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深圳設計周|專訪“紅點獎”史上最年輕的獲得者:深圳高中生晏劭廷

4.19傍晚, 深圳設計周主題展舉辦預展酒會。 在滿是盛裝華服的現場, 很容易找到穿著校服的晏劭廷, 他剛放學, 直接從學校趕過來。 小男生頂著一頭很均勻的自來小卷, 大大的眼睛, 對深圳設計周主題展的作品充滿好奇。

採訪沒開始時, 我拿出設計癖的“棒棒糖”, 請他拍一張照片, 晏同學很自然答應了。

“啊!設計癖, 我經常看的, 不過你們的App bug 好多。 ”

哈哈哈哈哈哈哈, 設計癖真愛了這是!(此刻小編表情請自行想像)

我在網上看都是你還組了搖滾樂隊, 好想推薦你一個愛爾蘭電影叫《sing street》, 跟你很像, 導演John Carney做了好幾部很贊的音樂電影!

“啊, 好啊!不過那是我的雙胞胎哥哥組建的, 我是隊員。 ”

同時還負責服裝和道具對吧?鋼鐵俠是你做的。

一、作品簡介:Smart Helix(機巧螺旋)

機巧螺旋是一個外部輪廓採用了 “漸開線”的精緻小零件, 解決了我們平時掛畫掛不正的問題, 使其變得輕鬆、簡單。 在它的幫助下, 掛畫時不必做任何測量, 只需隨意釘上釘子和機巧螺旋, 並適度旋轉機巧螺旋以調整對畫框的支撐高度, 便可將畫掛正。

這件作品從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件優秀入圍作品中脫穎而出, 一舉斬獲2017年度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最佳設計獎”, 晏劭廷也因此成為“紅點獎”史上最年輕的獲得者。 機巧螺旋的設計原型現被新加坡紅點設計博物館收藏。

二、採訪實錄

1.這個工具跟傳統的掛畫的有什麼區別?

通常要把一幅畫掛在牆上, 需要兩顆釘子, 為了使兩顆釘子平行而把畫掛正, 很多人需要多次調整, 結果會對牆面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Smart Helix作為輔助的小零件, 在它的説明下, 只需隨意釘上兩個釘子, 並使矮處的釘子鑽過Smart Helix的預留孔, 這樣就可以輕鬆快速地將畫掛正, 並將對牆面的損傷減少到最低。

2.現在量產了嗎?

目前還沒有, 但專利已經賣給一家長三角地區的公司了。

至於什麼時候量產就看他們怎麼計畫了。

3.周圍有沒有跟你一樣喜歡設計的志同道合的同學呢, 跟你一起交流或者組建一個小的工作室?就像你組樂隊一樣?

哈哈哈, 設計工作室, 對我來說還沒有達到那個階段。 但有一個同學, 叫Frank, 當時也是我同桌, 他個人喜歡做電影, 現在已經拍了三部片子了, 還喜歡畫油畫, 畫一些比較先鋒的畫, 反正就是大家平時不容易接觸到的內容, 去年他的作品直接拿到坎城電影節去參展了。 這件事情給我很大的衝擊, 他的這些東西也很啟發我, 讓我知道了我們高中生的可能性, 高中生並不只是坐在課桌前學習, 我們高中生能做的不僅與我們的能力相關, 很多時候跟我們的想像力有關。你可以參與到設計或者藝術類的活動中去,尤其是在深圳這樣一個設計之都。因為他的影響,我才去參賽,還有,他跟我的作品另外一個淵源是我在做概念圖的時候,裡面有一幅畫,正是我的這位同學畫的。

3.身在設計之都,今年都是深圳成為設計之都的十周年了,你覺得這給你的影響大嗎?學校有沒有一些設計類的課程?

