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90後們的佛系養生法則是如何形成的?

90後是如何佛系養生的?

曾經讓80後看不懂的90後因為佛系養生火了, 什麼叫佛系養生?幾張圖給你科普一下。 比如:

再比如:

又或者:

沒錯, 這種“慢性自殺“+”瘋狂養生“的混搭體就是現在流行在90後中間的”佛系養生“。

想當年, 90後也曾是浪蕩不羈愛自由的一群人, 但隨著大家陸陸續續走入社會, 如今畫風已經變成煲湯太極搞養生, 硬是把角色從“垮掉的一代“演成”最年輕的養生幫“。

為何90後們“一邊自殺, 一邊養生”?

中國青年報社曾經做過一項調查, 結果是:79.6%的受訪90後開始關注養生資訊, 超半數受訪90後表示養生是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 79.4%的受訪90後自認存在脫髮的困擾。

對於已經和即將成家立業、成為家庭經濟頂樑柱的90後而言, 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佛系養生背後飽含90後說不盡的心酸。

首先是整個社會環境。 踏入社會的90後趕上了房價突飛猛進的一個時代, 于男生而言, 結婚買房成了重頭戲。 這不, 前兩年還說著:“年輕人不應該拿父母的積蓄買房”的樊綱, 現在又說“建議父母爺爺奶奶岳父岳母掏錢支持年輕人買房。

”于部分女生而言, 就算不買房, 追求精緻生活所必須的高檔化妝品、衣服鞋子包包, 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從一個側面也反應出現在房價確實高, 如果單憑年輕人的一己之力真的很難買得起房。 並且, 根據瑞士信貸研究所“全球財富報告2017”,

全球70%的成年人財富少於1萬美元, 父母爺爺奶奶岳父岳母不支援一下, 買房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除了房價高, 90後的生活壓力相比70、80後年輕時代會更大一些。 當年考完大學包分配工作, 如今很多人大學畢業等於失業。 追求自我價值的90們紛紛選擇北漂、滬漂, 當然, 尋求更多機會也意味著付出更大的代價。

那些回了三四五線小城市的同學朝九晚五, 下班回家不需要房租, 每個月的工資夠自己花就行, 選擇在一線城市打拼的人, 每個月房租、伙食費就是一大筆開支。

另外, 在這個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 不斷有人在製造焦慮, 導致90後們在996的工作時間之外, 還要各種學習, 生怕一不小心就被這個時代或者自己的同齡人拋棄。

大環境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齒輪,推著90後們快速往前跑,這個時候拼的就是體力,一個人在異鄉努力,對於身體這項最大的資本,不悠著點兒來怎麼行?

其次,90後也是追求美和中產小資的一代。相比父母輩,90後的生活相對寬裕,父母們可能還是節儉為主,而90後則是追求小資的情調,在物質能滿足的情況下,90後更多的需要精神和品質消費。

父母輩喜歡存錢,而90後的年輕人喜歡消費,在90後的觀念裡,消費只不過是把錢換一種形式陪在自己身邊。加之90後正值壯年,不可能像家裡的爺爺奶奶一樣清心寡欲、頤養天年。所以90後需要大量的娛樂活動來滿足需求,熬夜泡吧、聚餐通宵也是90後生活的一部分。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當人的生理、安全需求得到滿足後,就需要情感、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的滿足。

精神需求必須要滿足,但身體健康也要注重,於是“佛系養生”法在90中病毒式擴散。

大環境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齒輪,推著90後們快速往前跑,這個時候拼的就是體力,一個人在異鄉努力,對於身體這項最大的資本,不悠著點兒來怎麼行?

其次,90後也是追求美和中產小資的一代。相比父母輩,90後的生活相對寬裕,父母們可能還是節儉為主,而90後則是追求小資的情調,在物質能滿足的情況下,90後更多的需要精神和品質消費。

父母輩喜歡存錢,而90後的年輕人喜歡消費,在90後的觀念裡,消費只不過是把錢換一種形式陪在自己身邊。加之90後正值壯年,不可能像家裡的爺爺奶奶一樣清心寡欲、頤養天年。所以90後需要大量的娛樂活動來滿足需求,熬夜泡吧、聚餐通宵也是90後生活的一部分。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當人的生理、安全需求得到滿足後,就需要情感、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的滿足。

精神需求必須要滿足,但身體健康也要注重,於是“佛系養生”法在90中病毒式擴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