都醉了。 舵信兵曬了幾分鐘太陽, 便又匆匆鑽進艙裡, 他要把剩下的時間留給其他戰友……

我被舵信兵的講述深深吸引住了。

再普通不過的陽光, 對於遠航的潛艇兵來說, 卻成了一種“奢侈品”, 透過這個獨特而又極其生活化的細節, 我們可以體悟到潛艇兵的艱苦和他們的奉獻精神。

我以為這樣的細節是文學的經典細節。

“老潛艇”的習慣

1951年, 在戰火硝煙中剛剛成立不久的中國人民海軍, 選派了275名官兵, 成立潛艇學習隊, 秘密前往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駐旅順海軍基地潛艇支隊學習。 篳路藍縷, 潛心苦學。 三年後, 人民海軍第一支潛艇部隊誕生。

這段歷史在人民海軍史中很少提及, 即便提到也是一筆帶過。

我接觸到這個題材時, 這些健在的“老潛艇”, 都已進入耄耋之年, 我突然產生一種緊迫感, 必須抓緊對健在的“老潛艇”進行一次搶救性的採訪,

他們的每一道皺紋, 都深藏著人民海軍的一段創業史——這已經不是一般意義的採訪和寫作了, 這是在搶救一段即將消失的歷史。

我赴南京海軍指揮學院採訪“老潛艇”宗韻旭, 他是原潛艇學習隊二艇的聲呐班長。 年近八旬的老人, 因為做過腦部手術, 右半部分肢體已經麻木, 基本失去語言功能。 關於老人的情況, 都是由他老伴周阿姨代敘的。 宗韻旭1949年從鎮江師範學院畢業時, 被華東軍政大學預科班錄取, 後又被選入華東軍區海軍學校雷達中隊學習。 1951年, 他隨潛艇學習隊赴旅順學習聲呐。 當年學習隊的學員大都是農民出身, 文化水準低, 從陸軍剛來海軍時, 有些人連海水是鹹的都不清楚。 上第一堂理論課,

蘇聯教官開口就問, 潛艇是根據阿基米德定律發明設計的, 你們知道什麼是阿基米德定律麼?知道的舉手。 課堂上鴉雀無聲, 大家一臉茫然, 舉手的沒幾個。 蘇聯教官聳了聳肩膀說, 連阿基米德定律都不知道, 怎麼學得了潛艇?由此可見當年學習的艱難。

周阿姨說:“我們老伴兒先是當作訓參謀, 後來又當魚雷業務長、作訓科長, 最後是支隊副參謀長。 他這個人好像是專門為潛艇生、為潛艇活的, 心裡除了潛艇還是潛艇。 部隊經常要戰備值班、要訓練, 還要組織遠航, 一出海十天半個月是家常便飯。 我生三個孩子他都不在身旁。 生老大時他遠航去了;生老二, 他去錨訓;生老三, 他又在海上組織訓練。 我難產, 支隊衛生所沒有女醫生, 只有一個女護士。我疼得直叫喚,護士在一旁乾著急。這時候門外傳來了支隊長的喊聲:‘周老師,對不起啦,為了你和孩子的生命安全,是我下命令讓衛生所長進入你的產房……’在島上,營區離家屬宿舍並不遠,可他很少回家,更別說是幫助買菜、洗衣服。學校的同事經常跟我開玩笑,說我找了個軍官,官太太沒當上,反而成了保姆。”

1982年,宗韻旭從海島調到南京指揮學院擔任研究員,1988年離休。一艘在大海中潛航了近40年的“老潛艇”,駛進了寧靜的港灣,宣佈退役了。後來的一場大病,幾乎將這位“老潛艇”擊倒。

我問周阿姨,宗老每天都幹些啥,看電視嗎?“看什麼電視?不看。”片刻,周阿姨像是突然想起來似的,“看,看,每天晚上九點,他一定要看電視臺的海況預報。”我不解:“看海況預報?”周阿姨說:“幾十年潛艇兵生活養成的習慣,每天都關心海上氣象,颳風下雨,有沒有風浪,艦艇能不能出海訓練?”