對,我很早就知道深圳是設計之都,這對我還是有很積極的影響,我來深圳十三年了(三/四歲時到深圳),老家廈門的記憶很少。我身邊不少喜歡設計、喜歡藝術、美學的同學,深圳這樣一個城市,這種氛圍很濃。

但學校並沒有設計類的課程。拿我參賽的事情做例子,說實話,我參加這個比賽是很困難的,實際上我很少得到老師們的幫助,更多的時候是我自己上網去摸索,自己學習繪圖軟體、各種材料的運用等。我們學校以前沒有先例,他們甚至不知道有這些比賽可以去參加。我並不是想讓他們教我畫畫、教我原理、教我軟體啊渲染什麼的,只是我覺得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們給你一些不同的想法或指點,多談論設計類的東西,讓你有設計意識,這樣多多少少會有幫助。

深圳稱為設計之都,但是對設計的支持存在一個斷代,對於一些開創客空間的,或者在南山區做文創行業的,政府會給他們很多的資助。我們高中生初中生起碼在課程設置上並沒有感受到這一點,很多時候美術課都是被其他課程佔用的。

4.除了這個Smart Helix之外,你還有哪些作品?

我比較喜歡手工,從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就一直做,小的東西有耳釘、發光戒指、還有一個可以把充電線纏起來的充電寶等,大的有一些道具,鋼鐵俠。我很享受從無到有搭建一件東西的過程。

5.你通過哪些途徑來自學設計呢?看書?上網?

初三的時候系統地學習了一些工業設計的書,當時也不是太懂,算是啟蒙吧,這種超出我年齡的知識,給我很多幫助,比如配色、構造等。

比較推薦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個節目,BBC做的《how it’s made》(造物大百科),每集20多分鐘,現在有幾百集了,我把它從有到尾都看完了。它專門去講如何製造我們可見的一些工業產品,以及材料的運用。內容非常讓我著迷,不管是喜歡設計還是不喜歡設計的,都可以去看看。

此外,還有我會去豆瓣看一些書單,推薦黑川雅之的《設計與死》,還有一套講工業設計材料的書《歐美工業設計五大材料頂尖創意》,作者克裡斯·萊夫特瑞,一共有5本,講述如何把木頭、玻璃、金屬、陶瓷、塑膠這五種材料玩得有聲有色,原來金屬不僅可以拿來做我們平時用的手機,還可以做枕頭!真的不敢相信!這本書也對我影響很大。

還有一個比較有名的是原研哉的《設計中的設計》(他一時想不起來了,在一旁的爸爸說《設計中的設計》),其實我不是太喜歡這本,我比較想推薦的是那種不是太大眾,個人又喜歡的,《設計心理學》、《設計的語言》。

6.剛才我看到你爸爸提到《設計中的設計》,感覺他好懂這方面的,他對你的影響大嗎?

我看的書會跟他交流,專業知識方面,其實他對我們指導很少。但比較好的是,我們是被放養的,不會限制我們去做事情。我爸爸不信仰學校裡的那一套體系,所以,成績上就不會要求那麼嚴格,正好給我們做自己事情的空間。

7.未來專業會不會選設計?

設計的話,可以說是我人生路上一個小插曲,未來不一定選擇設計作為自己的專業。自己比較偏向理科方面的東西,當然希望設計作為一種興趣陪伴自己的一生。

晏劭廷說今年他還準備了作品去參展,是一個在開合傘過程中給傘骨充氣的充氣雨傘。此前已經有類似的概念,他覺的自己改良之後,會把它做的更好。

今年深圳設計周的主題是“設計的可?能?”,在訪談中,他無意說出我們高中生參與設計的可能性,我想這是最貼合設計周主題的了。“我們高中生能做的不僅與我們的能力相關,很多時候跟我們的想像力有關”。

他或許不知道,這與上圖作品《墨庭》的作者,日本著名設計師大刀川英輔Eisuke Tachikawa給設計師的10條生存指南中有一條“大我愈大,小我愈小”,理念是共通的。

關注設計癖,發現好生活。關注設計癖微信公眾號(shejipi),下載「設計癖 App」。

很多時候跟我們的想像力有關。你可以參與到設計或者藝術類的活動中去,尤其是在深圳這樣一個設計之都。因為他的影響,我才去參賽,還有,他跟我的作品另外一個淵源是我在做概念圖的時候,裡面有一幅畫,正是我的這位同學畫的。

3.身在設計之都,今年都是深圳成為設計之都的十周年了,你覺得這給你的影響大嗎?學校有沒有一些設計類的課程?

