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川茶產業綜合實力居全國第二 川茶加快建成鄉村振興支柱產業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26日訊今日上午, 第七屆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新聞發佈會在成都舉辦, 四川新聞網記者從發佈會現場瞭解到, 茶博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六屆, 為茶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在推動區域品牌打造、企業品牌升級、產業基地發展、產品品質提高、經濟效益增長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 新時代新作為, 我省將加快建設川茶產業千億強省, 把川茶產業建設成為振興鄉村的支柱產業、發展外向型農業的示範產業和脫貧攻堅的標杆產業。

四川省政府參事、省川茶產業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塗建華介紹,

近年來, 川茶產業持續發展, 躍上新臺階。 產業規模迅速擴大。 據瞭解, 2017年, 全省茶園面積首次突破500萬畝, 茶葉產量達到28萬噸, 實現毛茶產值210億元, 綜合產值達到630億元。 茶園面積、總產量和產值三項指標均居全國前列, 2017年, 國家茶業產業技術體系對全國17個省、264個茶葉主產縣進行區域發展綜合實力評估, 四川茶產業綜合實力排名居全國第二, 14個產茶重點縣進入全國百強縣, 與福建並列第一。

產業集聚發展助農增收顯著。 塗建華介紹, 目前, 四川建成了川西名優綠茶產業帶、川東北富硒茶產業帶以及川南工夫紅茶、川中茉莉花茶集中發展區。 宜賓、樂山、雅安等11個茶葉主產市茶園面積485萬畝,

占全省的98%;20個茶葉重點縣達到370萬畝, 占全省的75%。 “我省70%以上的茶園分佈在盆周山區, 這一區域大都是貧困山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 茶產業是當地的主導產業, 是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每年全省500萬茶農實現人均茶葉收入在4000元以上, 為這些地區的脫貧增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塗建華舉例, 如名山區茶園面積35萬畝, 90%以上農戶種茶, 75%以上的人口涉茶, 2016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萬元, 其中茶葉收入6600元、占55%;旺蒼縣茶園面積20.6萬畝, 產值12.3億元, 帶動茶農戶均增收8650元。

區域品牌打造成效顯著。 2015年, 省政府推出“天府龍芽”省級茶葉區域公共品牌, 唱響了“雪山之水潤天府, 盆地之氣催龍芽”的川茶主旋律。 各地打造的“宜賓早茶”、“峨眉山茶”、“蒙頂山茶”、“米倉山茶”等區域品牌的影響力和產品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

有11個品牌入圍全國區域品牌價值排行榜。 有中國馳名商標14個、省著名商標68個, 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16個。 “蒙頂山茶”、“宜賓早茶”還在農業部主辦的首屆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上分別榮獲“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共品牌”和“中國茶葉優秀區域品牌”, 終結了在歷史評選中四川茶葉沒有前10位的歷史, 開啟了書寫川茶品牌歷史的新篇章。

產業扶貧攻堅作用突顯。 塗建華介紹, 茶產業在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促進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方面發揮著十分突出和重大的作用。 全省32個茶葉優勢縣, 有19個屬於國家和省定貧困縣、占60%, 19個貧困縣茶園面積占全省茶園面積的69%,

茶農達230多萬人, 占全省茶農的58%。 茶產業發展好的茶葉專業村, 都通過茶產業致富成為富裕村、小康村。 如筠連縣巡司鎮銀星村、旺蒼縣木門鎮龍山村、夾江縣龍坨鄉修文村等人均茶葉收入都超過1萬元。

產業化經營水準顯著提高。 據瞭解, 川茶集團、米倉山集團等龍頭企業通過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 實現資源分享, 優勢互補, 抱團發展, 不斷探索“共商、共建、共用”的產業化經營模式, 提高產業競爭力。 2017年, 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62家, 銷售額1億元以上企業23家, 茶葉專業合作社867個, 種植大戶1029戶, 家庭農場568個。

品質安全水準顯著提升。 全面推進從茶園到茶杯的安全可追溯工作, 推廣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和清潔化加工技術,

全省綠色防控面積達336.5萬畝, 無公害茶園354.9萬畝, 綠色食品茶園面積133.9萬畝, 有機茶園5.95萬畝、占全國的10%以上, 茶葉有機產品示範縣5個, GAP認證的茶葉企業3家。 連續3年省、市、縣三級農業、食藥部門對茶葉基地和產品的抽檢中, 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

塗建華告訴記者, 新時代新作為, 要加快建設川茶產業千億強省, 把川茶產業建設成為新時代四川現代農業的典範, 振興鄉村的支柱產業、發展外向型農業的示範產業和脫貧攻堅的標杆產業。