猶如一道閃電在我的心頭劃過,這個細節,將宗韻旭一輩子獻身海軍事業那些已經塵封的歷史,一下子“啟動”了。儘管宗老思維遲鈍,語言功能幾乎喪失,但他的潛艇情結依然沒有中斷,他心中永遠有片海啊!

這就是經典細節的魅力,一個小小的舉動,卻可以映照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那扇車門該怎樣關

2012年11月25日,殲15艦載戰鬥機在遼寧艦成功起降的消息成為舉國上下熱議的焦點。萬沒料到的是當天中午,殲15艦載機試驗現場總指揮羅陽不幸殉職。羅陽不僅是航空人的代表,也是當代科技知識份子的典範。

經過艱苦的採訪,我創作了長篇報告文學《國家的兒子》。有個細節,一位名叫楊聖傑的老師傅,為了求羅陽給他大學剛畢業的孫子安排工作,設法給羅陽送禮。書中原來是這樣描寫的:

“羅總,給您添麻煩了……這裡是兩萬元……”說著,楊聖傑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信封。

羅陽的臉色忽地變了,“您這是什麼意思?”

楊聖傑支支吾吾道:“我不是給您的,是給您手下的工作人員的……”

“楊師傅,在您的心目中,我羅陽的人格就值這兩萬元嗎?”羅陽滿臉嚴肅,他鑽進車裡,把車門重重一關,走了。

我將書稿寄給羅陽夫人王希利,請她提提意見。幾天後,她在電話裡問我:“黃老師,楊師傅是不是明確說羅陽很不高興,鑽進車裡,把車門重重地一關就走了?”我說:“這倒沒有,他只說羅陽沒有收錢。我自己覺得這件事很傷羅陽的自尊,通過羅陽‘把車門重重一關’這樣的描寫,來反映羅陽心情。”王希利說:“憑我對羅陽幾十年的瞭解,即便他當時心裡不高興,也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的,他會設身處地為老人家著想,會覺得老人家也是不容易的,為了孫子的工作,還得出來送禮。他決不會‘把車門重重一關’,因為他怕傷了老人家的自尊心。永遠都為別人著想——這就是羅陽!”我的心倏地一震,一時無語,半天才說:“我明白了。”

於是,我將這段文字,做了逐字逐句的修改:

“羅總,給您添麻煩了……這裡是兩萬元……”說著,楊聖傑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信封。

羅陽有些不解,“您這是什麼意思?”

楊聖傑支支吾吾道:“我不是給您的,是給您手下的工作人員的……”

“楊師傅,您怎麼能這樣?”儘管羅陽心裡很難受,但他還是強壓住,他怕老人家尷尬。他鑽進車裡,搖下車窗,朝老人招了招手。

那扇車門應該怎麼關?一個小小的細節告訴我,報告文學創作是“帶著鐐銬在跳舞”,作品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容不得半點差誤。

眾裡尋他千百度!尋什麼?細節。經典細節如同早春的花蕾、盛夏的穀粒、晚秋的紅葉。

細節如此珍貴,卻不容易捕捉。它往往藏身於細枝末節、犄角旮旯,一不留神,就會逃之夭夭,稍縱即逝。這就需要作家深入生活、貼近地氣、獨具慧眼、敏銳捕捉。通俗地說,就是用好“兩鏡”:先用顯微鏡洞察,再用放大鏡渲染。除此之外,別無捷徑可走。

《光明日報》( 2017年04月14日14版)

只有一個女護士。我疼得直叫喚,護士在一旁乾著急。這時候門外傳來了支隊長的喊聲:‘周老師,對不起啦,為了你和孩子的生命安全,是我下命令讓衛生所長進入你的產房……’在島上,營區離家屬宿舍並不遠,可他很少回家,更別說是幫助買菜、洗衣服。學校的同事經常跟我開玩笑,說我找了個軍官,官太太沒當上,反而成了保姆。”

1982年,宗韻旭從海島調到南京指揮學院擔任研究員,1988年離休。一艘在大海中潛航了近40年的“老潛艇”,駛進了寧靜的港灣,宣佈退役了。後來的一場大病,幾乎將這位“老潛艇”擊倒。

我問周阿姨,宗老每天都幹些啥,看電視嗎?“看什麼電視?不看。”片刻,周阿姨像是突然想起來似的,“看,看,每天晚上九點,他一定要看電視臺的海況預報。”我不解:“看海況預報?”周阿姨說:“幾十年潛艇兵生活養成的習慣,每天都關心海上氣象,颳風下雨,有沒有風浪,艦艇能不能出海訓練?”

