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製作一個閃爍指示器

閃爍指示器在白天自動熄滅, 天黑後則自動閃爍, 可作為樓梯或走廊內電燈開關位置指示器等。

一、電路製作原理

閃爍指示器電路如下圖所示。

電路採用四反及閘積體電路CD4011的其中兩個反及閘, 組成可控多諧振盪器, 用一隻發光二極體作為閃爍指示燈, 以光敏電阻RG為光控器件。

在白天時光敏電阻RG受到自然光的照射, 其阻值接近亮阻(小於2K歐姆)要比與其串聯的電阻R3的阻值(100K)小很多, 因此反及閘G1的1腳輸入電壓為低電平, 反及閘G1關閉, 即G1的3腳輸出始終為高電平。 G2的5、6腳也是高電平, 於是G2的輸出始終為低電平, 振盪器停振, 發光二極體不發光。

天黑時, 光敏電阻RG接受的光照極弱, 此時它的阻值接近暗阻(大於600K歐姆), 要比與其串聯的電阻R3的阻值大很多, 所以反及閘G1的1腳輸入電壓大於5V, 為高電平, 這時G1的輸出狀態就取決於2腳的狀態了。 設剛開始時4腳為低電平,

則這時3、5、6腳均為高電平, 2腳為低電平。 3腳高電平經R1, C1, 4腳對C1充電, 使C1兩端電壓升高, 同時通過R2使2腳電壓也升高。 當G1的2腳電平超過門限電平時, 2腳變為高電平, 於是1、2腳均為高電平, 則經過G1門輸出端3腳為低電平。 此時5、6腳也為低電平, 於是經G2門輸出端4腳為高電平。 4腳高電平通過R1和G1的輸出端3腳使C1放電, 從而C1兩端電壓下降, 即2腳電壓也下降。 當2腳電壓下降至門限電平以下時, 2腳重新恢復成低電平, 於是2腳為低電平, 3腳為高電平, 5、6腳也為高電平, 4腳為低電平, 從而又開始了往復迴圈的過程, 形成振盪。 如果振盪頻率足夠低(如1~4Hz), 則發光二極體開始閃爍。 電阻R4對通過發光二極體的電流起限制作用, 可以針對不同的發光二極體調整其阻值。

二、振盪週期

振盪週期取決於R1和C1,

當R1為2M歐姆, C1為0.2uF時, 振盪週期為1.1S。 如果將R1或C1減小一半, 如將C1改為0.1uF, 則振盪週期隨之縮短一半, 約為0.45S。 當然, 發光二極體的閃爍週期與多諧振盪器的振盪週期相同。

電路振盪時, 工作電流約為5~7mA, 停振時, 靜態電流小於0.1mA。 因此, 可以省去電源開關。

三、元器件選擇

G1, G2用CMOS通用數位積體電路四反及閘CD4011中的兩個反及閘。

RG選用暗阻大於1M歐姆、亮阻小於2K歐姆的光敏電阻。

發光二極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 紅色更為醒目。

R1~R4用1/8W碳膜電阻。

C1用耐壓12V的瓷介電容, C2用耐壓16V的電解電容。

電池用4節乾電池。

說明:適當增加R3的阻值, 可提高光控靈敏度。 但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