其次, 通過進一步建優基地, 特別是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原料基地, 夯實川茶發展基礎。 進一步做強茶葉加工業, 培育壯大加工企業, 加快茶企生產設施設備的更新改造, 提高清潔化加工水準;在鞏固提升名優綠茶的基礎上, 大力發展茉莉花茶、工夫紅茶、黑茶等傳統優勢產品和創新研發適合年輕人消費的產品,滿足快速消費需求。進一步創響品牌,按照區域品牌分層級打造的原則,省上主抓“天府龍芽”省級大區域品牌的打造,大力支持蒙頂山茶、峨眉山茶、米倉山茶、宜賓早茶等“三山一早”地方區域品牌打造。進一步推進基地景區化建設,做好茶產業與茶文化、茶旅遊、茶休閒,融合旅遊和茶文化元素,促進茶旅融合發展,富裕茶農,美化鄉村。

此外,大力發展外向型川茶產業。大力發展外向型川茶產業,使之成為四川外向型農業的示範產業。要針對目標市場大力開發出口產品,建設出口茶示範區,加強出口茶產品的研發,提高川茶原料綜合利用率。要大力培育出口型茶葉企業,改善出口茶葉企業的融資、加工環境,提高川茶企業國際競爭力。要努力拓展國際市場,通過各種管道和推介活動,讓川茶聞名全國,走向世界。

同時,切實發揮茶產業精准扶貧引領作用。四川是農業部規劃的名優綠茶和出口茶優勢區以及生產有機、綠色、生態茶葉的最適生態區,茶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產業鏈條長,比較效益高,發展茶產業對促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發揮著十分突出和重大的作用。全省32個茶葉優勢縣,有19個屬於國家和省定貧困縣,19個貧困縣茶園面積占全省茶園面積的69%,茶農達230多萬人,占全省茶農的58%。要圍繞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作好科學規劃,以產業鏈為目標,一二三產融合為重點,整體規劃,生產、加工、品牌物流等功能集聚發展。創新產業扶貧機制,優先安排專案資金支援貧困地區發展茶葉基地;整合涉農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茶園;對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可優先享受有關優惠政策。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參與貧困地區茶產業發展,鼓勵專合社、家庭農場帶動貧困戶發展茶產業,幫助實現就業。發揮“天府龍芽”省級區域大品牌和地方區域品牌的引領作用,説明貧困地區茶產業的發展,找准產品市場,謀劃產品銷售,帶動貧困地區的茶葉企業抱團闖市場。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大力發展茉莉花茶、工夫紅茶、黑茶等傳統優勢產品和創新研發適合年輕人消費的產品,滿足快速消費需求。進一步創響品牌,按照區域品牌分層級打造的原則,省上主抓“天府龍芽”省級大區域品牌的打造,大力支持蒙頂山茶、峨眉山茶、米倉山茶、宜賓早茶等“三山一早”地方區域品牌打造。進一步推進基地景區化建設,做好茶產業與茶文化、茶旅遊、茶休閒,融合旅遊和茶文化元素,促進茶旅融合發展,富裕茶農,美化鄉村。

此外,大力發展外向型川茶產業。大力發展外向型川茶產業,使之成為四川外向型農業的示範產業。要針對目標市場大力開發出口產品,建設出口茶示範區,加強出口茶產品的研發,提高川茶原料綜合利用率。要大力培育出口型茶葉企業,改善出口茶葉企業的融資、加工環境,提高川茶企業國際競爭力。要努力拓展國際市場,通過各種管道和推介活動,讓川茶聞名全國,走向世界。

同時,切實發揮茶產業精准扶貧引領作用。四川是農業部規劃的名優綠茶和出口茶優勢區以及生產有機、綠色、生態茶葉的最適生態區,茶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產業鏈條長,比較效益高,發展茶產業對促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發揮著十分突出和重大的作用。全省32個茶葉優勢縣,有19個屬於國家和省定貧困縣,19個貧困縣茶園面積占全省茶園面積的69%,茶農達230多萬人,占全省茶農的58%。要圍繞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作好科學規劃,以產業鏈為目標,一二三產融合為重點,整體規劃,生產、加工、品牌物流等功能集聚發展。創新產業扶貧機制,優先安排專案資金支援貧困地區發展茶葉基地;整合涉農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茶園;對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可優先享受有關優惠政策。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參與貧困地區茶產業發展,鼓勵專合社、家庭農場帶動貧困戶發展茶產業,幫助實現就業。發揮“天府龍芽”省級區域大品牌和地方區域品牌的引領作用,説明貧困地區茶產業的發展,找准產品市場,謀劃產品銷售,帶動貧困地區的茶葉企業抱團闖市場。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