猶如一道閃電在我的心頭劃過,這個細節,將宗韻旭一輩子獻身海軍事業那些已經塵封的歷史,一下子“啟動”了。儘管宗老思維遲鈍,語言功能幾乎喪失,但他的潛艇情結依然沒有中斷,他心中永遠有片海啊!

這就是經典細節的魅力,一個小小的舉動,卻可以映照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那扇車門該怎樣關

2012年11月25日,殲15艦載戰鬥機在遼寧艦成功起降的消息成為舉國上下熱議的焦點。萬沒料到的是當天中午,殲15艦載機試驗現場總指揮羅陽不幸殉職。羅陽不僅是航空人的代表,也是當代科技知識份子的典範。

經過艱苦的採訪,我創作了長篇報告文學《國家的兒子》。有個細節,一位名叫楊聖傑的老師傅,為了求羅陽給他大學剛畢業的孫子安排工作,設法給羅陽送禮。書中原來是這樣描寫的:

“羅總,給您添麻煩了……這裡是兩萬元……”說著,楊聖傑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信封。

羅陽的臉色忽地變了,“您這是什麼意思?”

楊聖傑支支吾吾道:“我不是給您的,是給您手下的工作人員的……”

“楊師傅,在您的心目中,我羅陽的人格就值這兩萬元嗎?”羅陽滿臉嚴肅,他鑽進車裡,把車門重重一關,走了。

我將書稿寄給羅陽夫人王希利,請她提提意見。幾天後,她在電話裡問我:“黃老師,楊師傅是不是明確說羅陽很不高興,鑽進車裡,把車門重重地一關就走了?”我說:“這倒沒有,他只說羅陽沒有收錢。我自己覺得這件事很傷羅陽的自尊,通過羅陽‘把車門重重一關’這樣的描寫,來反映羅陽心情。”王希利說:“憑我對羅陽幾十年的瞭解,即便他當時心裡不高興,也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的,他會設身處地為老人家著想,會覺得老人家也是不容易的,為了孫子的工作,還得出來送禮。他決不會‘把車門重重一關’,因為他怕傷了老人家的自尊心。永遠都為別人著想——這就是羅陽!”我的心倏地一震,一時無語,半天才說:“我明白了。”

於是,我將這段文字,做了逐字逐句的修改:

“羅總,給您添麻煩了……這裡是兩萬元……”說著,楊聖傑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信封。

羅陽有些不解,“您這是什麼意思?”

楊聖傑支支吾吾道:“我不是給您的,是給您手下的工作人員的……”

“楊師傅,您怎麼能這樣?”儘管羅陽心裡很難受,但他還是強壓住,他怕老人家尷尬。他鑽進車裡,搖下車窗,朝老人招了招手。

那扇車門應該怎麼關?一個小小的細節告訴我,報告文學創作是“帶著鐐銬在跳舞”,作品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容不得半點差誤。

眾裡尋他千百度!尋什麼?細節。經典細節如同早春的花蕾、盛夏的穀粒、晚秋的紅葉。

細節如此珍貴,卻不容易捕捉。它往往藏身於細枝末節、犄角旮旯,一不留神,就會逃之夭夭,稍縱即逝。這就需要作家深入生活、貼近地氣、獨具慧眼、敏銳捕捉。通俗地說,就是用好“兩鏡”:先用顯微鏡洞察,再用放大鏡渲染。除此之外,別無捷徑可走。

《光明日報》( 2017年04月14日14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