對,我很早就知道深圳是設計之都,這對我還是有很積極的影響,我來深圳十三年了(三/四歲時到深圳),老家廈門的記憶很少。我身邊不少喜歡設計、喜歡藝術、美學的同學,深圳這樣一個城市,這種氛圍很濃。

但學校並沒有設計類的課程。拿我參賽的事情做例子,說實話,我參加這個比賽是很困難的,實際上我很少得到老師們的幫助,更多的時候是我自己上網去摸索,自己學習繪圖軟體、各種材料的運用等。我們學校以前沒有先例,他們甚至不知道有這些比賽可以去參加。我並不是想讓他們教我畫畫、教我原理、教我軟體啊渲染什麼的,只是我覺得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們給你一些不同的想法或指點,多談論設計類的東西,讓你有設計意識,這樣多多少少會有幫助。

深圳稱為設計之都,但是對設計的支持存在一個斷代,對於一些開創客空間的,或者在南山區做文創行業的,政府會給他們很多的資助。我們高中生初中生起碼在課程設置上並沒有感受到這一點,很多時候美術課都是被其他課程佔用的。

4.除了這個Smart Helix之外,你還有哪些作品?

我比較喜歡手工,從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就一直做,小的東西有耳釘、發光戒指、還有一個可以把充電線纏起來的充電寶等,大的有一些道具,鋼鐵俠。我很享受從無到有搭建一件東西的過程。

5.你通過哪些途徑來自學設計呢?看書?上網?

初三的時候系統地學習了一些工業設計的書,當時也不是太懂,算是啟蒙吧,這種超出我年齡的知識,給我很多幫助,比如配色、構造等。

比較推薦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個節目,BBC做的《how it’s made》(造物大百科),每集20多分鐘,現在有幾百集了,我把它從有到尾都看完了。它專門去講如何製造我們可見的一些工業產品,以及材料的運用。內容非常讓我著迷,不管是喜歡設計還是不喜歡設計的,都可以去看看。

此外,還有我會去豆瓣看一些書單,推薦黑川雅之的《設計與死》,還有一套講工業設計材料的書《歐美工業設計五大材料頂尖創意》,作者克裡斯·萊夫特瑞,一共有5本,講述如何把木頭、玻璃、金屬、陶瓷、塑膠這五種材料玩得有聲有色,原來金屬不僅可以拿來做我們平時用的手機,還可以做枕頭!真的不敢相信!這本書也對我影響很大。

還有一個比較有名的是原研哉的《設計中的設計》(他一時想不起來了,在一旁的爸爸說《設計中的設計》),其實我不是太喜歡這本,我比較想推薦的是那種不是太大眾,個人又喜歡的,《設計心理學》、《設計的語言》。

6.剛才我看到你爸爸提到《設計中的設計》,感覺他好懂這方面的,他對你的影響大嗎?

我看的書會跟他交流,專業知識方面,其實他對我們指導很少。但比較好的是,我們是被放養的,不會限制我們去做事情。我爸爸不信仰學校裡的那一套體系,所以,成績上就不會要求那麼嚴格,正好給我們做自己事情的空間。

7.未來專業會不會選設計?

設計的話,可以說是我人生路上一個小插曲,未來不一定選擇設計作為自己的專業。自己比較偏向理科方面的東西,當然希望設計作為一種興趣陪伴自己的一生。

晏劭廷說今年他還準備了作品去參展,是一個在開合傘過程中給傘骨充氣的充氣雨傘。此前已經有類似的概念,他覺的自己改良之後,會把它做的更好。

今年深圳設計周的主題是“設計的可?能?”,在訪談中,他無意說出我們高中生參與設計的可能性,我想這是最貼合設計周主題的了。“我們高中生能做的不僅與我們的能力相關,很多時候跟我們的想像力有關”。

他或許不知道,這與上圖作品《墨庭》的作者,日本著名設計師大刀川英輔Eisuke Tachikawa給設計師的10條生存指南中有一條“大我愈大,小我愈小”,理念是共通的。

關注設計癖,發現好生活。關注設計癖微信公眾號(shejipi),下載「設計癖 App」。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